第二百四十四章(1 / 2)

對於滕宗諒心裡的糾結, 王欽若自是不得而知。

他慌慌張張地騎上馬,還未至城門, 就猛然想起了什麼, 趕緊調轉馬身,臨時在集市攤販處象征性地買了點據稱是‘來自海外’的香料。

既是突查, 那為免打草驚蛇,他顯然不願太早在秦州官吏前暴露身份, 遂起了偽裝商販的主意。

等他匆匆忙忙地帶上一包袱香料, 一路拚命催馬,許久後終於綴上隊列尾巴後, 才真正鬆了口氣。

倒不是擔心跟丟, 而是入場過晚的話, 難免引起過多矚目, 說不準就令人起疑心了。

看到身後忽然多了這麼一張生麵孔,原本落在最後的那倆商販對視一眼, 和善地衝他搭話:“這位老丈, 都到這來了,就不必慌慌張張了吧。”

王欽若掃了他們懸在馬腹兩側、很是鼓鼓囊囊的布袋一眼, 即刻明白, 自己隻草草購置這少許裝樣子的貨, 顯得很是格格不入。

他長歎一聲,埋怨道:“怪隻怪我貪睡,起得晚了一些,等知道時辰後, 幾驚得魂飛魄散,備好的貨都未來得及多取,隻帶了這麼些許,能回本就不錯了!”

“竟是如此,”兩人聞言,即打消了心裡的些許懷疑,投向他的目光,也轉為飽含同情了:“聞那氣息,我猜老丈你放包袱裡的貨,多半是香料罷?”

王欽若微怔,對方已憑豐富經驗沽出價格,搖頭道:“香氣烈俗,連中品都稱不上,應是下品,老丈啊,你這批貨可沒進好啊。”

王欽若麵色故作頹喪,重重歎道:“哎!真得白跑一趟,怕是還要倒貼些銀錢出去了!”

評估他貨價那人不免有些訕訕,安慰道:“那應不至於吧。”

“香料還好,再次都有人買賬,倒不必過於擔心了。”另一人不以為然道:“過去不曾見過老丈,你怕是頭一次來吧?你怕是有所不知,因有陸秦州在,這秦州的榷場,可與彆處不同。”

——來了。

王欽若心中暗道句好,麵上裝出興趣頗濃的模樣:“哦?這話從何說起?”

“市他州榷場時,最能賣出高價的貨物,無疑為瓷器茶葉。但因陸秦州去歲建了官窯,又專程去臨近州縣聘請了經驗豐富的匠人,今年年初開窯燒製的頭一批瓷碗,皆因物美價廉,在那月榷場上就已被哄搶一空,更何況是越燒越好的現在了!有秦州官窯的瓷在,遼夏商人又如何肯看我等的呢?”

見王欽若聽得認真,此人更是說得津津有味:“至於茶葉,就更不必提了,你總不可能不知曉滕通判領頭,讓流民開墾的那些茶田罷?因……”

等王欽若反應過來,他已足足聽夠了此人的滔滔不絕。

尤其在這近半柱香的功夫裡,其對陸辭的吹捧,簡直到了要譽之為‘無所不能’的瘋魔地步。

這也是個腦子不好使的。

王欽若暗罵:分明是官與民爭利,壞了行商主要兜售的貨物,怎還一副嬉皮笑臉的輕鬆模樣,不見絲毫怨恨之情?

不過關於官窯之事,倒頗值得探究。

王欽若並不相信,陸辭會愚蠢到在售賣貨物的賬簿上留下把柄,但那筆本金,來跡就極為可疑了。

建立官窯,聘請工匠,無一不需耗費為數不少的財資,而憑陸辭俸祿,哪怕於為官這六年多來不吃不喝,也不見得能補得起這窟窿。

——這麼一來,就八成是來自公用錢中了。

自認極有可能抓住陸辭一點狐狸尾巴的王欽若,為此心情稍好,甚至連此人令他厭煩的喋喋不休也可繼續忍得了。

不過他也未再忍上多久,很快就看到了負責榷場審查的兵士,正嚴肅地板著臉,仔細對獨個行走的商旅進行查驗。

王欽若臉色煞白。

是了,他怎疏忽了?就因陸辭口中‘近來多股勢力蠢蠢欲動,對秦州頗為覬覦,不得不加強防範’一說,讓入城的百姓要被逐個細查過才可放入,又怎麼可能對立場更為微妙的榷場存在疏漏!

依本朝榷場局所設條例,尋常行商需每十人結一保,經查實無誤後,才可放入場中。

他既無保,也未帶任何商賈應持的憑證,單憑這一包做樣子的香料,那些個凶神惡煞的赤足莽夫,又怎麼可能放他進去!

眼看著那幾名兵士越發靠近,王欽若不禁打了個寒顫。

他難以抑製地憶起了,在秦州城門下發生的那場令自己痛苦不堪的牢獄之災……實在是,再不願冒這個大險了。

於是,當負責看守榷場的那幾名兵士查到落在最後的王欽若時,他縱滿心不情不願,仍是將真實姓名與身份告予了他們。

當驗看過他隨身所帶的路驗後,幾人麵上不約而同地浮現出愕然來。

緊接著,就是整齊有序地後退一步,朝他行了一禮,又鄭重其事地致了歉。

為首那人滿麵不解,目光炯炯地詢問道:“王尚書怎會孤身來此?”

王欽若輕描淡寫道:“不過是見商隊熱鬨,聞有開設榷場,遂臨時起意前來湊上一湊,無他事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