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三天,顏彥都找了個“累”的借口拒絕去後花園鍛煉身體,陸呦總算意識到顏彥的不對勁,一開始他以為顏彥是生病了,後來一看顏彥吃東西又不像是生病的,因此,他以為顏彥是生他氣了。
因而,第四天從上房接了顏彥回到鬆石居後,他把那篇關於“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經義給顏彥看,這一次,他的觀點有了些許的變化,認為善良並不是無止境的寬容,但涉及家庭倫理時和孝道陸呦仍堅持“子不言父過和母過”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一論調。
“我不認同這話,《左傳隱公三年》有一句話叫,‘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還有,《禮記.禮運》曾雲:‘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兩段話你該當何解?”顏彥駁斥了對方的觀點,並再給他布置了一個作業。
陸呦聽了這話低頭沉吟了一會,約摸有五六分鐘,這才抬起頭來看著顏彥,“我懂,隻是,隻是,隻是。。。”
後麵的話陸呦沒有說出來。
“隻是你沒有想過這些。這跟我前些天說的所謂好惡是因人而異一個道理,好惡是相對的,孝道和君臣之道也是相對的,孝道的前提是父慈兄良,君臣之道的前提是君仁,同理,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也不是絕對的,夫義,婦才聽,夫不義,做妻子的就該好好規勸丈夫,而不是一味地盲從,同理,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委婉地指出來,這樣才能避免父母犯錯,還有。。。”
誰知顏彥的話沒有說完,隻見青禾掀了門簾進來,說朱氏身邊的溫嬤嬤陪著劉媽媽進院子了。
顏彥一聽便猜到了劉媽媽的來意,雖如此,她還是迎了出去,陸呦一聽是顏彥的娘家人來了,心下一慌,也跟著出來了。
“奴婢見過小姐和姑爺。”劉媽媽上前向陸呦和顏彥行了個屈膝禮,起身後看了陸呦和顏彥一眼,見這兩人均沒動地方,隻得恭恭敬敬地說道:“小姐,夫人打發奴婢來看看小姐,順便接小姐回去給三太太一家餞行。”
“三嬸說了要走?這大冬天冰天雪地的,為什麼不留下來過年?”顏彥說道。
她隱約記得陳瀅說過,好像要等明年開春了再回去,她這次進京,除了參加顏彥的成親禮還有一個目的,想托顏芃找找門路把她丈夫調回京城,因為孩子們一天天大了,該說親了。
可這突然之間對方說要回去,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劉媽媽見顏彥留客,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不過很快就沒了,“回大小姐,主子們的事情奴婢就不清楚了。”
“好,我和夫君一起回去。”顏彥說。
對方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顏彥不能不聽。
“回小姐,夫人的意思是自己一家小聚,幾位公子和老爺均不在家。”多餘的話劉媽媽沒有說,但言外之意顏彥和陸呦都聽明白了。
“也好。”顏彥略一斟酌,做出了決定。
主要是她擔心陸呦回去之後會受到冷遇,這對他的性格修複會造成阻礙,因此,她隻得命青苗先陪兩位媽媽坐著,自己拉著陸呦進屋了。
“夫君,我猜我嬸子找我應該還有彆的事情,今天就不帶你回去了,你放心,天黑之前我肯定回來,不許胡思亂想,好好把那篇經義做了,等過些日子我陪你去見季老先生。”
“好。”陸呦說完之後又拉著顏彥的手確認一遍,“我等你。”
“知道了。”顏彥說完喊青禾進來給她梳洗裝扮,換上一身新衣,臨出門前又帶著兩盒青玉青雲新做出來的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