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革麵的白眼狼將軍(4)(萬更大肥章...)(1 / 2)

在明庭走後20天, 昌帝收到了定遠伯的第一封信。

“這是定遠伯寫的?”昌帝非常驚訝。

他倒是知道明庭。

這人打仗是好手,膽子大,身體壯, 還特彆喜歡衝鋒陷陣砍/人頭, 可是叫他弄個軍務軍需,算一下糧草, 他就頭疼。

沒想到這才幾天,就寫信給他了?

昌帝打開厚厚的紙, 裡麵歪歪扭扭的字如同鬼畫桃符一樣, 昌帝忍不住, “噗嗤”一下笑出來了。

“尊敬的陛下, 定遠伯在成祝縣祝您萬壽無疆。”

就開頭這一句話, 他都寫錯了七個字。

不是這個字掉了一條腿,就是那個字沒了胳膊,昌帝連蒙帶猜才讀明白。

等昌帝看到明庭在信裡說,他要念書, 還要找讀書人教他識字,以後好隨時跟昌帝彙報瑤州的情況,免得彆人代寫的折子表達不出他的意思, 昌帝忍不住哈哈大笑。

以前他不是沒督促過這事兒。

昌帝曾經勸明庭趁年輕腦子靈活, 多認幾個字,總不能當伯爺了還是個文盲。

可明庭怎麼說的?

“臣可不喜歡那些搖筆杆子的文人,一股酸腐氣, 臣寧願攻克一座城, 也不願認十個字!”

就這樣性子的人, 現在居然開始學識字了?

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等晚上到了皇後的坤德殿,昌帝還跟周後說起這事, 甚至把明庭的信拿出來給她看。

“朕覺得,這小子堅持不了兩天。”

昌帝打趣道。

“陛下,定遠伯求上進,您總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臣妾倒是覺得,他這次肯定能堅持下來。陛下若是不信,不如跟臣妾打賭。”

周後看完信,沒有笑話明庭,反而覺得他這種求學精神很好。

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有上進心很好嘛!

“喔?好啊,朕就賭他堅持不下來!”

昌帝也來了興致,跟周後立下賭約,還拿出一顆拳頭大的夜明珠做賭注。

周後的賭注是一副前朝大畫家的《駿馬奔騰圖》。

“皇後都舍得將心愛之物拿出來當賭注,看來你對那小子還真是很有信心啊!”昌帝倒是自信。

“先說好,明庭要是堅持不下來,阿玉可不許賴賬。”

“二郎也不要後悔!”

“阿玉”和“二郎”是兩人之間的昵稱,很久沒這麼稱呼對方,兩人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從前。

昌帝想起了周後素來賢惠。

以前他帶兵打仗,她操持家裡,安撫那些女眷家屬,確保大後方穩定,有辛勞更有功勞。

平時周後也很照顧年輕的將領,比如明庭這樣小年輕,沒少在他們家蹭飯。

倒是現今兩人身份變了,陛下皇後的稱呼對方,反倒少了以前的親近。

他成了皇帝後,亂花迷人眼,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和周後談心了。

看到燭光下周後溫柔的臉,昌帝動情地握住了她的手,“二郎待阿玉的心,永遠不變。”

且不提帝後二人度過了如何激情洋溢的一夜,明庭一大早起來,打了一套鎮山拳。

“伯爺厲害!”

“老大威武!”

“將軍霸氣!”

旁邊那些將士們看到明庭出拳虎虎生威,一拳能打折一根小樹,激動地打起哨子。

“這是什麼拳法?”有當年當山賊的弟兄問道。

“鎮山拳。”明庭擦了把頭上的汗水,看到他們眼饞的模樣,笑了起來,“都想學?”

