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林誌勇和鐵蛋兩人還是恍惚的,做夢都沒想到會有一個工作,兩人還互相掐了一下,疼的齜牙咧嘴還笑的跟個二傻子似的。
“至於嘛,就是一個扛大包的,有點出息。”林曉慧看不過眼,說了一句。
兩人稍稍收斂了一點,然後激動的看著林曉慧,隻覺得二姐太聰明了,她怎麼就幾句話就弄到一個工作指標了,兩隻豬頂天了四百塊錢,這也太劃算了。
林曉慧看著兩人,有工作是好事,問題隻有一個,可他們是兩個人,先給誰呢?
他們兩個回過神,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鐵蛋咬咬牙,這工作是林曉慧弄到的,他占得便宜夠多了,不能再占這個便宜,就說道:“我力氣小,怕是抗不了大包,隻能勇子去了。”
林誌勇瞪了他一眼,“騙鬼呢,你比我高一個頭,背樹能背三百斤還健步如飛,我兩百斤都夠嗆,好意思說力氣不如我,二姐,先給鐵蛋吧,咱爸媽雖然偏心,好歹不會讓我餓著,鐵蛋……對了,鐵蛋,工作的事你誰都不能說,這要是透露出風聲,你爸媽肯定逼著你把工作給你弟。”
“那我能說嗎,我就說在外麵找了打零工的活,主家就包吃住,瞧著吧,他們一定歡天喜地的讓我去。”說到這個,鐵蛋神色暗淡。
誰不想得到父母的喜愛,可就是這麼奇怪,有些人生來就得父母喜愛,有些人不管怎麼做就是不得父母的心。
“可我不能要這個工作,勇子,你先去,有咱二姐在,早晚給我弄個更好的。”鐵蛋雖然很想要,可他明白這個工作得先給林誌勇。
林誌勇搖頭,“你也說了咱二姐厲害,我可是她親弟弟,肯定舍不得我扛大包,回頭就給我弄個更好的工作。”
林曉慧:不,我不厲害,你們太高看我了。
看著他們爭論不止,林曉慧陷入沉思,工作確實不容易,可這個崗位她還真有些瞧不上眼,陳岩說了,找他們那個副廠長能弄到正式工,一千多塊錢而已,林誌勇存在她那的錢快三百了,攢到明年,差不多有七、八百,她再借個幾百塊給他,就能買一個正式崗位,學徒滿三年就轉正,雖然花的錢多了不少,可這個是正式崗位,入職就能轉戶口,吃供應糧,那能一樣嗎?
“鐵蛋,誌勇說的對,你家這情況,這個崗位先給你,不過這是臨時工,要是乾得不好,廠裡隨時都能開除你,你可想好了?”林曉慧突然出聲說道。
林誌勇看了眼林曉慧,他們是一母同胞的姐弟,還是雙胞胎,林曉慧無論如何都會偏心他,既然這麼說,那肯定是有更好的選擇。
“沒錯,鐵蛋,兩頭豬也要不少錢,你確定嗎?”林誌勇問道。
“真讓給我?”鐵蛋確定他們姐弟真心實意把工作讓給他,不禁心跳加快,呼吸加重,好一會才不好意思的說道:“我……一句謝謝太輕了,二姐,勇子,你們的情誼我記在心裡,以後但凡用得著我鐵蛋的,我要是不應就是烏龜王八蛋。”
“我們這麼多年哥們,說這些見外了,不過,鐵蛋,我醜話說前頭,回頭我要是弄到更好的工作,你可能不能有想法。”林誌勇先打個預防針。
鐵蛋瞪大雙眼,不高興的說道:“剛還說我們這麼多年哥們,我鐵蛋什麼人你不知道嗎?回頭你就是當領導我也隻有高興的份。”
這次是要兩頭肥豬,他們兩人的錢不夠,林曉慧回家拿了錢給他們,想了想,有些不放心,“要不要跟你們一塊去?”
“不用,放心吧,我們收了這麼久的東西,哪回出過岔子。”林誌勇秉承著林曉慧的小心小心再小心,所以到現在都沒出什麼問題。
“再小心都不為過,尤其這回是兩頭大肥豬,從小金嶴村趕到城裡得廢不少功夫吧,而且一路上很惹眼,要不我去問問張采購能不能殺了拿來。”林曉慧知道紡織廠為什麼要生豬,這樣能提升工人的士氣,可趕著兩頭豬走幾十公裡路,風險性太高。
林誌勇知道林曉慧擔心什麼,笑道:“放心吧,我們晚上趕路,保證沒人能看到,然後在城外過一夜,現在天還不是特彆冷,我們兩個大男人也不用怕什麼,要不讓張采購就在城外接收,就小山坳那兒,長了幾棵鐵樹那兒。”
林曉慧覺得可行,買了幾個燒餅讓他們路上吃,然後交代他們萬事人要緊。
其實小金嶴村裡有村民早問過他們收不收豬,可林曉慧之前千交代萬交代不能收大件的東西,這才沒答應。
兩人回到鄉下就馬不停蹄的趕去小金嶴村,照常先到堂姑家裡,看到他們,堂姑輕歎,“你們來晚啦,咱們村的雞鴨都被收的差不多,我家也就剩四隻母雞和一隻公雞,不能再賣了,得留著下蛋抱窩。”
“我們這回來不是收雞鴨。”鐵蛋接過涼白開咕咚咕咚喝完,說道:“姑,那個柱子家的豬還在嗎?”
堂姑詫異的看著他們,“你們要收豬?之前不是說太大了收不起嗎?”
“我們當然收不起,可有人收的起啊,人家看中我們是鄉下人,親戚朋友多,就讓我們幫著找找,我也不滿您,對方說找到一頭豬給五塊錢,兩頭就是十塊,姑,您要是幫忙牽線,我一頭豬分您一塊錢。”鐵蛋比了個手指,等著堂姑回答。
一塊錢?堂姑眼睛一亮,“沒問題,我先帶你們上柱子家看看,他家前些日子剛辦喜事,花了不少錢呢,肯定願意賣豬。”
聽到他家辦喜事,林誌勇臉上閃過一抹怪異的神情,想起李娟好像看過他,林誌勇決定自己就不去了,借口太累,讓鐵蛋跟著堂姑過去。
“行,那你好好休息,我一個人去就行。”鐵蛋不疑有他。
到了地方,堂姑啪啪啪敲門,“柱子,柱子在家嗎?”
沒一會,一個女人打開門,堂姑見了就笑道:“這不柱子媳婦嗎,柱子在家不?”
“他進山了,估摸著明天回來。”開門的正是李娟,和之前比起來,她的氣色算不得好,人有點蔫蔫的。
“這樣,那柱子媽在不?”堂姑和柱子媽關係要好,跟她說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