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老演員基本上都走到了自己擔當投資人和製作人的地步。
看哪位老戲骨突然跑出來拍戲接通告上綜藝,不用想準是有項目打算親手做了。
就跟陳建兵似的,為了拍自己的電影,連各種真人秀都接。
看著角色名字下一張張照片,孔生表示再滿意不過,他就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多謝大家抬愛,待會兒一起到嘉行酒樓,現在呢有什麼問題可以找孔導或者候製片,也可以在我們公司參觀。”
徐嘉朝眾人抱抱拳,總不能人家揭完卡片,自己就把人給趕走。
美名其曰參觀,實際上就是對他們暫時沒有安排,後麵有時間就跟著一塊吃個午飯,繼續增進感情,沒時間就可以找個借口先撤了。
畢竟誰也沒想到,來了這麼多老戲骨,壓根沒準備啊。
這幫老演員也個個是戲精,一聽徐嘉的話,哪還不懂言外之意。
“沒事,徐總你忙你的,我們幾個老家夥難得聚齊,自個聊聊轉轉就成,你忙你的。”張果立笑嗬嗬道。
“是這個意思,我對你們公司的製作流程還是蠻感興趣的,參觀一下。”陳建兵跟著道。
他是真感興趣,自己做的電影,雖說口碑不錯,還得了獎。
但票房成績一般啊,他就想跟著嘉行學點商業片的技巧。
千萬彆覺著這幫導演非要往文藝片的路子上擠,對票房沒一點追求。
那是純放屁。
這幫家夥巴不得觀眾越多越好,這世界上就沒有說看的人少的片子是經典的,電影從發明出來,就是為了娛樂大眾。
包括江文,那家夥拍了個《鬼子來了》,成了禁片,讓投資人賠得差點褲衩子都沒有。
後來拍《讓子彈飛》,人家接著投,這才翻了身。
為什麼《讓子彈飛》就變得通俗易懂,哪怕江文有無窮的傾訴欲,還是包裝了一番。
就是為了票房,為了賺錢,沒利益就沒有投資人,這是很現實的東西。
無論藝術還是旁的,永遠脫離不了物質的引力。
完事就被慣得來了部《一步之遙》,那票房piapia打臉。
嘴裡硬氣著,沒人看懂無所謂,自己就是給自己拍的,實際上丫心裡堵著一股氣呢。
再後來拍《邪不壓正》的時候,不還是妥協了,找了天庭宴當男主角,完事跟許晴還發生了點曖昧情節。
敢說沒有一點動機是為了票房考慮?
不過在徐嘉看來,華夏電影觀眾對於電影人簡直寬容地不得了。
他們的訴求僅僅是拍一個他們能看懂,並且邏輯自洽的電影。
就這他媽的還有那麼多導演做不到。
證明什麼?
證明這幫丫挺的壓根沒把觀眾當人。
你看不起觀眾,那票房數據就會清晰地反饋給你,將是什麼後果。
就說陳思成,拍的片子真牛嗶?
其實沒有,人家就抓住一點,觀眾愛看什麼我拍什麼,觀眾的雷點,我一點不沾。
說透了這麼簡單的道理,卻是導演與導演之間的鴻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