“想學!”一群老爺們嗷嗷叫。

這拳法剛勁威猛,看著就厲害,誰不想學?若是學會,日後和敵寇交手,也多了一門保命的本事。

“好,我教你們。不過事先說好,不能學一半怕苦,誰要是反悔,那我可就要軍法處置了。”

明庭展露這麼一手,也是有要傳授給大家的意思。

除了鎮山拳之外,靈活的降龍掌,甚至包括一些簡單好學的截/殺術,他都要傳授。

畢竟,他們要麵對的是窮凶極惡的倭寇、海賊。

既然這些人跟著他到瑤州,他就會努力讓他們多學多練,學會真功夫,平平安安地回家。

明庭還把小舅子劉程抓來,讓他跟著一起鍛煉,一起學武。

“姐夫,你高看我了!我就想賺錢,當個大富豪,這些我學不會啊――”

劉程哭喪著臉,大早上誰不想睡覺呢?

白天趕路已經夠辛苦了,誰不想睡個美美的覺?

這段時間每次天沒亮,他就被明庭拉起來跑五裡地,這簡直就是要劉程的命啊!

現在可好,明庭還要他習武,劉程瞬間覺得人生一片灰暗,再無樂趣可言。

像他這種人,又沒指望上陣殺敵,走路能不順拐已經不錯了,為什麼還要學拳法?

“你要是學會鎮山拳,我告訴你一個賺大錢的路子。”

明庭跟劉程小聲說道。

“也就你是我小舅子,彆人我都不說的。”

“真的?”聽到賺錢,劉程小眼睛一亮,“好姐夫,你沒哄我吧?”

“大丈夫一言,駟馬難追!”

明庭拍著胸口。

劉程信了,被忽悠上了賊船,跟著大家開始紮馬步。

等到了瑤州的州府寧安,劉程瘦了快20斤,整個人精神抖擻,帥氣了不少,看著賊結實,眼睛也比以前大了許多。

劉永山還覺得奇怪,兒子就跑跑步練練武,怎麼跟換了個人似的,成了精神小夥兒?

瑤州府尹齊銘早就知道定遠伯要來,已經安排好了住的地方。

明庭帶了一百多號人。

除了當初在山上的弟兄,剩下的都是這些年一直跟在他身邊的人。

一些人已經當了小軍官,這回舍了京城的前程,願意跟明庭走。

他們這時候來瑤州,一是想奔個前途,二也是信任明庭的人品。

新朝建立,已經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很多位置都有人了。

他們當初沒能建大功,現在想再往上爬,得有實打實的軍功才行。

瑤州飽受倭寇困擾,這裡是撈軍功的好地方。

更何況有明庭帶著大家,他可是從一個小兵廝殺出來的,他們信他。

齊銘提前收信兒,一切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娶妻的人都把家屬帶上了,一時間,瑤州州府寧安變得異常熱鬨。

等安頓好一切,明庭提著禮物到了齊府。

“齊銘大哥,好久不見!”

明庭也不見外,大大咧咧地坐下。

“日後海防交給兄弟我,有我在,你放心!”

明庭和齊銘算得上是熟人。

齊銘也是跟隨昌帝起義的人,他為人比較迂腐,人品沒問題,就是不太會處理人際關係,也不懂拍馬溜須,但是能力不錯,擅長庶務。

昌帝本來要給齊銘彆的官兒做,可他自己主動要求來瑤州。

因為他是瑤州本地人,家人被倭寇殺了,隻留了他一個逃出去。

新朝建立論功行賞,齊銘沒彆的想法,就想回瑤州,把倭寇趕走,給爹娘和家人報仇。

原世界,齊銘非常支持原主的工作。

兩人一文一武,搭檔配合起來相當默契。

哪怕開始條件很困難,但齊銘總能想到法子為原主提供後勤保障,韋明庭才能立下赫赫戰功。

可惜,齊銘因為支持原主抗倭,遭到了倭人的記恨,一家老小被殺死在家裡。

也因為他死,新來的府尹又不給力,明庭才提拔史靖管軍需。

結果,讓史靖在軍中站穩腳,掌握了實權,最後動手腳害了原主。

齊銘見到明庭也很高興,這位可是軍中的常勝將軍。

一開始,齊銘還在擔心朝廷暫時沒心思管瑤州。

畢竟這裡又窮又危險,新朝建立,沒人願意來,或者昌帝隨便指派個人過來。

沒想到,定遠伯來了,齊銘的心立刻落進肚子裡。

“我也給老弟保證,無論是糧草物資,還是招兵買馬,這些都可以交給我,你不用管。”

“我唯一的心願是,你能把倭寇趕回老家,讓他們日後再也不敢進犯!”

