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分鐘?”倩倩重複道,無力地靠在沙發上,抱怨道,“怎麼還有那麼久好像看若琳姐講課的樣子。”
終於《百家講壇》的節目正式開播了。
首先是節目的引子。
“東漢末年分三國,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曆史,那是一個豪傑輩出的大時代,今天,華夏著名家、學者——張若琳將為你解讀三國的曆史……”
詩婕看完這段講述,捂著嘴笑了。
“怎麼了?”張若琳還真看不出有什麼好笑的東西。
“學者,你什麼時候有這個頭銜了?”
“應該是節目組加上去的吧,這些都是經過後期處理的。”
引子過後,張若琳終於出現了,她站在講台上,背後是“百家講壇”四個隸書大字,一身少見的正式服裝,讓詩婕眼睛一亮。
本就是個大美人,帶上一副眼鏡,站在講台上,一種知性優雅的氣質,混合著嚴肅的氣質迎麵而來,讓電視機前收看的觀眾忍不住正了正衣冠。
“大家好,我是張若琳,相信很多人都認識我,今天,我很榮幸地受到《百家講壇》節目組的邀請,站在這個講台上,說實話,我壓力山大,畢竟節目播出後,將麵對全國觀眾的檢驗,要是講錯了,這臉就丟大了”
聽到這裡,電視機前的觀眾不禁莞爾,這節目好像不怎麼嚴肅嘛
“我這次講述的三國曆史,很多人把曆史當成看,我並不反對這種態度,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學習曆史,曆史有什麼用,許多人的答案就是學習曆史,可以⊥增加民族自豪感……不過我學習曆史,卻是因為其中的實用性”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說道這裡,電視機的畫麵一變,那一行字出現在她左側。
接下來,張若琳講述了這段話的意思,並且談起了學習曆史的好處。
周海峰坐在電腦前,反複地琢磨著張若琳這句話的意思,覺得光是憑借這句話,就應該給她好評了,道儘了他們這些曆史研究者的目的。
許多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是恍然大悟,原來學習曆史也是很有用的啊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張若琳很快進入狀態,觀眾很快就沉醉在她講述的曆史中,完全入迷了。
與其說是在講課,不如說是在講評書,幽默詼諧的語言,時不時地調侃一下曆史人物,引經據典,華夏五千年的曆史信手拈來,進行參照對比……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時不時地點點頭,有些條件的,直接拿起筆記本做筆記了。
倩倩也跑到臥室,拿出了一個粉紅色的筆記本。
“倩倩在做什麼?”
“筆記啊”蕭倩嚴肅的揮著手中的中性筆。
“用得著記筆記嗎,我不在這裡嗎?”張若琳笑著說道,“有什麼不懂的,問我不就知道了”
“好吧”蕭倩點點頭,問,“若琳姐,劉邦的第一百七十八個玄孫是誰
張若琳捂著臉,無語了。
這問題,書上好像沒提過。
“若琳姐,你不知道嗎?”蕭倩失望的問道。
張若琳沮喪的搖搖頭,後悔自己剛才的話說得太滿了,她問:“倩倩,這個問題是在哪裡提到的?”
“是我自己想的”蕭倩轉了轉中性筆,俏皮地衝她眨眼睛。
若琳姐吃癟的樣子,讓她的小心肝無比滿足。
“也就是說著問題沒有答案?”張若琳覺得自己被捉弄了……
“怎麼會沒有答案呢?劉邦後代那麼多,肯定有第一百七十八個玄孫的,那人肯定也有名字,隻是隔了那麼久,或許沒人去考證了吧”蕭倩一副你不同的樣子說道。
“說來說去,你就是在調戲姐姐啊”張若琳皺著眉頭,撂起了袖子,惡狠狠撲過去,說,“看我今天把你小屁屁打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