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見夜與謝圜首先來到的就是今年的新生班,剛剛結束軍訓的他們此時臉上還有一些黝黑,也有一些生澀,除了那些曾經有過表演經曆的,能夠更加迅速的熟悉陌生的環境,純新生總是有一些放不開手腳。
所以當吳見夜這樣的大人物出現在教師的時候,還是會讓他們顯得更加的緊張,同時又想在吳見夜的跟前表現出自己的成熟或者是專業能力,不過他們卻不知道,他們越是這樣,身上出現的錯誤就會越多。
不過對於這些吳見夜並不是很在意,誰還沒有年輕過啊。
年輕就是需要張揚而青澀的青春。
吳見夜先是與88級表演係的主任教員林洪侗教授打了個招呼,然後就和普通的學生一樣,坐在了教室的後麵。
吳見夜能夠清楚的感受到當自己走過教室過道,學生的目光是如何順著自己的步伐慢慢的轉動的,一直到自己坐在了教室後麵,眾人的目光還是會時不時的看向自己。
眼神中的渴望,顯而易見。
林洪侗教授見狀,笑著搖了搖頭,本來這節課講授的電影的表演技巧,現在看教室裡學生的情況,顯然一個個早就因為吳見夜的到場,而沒有心思聽下去了。
於是林洪侗教授也直接改變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說道:“吳導,不如講講你是如何看待表演的吧?”
吳見夜剛剛坐下,本來是自己來挑演員的,結果沒想到林洪侗教授竟然讓自己講課。
“林教授,這樣不好吧!”吳見夜想要拒絕。
林洪侗教授笑道:“沒什麼不好的,你之前又不是沒有給表演係的學生講過課,我想在坐的學生也肯定都想聽聽你的看法。”
“對!”
教室裡響起了震耳的喊聲。
“咳咳,那我就班門弄斧了!”吳見夜無奈的站了起來,再次走回了講台,然後台下的學生們,一個個立即正襟危坐,就像是要接受絕世武功一樣。
“首先要恭喜大家能夠考入燕京電影學院,作為國內表演水平最高的學員,大家能夠考到這裡來,就已經說明了比絕大多數人更加適合這個行業了。”
吳見夜笑著說道,聽到吳見夜稱讚燕京電影學院是國內最好的電影學院,台下的不管是學生,還是林教授,都是非常開心的。
“來到這裡,就注定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裡,多數要以演員這個職業為生了,首先我對大家的希望就是希望大家在以後,能夠以演員為榮,而不是單純的去追求做一個明星!”
台下的蔣文麗喊道:“吳導,演員不就是明星嗎?”
吳見夜笑著搖了搖頭,說實話這個時代確實還沒有這麼明顯的差距,不想後世哪怕一個人連一個代表作品都沒有,隻要在台上扭幾下,會打個籃球,也能夠掙得盆滿缽滿,那個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安安靜靜的做一個演員的人已經很少了。
“演員與明星還是有差距的,演員的心思更多的是在自己影視作品的呈現上,而明星嗎?大家肯定知道現在走穴吧?”
走穴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國內演員,歌星掙外快的最佳門路,就如同後世的明星代言和各種活動,綜藝節目是一樣的。
依然是蔣文麗在回答吳見夜的意思:“知道啊,我聽說現在走穴能掙很多錢的!”
吳見夜笑了:“就是這個意思,誠然走穴可以讓大家掙到更多的錢,但是留給鑽研演技體驗生活的時間也就少了,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就有這麼多時間,如果你選擇這個行業隻是想要單純的改變自己的生活,那麼我不反對大家去走穴,但是如果想要在演員的這條路上有更多的突破,那麼走穴會極大的阻礙大家未來的發展。”
台下眾人聽到吳見夜這麼說,有些人陷入了沉思,演員這個行業此時的收入在國內還算不上真正的高收入群體,但是肯定已經比普通的勞動人民要高了,但是人的貪欲是不知足的,尤其是在看到自己的身邊朋友,有的人隻是去走一場穴,就抵得上自己一部電視劇的片酬了,要說不動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正如吳見夜說的那樣,人要學會取舍。
吳見夜見大家不說話,也沒有繼續深入這個話題,他並不是一個太喜歡改變彆人想法的人,自己的意思點到了,也就可以了,至於以後的路,還是要靠他們自己走的。
隨後吳見夜給大家講起了他對於表演的理解。
“有的人將表演分為三個類彆,分彆是體驗派,方法派,表現派!”
“體驗派對表演的要求就是:從自我出發,生活在角色的情境裡。”
聽到這裡林洪侗教授的眉頭微微一皺,因為他並認為體驗派應該是從自我出發.......不過現在是吳見夜在講課,他也沒有多說什麼,不過下課後還是想要跟吳見夜探討一下的。
“其實現在咱們國內對於體驗派的誤解是最大的,比如我剛剛所講的從自我出發。”吳見夜說完以後,林教授點了點頭,他確實是這麼認為的。
這個時候就連林教授也被吳見夜的課所吸引,他也想看看吳見夜到底能夠說出什麼來。
吳見夜加重了自己的語氣,繼續說道:“請注意,隻有‘自我’能完成真正的體驗,即‘真聽、真看、真感覺’。
如果你已在模仿一個臆想出的形象,或把自己套入一個與你的生活常態不同的表演的狀態下,那是無法完成真實體驗的。
所以必須要強調的是,‘從自我出發’是體驗派表演整個塑造角色過程中的基礎,而並非其中一個階段,也就是說體驗派要求演員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始終從自我出發’。
那麼‘從自我出發’與‘成為角色’是否矛盾呢?
我認為是不矛盾,因為你得生活在角色的情境裡。
舉個例子,如果年輕人演一個老頭,用體驗派的方法不是去模仿老頭,而是讓自己去相信老頭的情境發生在了自己身上,比如去相信自己關節不好、眼鏡看不清、耳朵聽不清……自己還是自己,隻是情境變了。舉這個例子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實際上年輕人演老人隻能作為教學練習,在真正的創作中體驗派主張演員應當儘量接近角色。
所以體驗派所說的‘從自我出發成為角色’並非是指‘先從自我出發,再成為角色’,而是指‘從自我出發地成為角色’,‘從自我出發’是‘成為角色’的基礎,不能將二者理解為兩個分開的過程。
那麼‘從自我出發’不就是本色演出嗎?是否沒有技術含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