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的精彩是在舞台上展現出來的,而有些故事的精彩,則是在舞台落幕後才會展現出來。
‘拯救生命’演唱會的精彩後續,才剛剛開始。
從第一批食物抵達埃塞俄比亞開始,吉爾道夫的人就發現:沒有辦法把它們運到災區。
鐵路殘破、道路不通,也沒有汽車。如果你自己跨海運來汽車,馬上就會被打內戰打紅了眼的軍政府沒收。
1985年,一大批食物就這樣腐爛在紅海旁邊的碼頭上。
徹底絕望之後,吉爾道夫和他的團隊決定,在埃塞俄比亞鄰國蘇丹購買一個二手卡車車隊,進行維修後,從陸路進入埃塞俄比亞,強行把食物運到災區。
在買到這80輛卡車,把它們維修到可以運行之前,就白白耽誤了五個月時間。
一直到這個從蘇丹北部出發,強行越過雙方交火線,將食物送到北部災區的車隊被門格斯圖上校發現後,情況才得到了稍許改觀。
那時,門格斯圖正在戰爭中腹背受敵。北部提格雷省的反對力量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與東北部厄立特裡亞地區的武裝,正在對他合力夾攻。
‘拯救生命’捐助的食物和錢,正好成了他的強心針。
門格斯圖同意:車隊可以在他的軍隊打到某一個地區後,跟著進入,發放食物。
這實際上是他收買人心的一項計劃,讓災民們認為這些食物來自他。隻要他們站在他的一邊,就有飯吃。
這一刻全世界的善良願望,成了內戰的一個籌碼。
無國界醫生組織曾懇求吉爾道夫不要發放賑災款,直到有一個可靠的機構能夠把錢送給災民,否則隻會加劇內戰和死亡。他卻我行我素,說出一句著名的話:
我們左手會跟魔鬼握手,右手會給災民捐款。
第一個向世界報道埃塞俄比亞饑荒的的bbc 記者邁克爾比爾克說:
埃塞俄比亞大饑荒改變了所有的事情,又什麼都沒有改變。
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富人世界對饑餓和窮人的責任感知力,但卻什麼都沒有解決。
埃塞俄比亞的內戰,到1991年才最終結束。門格斯圖上校被推翻。
要是有朋友百度一下門格斯圖上校的名字,會發現他的生卒年份是1937-2008。實際上,實際上他一直都好好的活著.......
按照埃塞俄比亞的新憲法,門格斯圖於2008年被判處死刑。但這場缺席的刑罰注定無法執行。早在1991年,他就逃到了津巴布韋,成功獲得穆加貝的政治庇護。
2000年,溫布利體育場關閉拆除。2003年,由於成本太高等原因,最後一架協和式飛機退役了。
想像菲爾柯林斯那樣趕場子,在一天內跨越半個地球參加兩場演出,再也沒有可能了。
仿佛是一個流星般華麗時代的謝幕。
至於‘拯救生命’演唱會所募捐到的善款到底是如何應用的,即便是到了幾十年後吉爾道夫一直拒絕就當年‘拯救生命’的捐款是否有效使用的問題接受采訪。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後事了,對吳見夜來說,他的光彩留在了‘拯救生命’演唱會上就可以了,至於後麵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跟他已經沒有關係了。
現在的吳見夜已經來到了洛杉磯。
在洛杉磯的一處餐廳內,吳見夜見到了儒雅的尊。
“這部電影,將會是國內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同時也會開放太和殿以供這部電影的拍攝,尊,我希望你能夠回到國內參加《末代皇帝》這部電影的拍攝!”
約見尊自然是為了拍攝《末代皇帝》的事情了。
現在國內那邊的前期準備都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吳見夜這次來到美利堅,自然也想把尊帶回國內參加這部電影的拍攝了。
雖然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有很多槽點,但是不得不承認尊飾演的溥儀,天生帶有貴氣,在吳見夜這裡也是溥儀的最佳人選。
尊坐在吳見夜的對麵,穿了一個簡單的t恤,牛仔褲,臉龐清秀,不過有的人就是老天爺賞飯吃,他的樣貌,他的氣質,都決定了他在演員的這條道路上更加的遊刃有餘。
雖然後世他在國內以及國際影壇上留下的經典作品不多,但是不代表他的演技不過關,那是因為他把更多的表演機會留給了舞台,這也奠定了他的演技。
此時的尊有些激動,不是因為吳見夜的電影邀約,而是因為吳見夜身份的轉變。
他記著自己第一次見到吳見夜的時候,他是一個出名的作家,以一個華夏人的身份,卻寫出了風靡歐美的科幻。
後來在好萊塢的電影雜誌上,知道吳見夜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竟然就拿到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緊接著在剛剛結束的‘拯救生命’演唱會上他又發現吳見夜竟然還是那個引動無數歌迷心的kun。
哪怕他在看到kun這個名字的時候,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現實真正的擺在他麵前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的驚訝起來。
至於《末代皇帝》這部電影的劇本他雖然沒有看過,但是同名,他卻看過啊,現在吳見夜竟然親自找到他,邀請他出演這部電影,他隻是簡單的考慮了一下,便立即答應了吳見夜的邀請。
“謝謝吳導的信任,我會努力不讓你失望的!”
得到了尊肯定的回複後,吳見夜顯得十分的開心,隨後又問起了陳的消息,當初吳見夜在洛杉磯舉辦簽售會的時候,兩人就湊到一起嘀咕了,想來兩人應該一直都有聯係。
“陳那邊我可以給她打電話,相信她知道這個消息後,會非常開心的!”
兩人分開後,尊立即給陳打了電話,陳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後,果然答應立即前往洛杉磯與吳見夜見麵。
與陳的見麵,也是非常的順利,三人隻是簡短的聊了幾句,兩人就答應會跟隨吳見夜一起回到國內,參加《末代皇帝》的前期培訓。
事情雖然看起來十分的簡單,其實這也是因為吳見夜取得了成就以後才會有的,如果這是吳見夜的第一部電影,兩人會不會如此痛快的答應,就不可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