齊銘恨死了倭寇,他一點兒不懷疑明庭的能力,畢竟這位驍勇善戰,否則也不會年紀輕輕就是定遠伯。

打倭寇,這一點上明庭和他一拍即合。

他也不多廢話,開始跟齊銘了解起瑤州的倭寇來。

這方麵,齊銘早就做了詳細的調查,資料已經準備好了。

他知道明庭不怎麼識字,就跟他細細講解起來。

原來,騷擾沿海的倭寇也並非都是倭國人,這裡的海盜主要分為兩大波。

第一波,自然是來自倭國的倭寇。

倭寇最初多是倭國的浪人和政權鬥爭失敗的武士流亡海上,成為海盜。

隨著他們在沿海燒殺搶奪,搶到許多財寶和絲綿發了財,倭國人看到利益,很多倭國的商人、武士集團也參與到了海上掠奪中。

第二波強盜來自南洋。

前朝和南洋諸國有貿易往來,可後來,外來入侵者占領了南洋,他們由南而上,時常騷擾搶奪瑤州的沿海地區。

“這一群人都是高鼻梁卷頭發,眼睛有藍色有綠色還有棕色。”

齊銘特地說道。

“瑤州原本不是這般貧窮,這裡盛產絲綿,前朝遠銷倭國和南洋,海上貿易非常熱鬨。”

“可惜後來,倭寇入侵,朝廷無力抗擊,開始禁海,瑤州才慢慢貧困下來。”

齊銘歎了口氣。

他家以前是富戶,專門做絲織棉紡。

結果,倭寇來了,搶了東西不說,還把人都殺了,這也是齊銘仇恨倭寇的原因。

禁海――

明庭皺起眉頭。

他還不知道昌帝會不會繼續禁海,至少在前朝中後期一直到亡國,一直是禁海的。

隻是,禁海非但不能阻止倭寇的入侵,反而逼得靠海上貿易為生的一些商人變商為寇。

甚至有商人雇傭倭國浪人,假冒倭寇,對沿海居民下手。

明庭把自己的想法講給齊銘聽了之後,齊銘激動地握著他的手,有種遇到知音的感覺。

“老弟說的,就是我擔心的啊!可是這件事情又不是我們說了算的……”

海外貿易帶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帶來風險和危機。

如果隻是單從內部禁海,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發新的矛盾。

到時候外部的倭寇還沒解決,內部還有自己人加入海賊團隊,那朝廷才是真的手忙腳亂。

“這一切就靠老弟你了。”

齊銘本來就是個在昌帝麵前說不上什麼話的,比寵信,明庭更甚。

更何況想要叫昌帝支持海上貿易,必定清除倭患,讓皇帝看到利益,也得保證沿海地區的安全,禁海令才不會繼續。

說來說去,還是要看明庭的本事。

“齊兄,我懂你的意思。被動防備,不如主動出擊。隻要你能把後勤保障跟上,我還你一片寧靜海域!”

有明庭打包票,齊銘笑得眼角都是褶子。

他此生心願就這一個,能有明庭這樣的威猛虎將來瑤州,他就安心了。

兩人聊了很晚,齊銘對明庭大大改觀。

以前,齊銘還以為明庭是隻會打打殺殺,有勇無謀的莽夫。

可跟他深聊了之後,齊銘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老弟,你說的這個水泥,是何物?如何製造?雖然海運便捷,可如今倭寇泛濫,走海上實在是太不安全。”

“若是能用水泥把路修好,瑤州的東西能北上、西行,賣到內陸,內地的東西也能運來,這就可以提升百姓的收入。”

“隻要讓商人看到商機,有利可圖,就會減少他們鋌而走險,私自下海的可能。”

“百姓富庶,才能籌集更多的軍資來備戰,這是相輔相成的環節。”

“等軍事強大,海船造起來,打敗了倭寇,海上貿易又能恢複。瑤州港口多,無論是去南洋還是往倭國都可以……”

齊銘越說越激動。

他還想到了,如果官道都成水泥路,有倭寇登陸,軍隊能及時趕到,也能保護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哪怕可能出現倭寇順著水泥路深入瑤州的情況,可這不正好,可以甕中捉鱉!

