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年輕導演(2 / 2)

而且越是從蠻荒時代走過來的,越清楚現在的年輕人不好上位。

因為關鍵位置都被以前的人給把控了,大家更願意把錢投資給馮曉剛、張藝某、陳凱哥這些大導,或者是成功過的導演。

沒有證明過自己的很難得到機會,更不要年輕人,一沒有人脈,二沒有履曆。

大部分都要在劇組苦熬,混跡幾十年,媳婦熬成婆,憑借著人脈才有可能獲得執導的機會。

就那製片人、投資人、主演等等都有可能來指手畫腳,若是改編名家的作品,那更是容易受到掣肘,最後出來的成品反而與自己無關,失敗的也是稀裡糊塗。

但市場不會再給第二次機會,從而落寞下去,成為娛樂圈根深蒂固的封建殘餘之一。

可徐三石算是幸運的,自己的本子被本山大叔看中,又被人家指為導演。

先不說嘉行這邊從投資到宣發再到排片,隻要實力允許,都滿足需求,就說有本山大叔和範圍老師這對黃金搭檔坐鎮,這片子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是要看能成功到什麼程度。

就憑這對黃金搭檔的票房號召力,外加嘉行的配套條件,能虧錢那才是有本事。

“我這邊就更無所謂了,我是一塊磚,哪用往哪搬。”

範圍老師笑了笑,他在來之前就很清楚,自己的作用就是一個配角,想搶走本山大叔主角的注意力那基本沒有可能。

最好的結果就是如《賣拐》一般,兩人相輔相成。

不過對他而言,片酬滿意,劇本滿意,這就足夠了。

“好,玉晴,那你聯係一下徐三石,看看什麼時間跟本山老師和範圍老師碰下頭,你們琢磨下這個片子怎麼籌備,有什麼需要直接跟玉晴講就是了,能滿足儘量滿足。”

徐嘉吩咐完,看向一旁的周星星:“星爺,你這邊打算怎麼搞?”

“我這個也找個年輕導演來吧,畢竟我這個年紀精力可能也沒有那麼足了。”周星星說道。

之所以找年輕導演,一是向人傳授經驗,滿足一個影視人的傳承,二呢好欺負啊,更容易跟著自己的想法走。

換成一些知名導演,兩個人容易鬨彆扭,那就沒必要了。

這個片子周星星想得很明白,就是純粹為了撈金來的,能在不丟失口碑的情況下,票房自然越高越好。

至於所謂喜劇之王的尊嚴……

拜托,《新喜劇之王》一個月緊急拍完,拍成那個樣子,還要什麼尊嚴?

沒有完成協議,欠了一屁股賬,那才沒尊嚴。

不過若是真到了那個地步,指不定星爺會如張果立一般半百年紀還要辛勤拍戲跑通告,對影迷是件好事。

可為了後者不擺爛,為了完成協議而毀經典,徐嘉能拉一把還是拉上一把為好。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