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調教(2 / 2)

庶門風華 千年書一桐 3513 字 10個月前

此外,每個級彆的置裝費、管事媽媽、做粗活的婆子和小丫鬟等也各有不同。

不過未成親之前的陸呦雖有四個菜,但由於他不會說話,長期被陸家的長輩們忽略無視,所以他的份例大部分被克扣了,送到他院子裡的菜基本都是素的,要不就是彆人吃剩的,甚至於夏天時還有餿的。

這些都是奶娘陸陸續續向顏彥透露出來的,可惜,縱然她清楚自家主子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她也是求告無門,隻能默默忍了下來。

“夫君,你若是喜歡,以後我們每天都像過年一樣,隻要你有想吃的喜歡吃的都可以告訴我。”顏彥親自夾了一根羊排送到了對方碗裡。

飯後,顏彥破例沒有看書,而是坐在了炕桌前整理這些碎皮子,她要做手套,陸呦依舊坐在她對麵,他在寫經義。

一個時辰後,顏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隻手套,給陸呦試戴的時候,順手拿起他的文章瞧了起來。

今天的題目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陸呦的開篇是“好惡之心,人皆有之,蓋無私心,好惡當於理,得其公正是也。。。”

接下來陸呦闡述好惡是需要“能力”的,隻有仁者才具有正確地好人惡人的能力,因為他有一顆理智而公義的心,能夠較為客觀公正地判彆善惡,主持公論。

而末尾用的一句“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係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

顏彥看完之後沉默了片刻,抬頭問道:“夫君,你願意做個仁者嗎?”

陸呦點點頭,“願意。”

“為什麼?你相信真有一點私心都沒有的人嗎?”至少顏彥沒有看到。

她信奉的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好壞善惡也是如此,就看站在誰的立場。

這話把陸呦問住了,瞪大眼睛看著顏彥。

“所謂的好惡其實都是因人而異,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沒有私心,因此,這個問題可以這麼看待,看它能否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比如說皇上一直想推出的減負新政,其實它符合了絕大多數窮人的利益,但卻傷害了極少數權貴的利益,卻偏偏因為這極少數權貴致使這個新政無法推行,你說他是‘仁’還是不‘仁’?”顏彥問道。

她提問的目的不僅僅是訓練對方開口說話,而是在提問的過程中顏彥把自己在現代學會的那些觀點一點點地滲透給對方。

這個時代相對論還沒有問世,世人崇尚的是權力和權威,因而看待問題多半很片麵,很難跳出這個窠臼。

這個問題再次把陸呦問住了。

接下來,顏彥從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闡述了曆史上這些朝代的更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