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皇後心裡又不知是什麼滋味了。
“啟稟皇上皇後,說書先生已經準備好,還請兩位移駕花廳。”顏彥看出皇後臉上的神情似又有了不豫之色,忙上前換了個話題。
李琮也是知曉妻子心思的,主動推著皇後出了手工室的門。
這天下午,李琮幾個在花廳聽了一段說書先生講的大周開國曆史,留下來吃了頓晚飯這才離開,不過臨走之前,他把陸衿幾個做的望遠鏡拿走了。
不知是聽書時有所觸動還是皇上對她說了什麼,總之,皇後晚膳時臉上的神色已然鬆動了些許,顏彥也算放下了懸了半日的心。
次日,李琮就打發工部的楊師傅帶人過來向顏彥學習望遠鏡的製作之法和所需材料,而顏彥也從楊師傅嘴裡得知朝廷已派人前往遼國和女真和談了,說是那望遠鏡也讓人捎給陸呦了。
這一次和談和上次大不一樣,這次是接管女真的土地,女真的部落仍可以保留,但需並入到遼國或大周,成為他們的子民,具體如何還得看和遼國商討的結論。
顏彥一聽,心裡又開始長草了,陸呦這一走又兩年多了,她是真的想他,這幾年因著戰爭,兩人一直聚少離多的。另外,顏彥也擔心他,女真人雖然敗了,可還是有殘餘部落或士兵的,這個時候陸呦若是放鬆了警惕,保不齊就有人對他行刺。
還有,顏彥也憂心大周提的條件耶律洪祿究竟能否答應,這場戰爭,能不能畫上句號。
兩個多月後,李熙帶來宮裡的消息,說是遼國答應交換土地,且提出了兩個交換條件,每個條件都有附帶條件。
一是以榆關為界,附帶條件是大周出資在兩國邊境線上修築一道長城,但必須開阜通商,互通有無。
二是以遼西走廊為界,附帶條件是大周出資幫遼國在蒙古的邊境線上出資修築一道長城,還必須承諾永不犯遼,遼國也承諾永不犯周,同樣的,也必須開阜通商互通有無。
也就是說,不管哪個交換條件,大周都必須和遼國開阜通商互通有無,也必須在邊境線上修築一道長城,就看是為誰修了。
在周遼邊境修,大周不必擔心契丹人時不時越境騷擾大周的百姓,也不用擔心哪天遼國、蒙古、女真再卷土重來入侵大周。
當然了,這道長城對遼國來說,也算是一道屏障,他們也不用擔心大周的火炮一夜之間兵臨城下。
在遼蒙邊境修,方便的自然是遼國,可以為遼國擋住蒙古的鐵騎,可這樣一來,若是哪天遼國崛起了呢,大周用什麼來擋住他們的鐵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