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乘了一個十分闊綽的馬車出來。弘曆和弘晝在前院喝了點兒小酒, 回府時候, 也跟靜儀一道兒上了李氏的馬車, 各自灌了兩盞茶後, 開始搶著跟靜儀罵人。
雖然弘曆大舌頭說得有些顛三倒四的, 靜儀在一旁靜靜聽了一會兒, 終於聽出了點門道。
今天李四兒也帶了自己的親孫子過來,是隆科多庶子佟佳玉柱的兒子, 名叫恩綽。
隆科多和玉柱父子倆挺一脈相承的, 都無視正室,偏寵妾侍。玉柱的正室也是名家之後,早就不耐煩奉李四兒一個姨娘做正經婆母, 李四同樣也不喜歡這個兒媳。隆科多一方麵自己就是個寵妾滅妻的, 另一方麵早就被李四兒迷了心竅, 對兒子所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恩綽就是玉柱寵妾所生。
弘曆他們今天吐槽的主要人物就是恩綽, 此人目中無人, 行事乖張, 入席後一直拿鼻孔對著旁人,狂得不行。不過是隆科多庶子家中一個庶出的孫兒, 把自己當什麼人了?
李氏附在靜儀耳邊悄聲道:“恩綽年紀也跟你也相仿呢,還好沒給你定了那人。”
靜儀笑笑, 李氏就是想得簡單, 坤都可是嫡子家嫡長孫,根正苗紅。恩綽這個出身,四爺無論如何都不會肯的。
弘曆捧著翠西新換上的醒酒茶, 大半個身子靠在座椅上,眼睛都快睜不開了,還對靜儀嘟囔道:“不是說富察家也給你送了帖子嗎?請你去他們老爺壽宴,依著我說,阿瑪倒不如給你定下他家裡老七傅玉呢,聽人說,那是個……是個,很不錯的小夥兒。”
“對對對。”弘晝支持道,“那傅玉年紀也不大,跟四妹妹一般的年紀,作的詩已經很能看了。前幾日先生還跟我們誇過他,說是學問好,人生得也好,若是傅玉爭氣,興許富察家裡能再出個納蘭也說不定啊!”
弘晝口中的納蘭自是的納蘭性德,據傳,納蘭性德能文能武,文采風流,可謂是當代青年才俊的代表人物。
李氏笑道:“富察大人府上有八個公子,富察大人是察哈爾總管,平日裡政務繁忙,常駐蒙古。傅玉是他母親一手帶大的,可見富察夫人是個很有心的人。”
接下來的時間裡,弘曆和弘晝越說越投機,二人你一言我一句賣弄起傅玉的好來。
不管傅玉本人如何,聽了弘曆二人的描述後,靜儀覺得,傅玉的母親很有造星潛質。
靜儀聽了滿耳朵的“傅玉”頭疼得很,似乎都有些暈起馬車來。弘曆是堅定的“富察派”,弘晝還在左右搖擺:“雖說恩綽那人的確不行,但是坤都總還成吧?再說了,佟家怎麼也比富察家裡好吧?”
靜儀:“……,你們當著一個女孩子說這些話,不怕她難為情嗎?”
再說了,你倆想叫誰當妹夫誰就願意當啊?好像人家家裡頭的男孩子都是白菜蘿卜任他們家挑似的。
弘晝往自己腦袋上按了一巴掌:“看我這記性。四妹妹,自打你在校場上把我撂倒了,我就沒把你當女孩子了,也不知道你會難為情的。”
靜儀:……
弘曆:哈哈哈哈哈
晚膳時候,四爺過來李氏這邊,對著靜儀問道:“今天去佟家玩得可好?”
靜儀答非所問道:“佟五太太是個挺好的人。”
四爺看得出來靜儀其實不大怎麼很開心。
李氏親自替四爺端上一杯熱茶來:“近些時日約靜兒玩的人不少呢,這是富察家裡的帖子,他們老爺做壽呢,也請我們靜兒。”
說到交際,靜儀想到近些時日來,年夫人和年小妹常來府上小住,卻從來沒見到李氏跟家中來往,對著四爺兩個奇怪道:“為什麼額娘從來不提叫我去李家玩?我都沒有去過外祖家呢,阿瑪,我可以去額娘家裡玩嗎?”
就朝代背景來說,府上側福晉的家人其實很算得上親戚了。可是就算在李氏院子裡,也從來很少人提起李家。李氏逢年過節也很少特地給李家挑禮物什麼。
李氏臉色變了,四爺神色也不太好。
靜儀奇怪,她是說錯什麼話了嗎?
四爺摸了摸靜儀的腦袋:“想去就去吧,阿瑪叫趙福來送你外祖家過去。”
靜儀抿著唇點了點頭,四爺轉而對李氏道:“許久沒有回娘家了,你也過去看看吧。”
平常很喜歡閒話的馬佳嬤嬤也沒談論過李家的事情,靜儀直覺這裡頭有問題,又不敢直接去問李氏。
靜儀想了想,還是找上了馬佳嬤嬤。
馬佳嬤嬤卻道:“我是主子爺為了格格挑到府裡來的,不過也剛剛來了六七個年頭。自打我來了以後,就很少聽人說起李主子家裡頭的事情了。”
弘時知道了靜儀即將去李家的事情,散學以後就匆匆過來找她:“我也許久沒去咱們外祖家裡了,好妹妹,你幫跟阿瑪求求情,帶我一同去吧。”
靜儀昂頭問道:“求情什麼?”
弘時有些沮喪道:“阿瑪不許我去外祖家呢。”
靜儀:“為什麼?”
弘時小小地糾結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不語。
靜儀扯著親哥袖子,不依道:“你必須告訴我,否則我不知道阿瑪的態度,也不知道怎麼去求才能幫到你。”
弘時打哈哈道:“算了算了我不去了。”
靜儀:……
要不要這樣,怎麼弄得李家跟伏地魔似的,提都不能提了?
最後一個可以詢問的人選,正是四爺身邊的趙福來。
靜儀跑到前院,板著小臉對趙福來道:“阿瑪讓你陪我去外祖家,可是都不大知道外祖家的事情呢,不如趙公公跟我說說吧。”
趙福來是不想在李側福晉養的四格格這裡說李家壞話的,他見靜儀這般鄭重來問,低著頭打著腹稿,糾結如何能說清楚事情並且美化李家。
四爺聲音從後麵傳來:“靜兒,跟阿瑪進來。”
靜儀乖巧地跟著四爺進了書房。
四爺書房布置十分簡約的,很合他“簡樸”的名聲。但是細細一看就知道裡頭布置價值不菲。四爺的書很多,還有不少是難得一見的原稿、孤本,但看起來不像是經常被主人翻閱的樣子。
四爺示意靜儀坐下來:“既然這麼想知道你外祖家的事情,阿瑪就跟你說說。”
閨女年紀大了,想的多了,有求知欲了,也不好糊弄了。
真是甜蜜的負擔。
當年李氏得寵,又接連生下幾個兒子,為了叫弘時幾個有得力外祖,四爺就幫著靜儀的外祖李文燁弄了個知府當當。
李文燁帶著媳婦在外地做官,不大回京,看家的是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