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徐嘉看向王權安身邊的人,看起來也挺有文藝氣息的,特地染了些許白色發絲。
“幸會幸會。”
劉健說完就不再繼續開腔,跟形象不符的沉默。
“王導過譽了,我就是個商人,真正要說為國爭光的還是你們這些導演。”
徐嘉笑了笑,接著道:“劉導的動畫電影能入圍柏林電影節那是開了一代先河啊,雖說隻是提名,但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以後若是有需要,儘可以聯係我,對於國內動畫電影產業,我還是希望能搭把手的。”
他通過苗玉晴查找的資料了解過,這位劉導還算是個純粹的動畫電影人。
不過想想也是,但凡少點熱愛。
也不會放著賺大錢的電影不乾,乾賠錢的動畫電影了。
正如之前所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寧願把錢灑出去給到劉健這些有熱忱的電影人手裡,而不是跟守財奴似的,攥在手裡隻給自己人花。
那樣對華夏電影產業沒有任何幫助,隻有市場競爭起來,活力起來,才能變得繁榮。
“多謝,有需要的話,我一定聯係你們。”
說著,劉健就拿出了手機,“麻煩說下手機號吧。”
還真是個實誠人,徐嘉嘴角上揚,示意苗玉晴給出自己的聯係方式。
然後才說到了正題上:“王導,這次電影節是怎麼一個章程?”
“你們來早了,一般從今天九號到十八號之前,十天的時間都用來放映和活動,主要給特彆展映單元和其他電影放映的時間,頒獎禮放在十八號最後一天。”
王權安說到這,聳了聳肩膀,開玩笑道:“畢竟你們清楚的,沒有頒獎禮壓軸的話,隻怕撐不到18號,人都散完了。”
十八號麼,看來自己還真是來早了。
徐嘉點點頭,繼續問道:“那您對《寄生蟲》和《魔童降世》的獲獎可能,能不能給出點建議?”
這就是明目張膽地詢問內幕了,隻不過幾人都沒有在意。
“嗬嗬,我雖然是評審團之一,但結果也隻能等到頒獎那一天才能出結果,不過我隻能說你們的這兩部電影基調上還是與柏林電影節沒那麼契合,所以……”
那就是獲獎的可能不大。
徐嘉微微頷首,表示知曉,他隻是提前幫自家的媒體提前確定下通稿。
不過想必那邊備的有通稿,媒體針對任何情況都要有備稿。
“我們從今天到18號中間有沒有事情?”徐嘉問道。
“16日,《捉妖記2》要舉辦首映禮,其他的倒沒有什麼特彆重要的事情。”苗玉晴說道。
徐嘉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那就通知《寄生蟲》劇組和《魔童降世》劇組他們提前過來吧,就當這十天給自己放個假了,好好享受下電影節。”
至於王權安話裡話外的潛台詞,他是一點不帶接的。
這家夥因為本身之前犯過的錯誤,以及新準備的劇本內容審核問題,打算直接在蒙古那邊立項拍攝個電影,這是明確地放棄國內市場了。
他怎麼可能跟這種人牽扯太深?
隻是跟劉健又聊了幾句,發現後者沒有屈居人下的意思,倒是挺遺憾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