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當久了小孩子,心態就變得有些幼稚的緣故,靜儀在家沒人管,越發膽大起來。她看上四爺書房牆頭結出的紅杏果不是一天兩天了,趁著四爺不在家功夫,叫金垣馱著偷偷去四爺院子裡把那“出牆紅杏”摘了下來。
趙福來看見了也沒敢說她,等四爺晚上回府後,當玩笑的跟四爺說了一嘴。
四爺果然露出一種“我閨女就是活潑得討人喜愛”的愉悅表情。
“這孩子近些日子有點淘呢,抽空得叫你李主子說說她。”
趙福來笑著,卻不敢應聲。
才怪。
拉倒吧,您才舍不得呢。
這也就是四爺不在府裡,要是在府上,四格格就叫四爺抱著摘果子了,四爺說不定還真樂意呢。
蘇培盛瞪了一眼和四爺說得熱鬨的趙福來,這小子可真不厚道,心裡一直憋著話呢,四爺一回府就哈巴狗獻媚似的迎上來了,以小格格為話題切入點巴結四爺。
小格格是四爺的心頭寶,掌中珠,趙福來這話題選得真不錯,聽到四格格的事情,四爺立馬就賞了他一個好臉,真是太有心計了!
蘇公公給四爺換上一盞新茶來,打斷了四爺和趙福來的交流:“這是年主子今兒早晨送過來的,爺且嘗嘗,佟德來幾個泡得對不對味。”
四爺喝了一口茶,腦子裡想著昨晚在年氏那裡用膳的事。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理後,年氏的身子好多了,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吃著藥的緣故,一直都沒能養上孩子。
這次去塞上避暑,福晉給他安排了兩個侍妾帶著出門。年氏有些心裡不定,撒嬌說要跟著去。
年家子弟出息,四爺還想著要把年羹堯安排到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亂的軍隊裡,立下戰功才好繼續往上升幾級。
隻是帶年氏出門不是件簡單事情,帶側福晉出門和侍妾出門是不一樣的,還有其他很多事情需要再做安排。況且他本來就是伺候康熙出門,乾的就是伺候人的活兒,要事事以康熙為先,風餐露宿、夜行趕路什麼都是家常便飯,不能給年氏太多的優待。年氏身體不好,萬一出個什麼事情,對他、對年家都是損失,對於康熙也是掃興。
想到這裡,四爺半是玩笑,半是安撫地對著年氏道:“福晉累了的這麼多年,眼下還要顧著弘晝,不如你留下來幫幫她。”
年氏惆悵道:“還有李姐姐呢,我總不好越過她去。”
四爺以為年氏還會推辭一下的,沒想到她這就接了。說出的話潑出的水,四爺不想收回,也算是給年氏找點事情乾,給她定定心。
四爺知道李氏不大在意這些,但年氏說得也不是不對,規矩不能亂,李氏的麵子還是給的。正好靜儀到了淘氣的年紀,在府裡待不住,四爺想了想,便決定叫李氏帶著靜儀去莊子裡頭避暑。
四爺這日還有事,便叫趙福來去跟李氏說了去莊子避暑的安排,也傳達了年氏即將要管家的事情。
李氏身邊的嬤嬤周氏老大不高興,覺得這事年側福晉給四爺上眼藥,她來管家,卻把李側福晉給支出去。
李氏倒不覺得,她都這個年紀了,跟小姑娘們還能爭什麼呢。再說,能出了府門去莊子裡避暑,靜儀必然高興。女兒高興了,她就高興。
四爺收起思緒,起身道:“去正院,晚膳安排在福晉那裡。”
四爺一行浩浩蕩蕩到了正院,福晉迎出門來:“爺,您來了。”
四爺同福晉一道兒進屋,換了衣裳坐下來。
“過幾日我就要跟著皇阿瑪出門避暑了,念著你事情多,又有弘晝在,難免手忙腳亂。我想著叫李氏帶著靜兒去莊子裡頭避暑,少給你添些麻煩,再讓年氏給你搭把手,這幾年府上事情越來越多了,早些讓她學起來,日後也算給你多個幫手。爺不在的日子裡,福晉多辛苦些,若是明年這時候府上沒事,爺安排你們去圓明園避暑去。”
福晉臉上笑容一僵,她明白,四爺答應她撫養了弘晝算是一個恩典。年氏父親正當用,兄弟們也爭氣,四爺也想給年氏一點體麵。不能府上什麼好事都是她這個福晉的,終得講究個平衡。
宮裡娘娘們幫著協理六宮雖說是稀鬆平常,然在宮外頭,除非嫡福晉有事情,很少會有側福晉幫著管家。
福晉心裡冷笑,年氏到底年輕,管家這活也敢大包大攬接下來,過幾天就知道厲害了。
福晉低頭喝茶,掩飾住自己不善的眼神,飛快道:“都聽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