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
原來孟世端怕她太悶,去楊府將念秋和念嬌接來了王府陪她。
她早就想接兩個妹妹來玩了,隻是先前與他鬨僵便不敢說。沒想到他這樣細心,早已體察到了她的心思。
念秋和念嬌走地屋子,又想起來時爹娘的吩咐,王府不比家中,規矩不能落下,否則容易被人挑出毛病來。
此時忙依著規矩跪下行禮:“臣女給王妃娘娘請安,王妃娘娘萬福萬安。”
楊念玉還沒說話,頭頂就傳來王爺的聲音:“你們可知道錯了?”
二人心中忐忑,對視一眼,不知哪裡禮數錯了。
年紀還小的念嬌不懂怎麼辦,姐姐念秋連忙叩頭回道:“臣女鄙陋不堪,沒進過王府,不懂府中禮儀規矩,請王爺恕罪。”
楊念玉皺眉,看不見兩個妹妹,卻聽出了大概怎麼回事,道:“王爺,我兩個妹妹好不容易來一趟,即便是禮數不周,你也莫怪。”
孟世端這才笑道:“先前一口一個姐姐姐夫不是叫得挺歡嗎,現在又叫王爺王妃,真是無趣,你們可知錯。”
大家這才明白他在開玩笑,都笑了。
笑過之後,楊念玉把兩個妹妹叫到跟前來,摸了摸她們的小腦袋,對孟世端道:“世端有心了,我妹妹一路沒給你添麻煩吧。”
兩個妹妹不禁咋舌,聽聽姐姐這稱呼,世端,那不是王爺的名諱麼。
看來姐姐和姐夫感情甚篤,即便是王爺這般尊貴的身份,也能直呼其名。
孟世端不以為然地道:“兩個小丫頭能添什麼麻煩,你也太小瞧本王。”
楊念玉笑了,又叫丫鬟藕兒來,吩咐道:“去我院裡收拾兩間寬敞些的客房,給她們住。”
“是。”藕兒應下,衝著念嬌和念秋一笑,“兩位小姐請跟我來。”
妹妹走後,楊念玉起身走到孟世端跟前,關心地問起了京城的事。
孟世端拉著她的手,到塌上坐了,將京城裡發生的事一一告訴她,又問:“你在家可好?明兒和櫻兒還好?”
“他們都忙著念書,再過半時辰就該來請安了。”楊念玉關心道,“你累著了吧,快歇歇。”
“不累不累,回來能見著你就不累。”
楊念玉先是一笑,溫柔地撫上他的臉頰,後又歎了口氣:“要是我也能見著你就好了。”
“彆急,等你生下孩子,咱們再好好醫治,你還年輕,會治好的。”孟世端安慰地拍她的背,“我來時,太後還提起這事,要替你在天下遍尋名醫。”
楊念玉點頭說好,扶著丫環的手走到古琴前,道:“你去京城時,我又學了兩首曲子,你聽聽看,我彈的好不好。”
孟世端含笑應了。
削蔥根般的手指撫上古琴,輕輕一揚,弄弦轉軸三兩聲,清越悅耳的一曲《良宵引》便從指間流淌出來。
此曲婉轉,又不似她從前彈的那般哀怨淒清。孟世端半眯著眼聽,聽得入神,仿佛能在這動聽的琴音之中,忘卻來時的一路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