“彆激動。”

明庭見齊銘一把年紀,因為激動而臉頰通紅,如同醉酒,連忙叫他深呼吸,平複情緒。

他提議,先以找一些燒窯的的老工匠來,讓他們做實驗。

最早的水泥是用石灰石混合一定黏土煆燒得來。

後來有人在中間加入了火山灰,礦渣,煤渣等一些原料,經過無數次實驗,最後得到的混合物被稱為水泥。

鄭國沒有火山,不可能有火山灰。

明庭選了最適合目前情況的石灰石、黏土和礦渣。

至於究竟如何配比,他隻知道大概的數據,以及需要哪些礦,這一切都需要有人來摸索。

哪怕研究出了水泥的方子,要大規模生產,這也是要琢磨的事情,並非一蹴而就。

“沒問題,交給我,我去找人!”

若不是還要跟明庭介紹,齊銘恨不得馬上就去執行。

“齊大哥,我聽說每年三、四、五月,和九、十月,倭患嚴重?現在正好是十月,我還能趕上一波。”

明庭記得,原世界這時候有個海邊小城出現倭寇,燒殺了上千百姓。

既然他來了,就不會讓悲劇發生。

“對!”

說道這個,齊銘就痛心不已。

“清明後幾月,和秋季,風向多東北,風力穩定,有利於他們登錄。你有什麼要做的,隻管吩咐!”

齊銘眼巴巴地瞅著明庭。

他就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空有一腔報國熱血,打仗動武是完全不行。

“給我人馬,我既然來了,就要乾票大的!這海域是我們的,用賊寇的血來染紅碧海藍天,想必很好看。”

明庭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好好好!”齊銘激動地說了三個好。

他本來還以為明庭要休整一番,誰知道人家來了直接就要抄家夥跟倭寇乾,可把齊銘看得熱血沸騰。

“有我在,絕對不會讓老弟有後顧之憂!”

兩人就平倭的事情達成共識。

明庭上個古代世界是個操心勞碌命,這次看到齊銘,忽然理解當初的厲帝。

自己身邊有個打工能臣,什麼都給安排得好好的,要做啥就做啥,還乾得漂漂亮亮,這樣的感覺真的超級棒啊!

“老哥哥,打打殺殺我來,後方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明庭直接甩鍋,都交給了齊銘,結果人家思想覺悟很高,非但不生氣,還十分高興。

明庭看出來了,這位府尹大人就是標標準準的打工人啊!

回到家,他拿起毛筆,開始歪歪扭扭地給昌帝寫信。

這一路上,明庭半個月給昌帝寫一封信,就跟培養習慣一樣,他打算一直這麼做下去。

“尊敬的陛下,我在寧安祝您牙好胃口好睡得香……”

明庭把倭寇的事情大略說了一下,又狠誇了一遍齊銘,說這些都是他跟自己講的,看來齊大人是下了一番功夫,做了很多調查。

明庭還說自己馬上出發,打算在乾一票,到時候一定送上賊寇的人頭進京,讓昌帝看看倭寇長什麼樣子。

一封信,被明庭寫得匪氣十足,這才符合原主的人設。

明庭可不管昌帝看到了會怎麼想。

反正他這麼兢兢業業,一到地方就乾活的事情,一定要讓領導知道。

這不叫表功,這叫實事求是。

第二天早上起來,明庭跟家人說自己要帶兵出去。

蕙娘一聽,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

以前不是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可因為她現在懷著身孕,就變得多愁善感了些,想到倭寇凶險,蕙娘忍不住擔心明庭的安危。

“我答應你一定平安回來。”

明庭拍了拍蕙娘的手,“我可是常勝將軍,有神佛保佑,這次必定立個大功回來!”

劉永山倒是更明白女婿,男兒哪個不希望建功立業,明庭的伯爵就是拚殺出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