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朱重九團隊做出來的視頻很專業,一個視頻分成三個版本。朱重九探店視角、蘇子放視角、上帝視角。還有一個最終剪輯版。
不過看到視頻名稱是“食不語探店視頻終極最終版再改我是狗”時蘇子放就明白了為什麼上次見到的攝像小哥已經頭發發白並且稀疏。
一定是白天加班拍攝晚上熬夜做後期給害的。
看來網上說的有一定道理,熬夜脫發,以後還是通宵吧!
蘇子放默默點開視頻。
開始就是一個調過色調的長鏡頭,天剛泛亮、悠長的街道,隻有食不語開著門,露出半明半暗的黃光,清冷的畫麵瞬間多出幾分暖意,有些深夜食堂的意思。
王富貴的麵包車停在門口,一個帶著些許軟糯的播音腔響起,講述著食不語嚴苛的采購標準。
“這誰寫的?”
薛意看了一眼蘇廉正,蘇廉正看了一眼蘇子放,蘇子放看了一眼楊瓊。
楊瓊看了一圈,神色慌張:“不是我!”
“哦,我覺得寫的挺好的。”薛意點點頭。
幾人瞬間鬆一口氣,還好是寫的挺好,要是寫的不好還要改一遍,那估計後期會直接提刀上門的吧?
視頻不長,隻有七分鐘左右,卻完整的講述了食不語的一天。
從早上起來接食材、準備早餐,到員工餐、食客反饋,錄製的極為全麵。
其中包含了不少蘇子放等人做菜的特寫鏡頭和食不語的國風布置,論畫麵感和精細程度完全不輸《舌尖上的中國》。
“效果不錯。”薛意很滿意:“比當年樓外樓拍的宣傳片要好很多。”
“樓外樓還需要宣傳片?”蘇廉正摸摸鼻子有些驚訝。
“建國後拍過兩版,一版是當時國內自己拍的,挑了全聚德、樓外樓、魁盛居、巴蜀人家、開元酒樓等幾個重量級餐廳做的美食宣傳紀錄片,除了北京烤鴨就是另外八個菜係,都選的是代表性酒樓,雖然畫質不行,不過擺盤、料理是真的好。”
“另一版是和霓虹合拍的《中國之食文化》,選的是北上廣三地和巴蜀地區代表的飲食文化和中式料理的烹飪技藝,當年因為電視普及率不高所以沒火,前段時間在b站被考古黨發現後翻紅了,現在也是評分9.5的美食神片。”
薛意投來一個你這都知道的目光。
蘇子放穩穩點頭。
係統視頻進入冷卻期的時候,他沒少看美食紀錄片,不誇張地說,現在隻要是能看到的美食視頻,他大概都看過一遍。
薛意說的樓外樓視頻,應該恰好就是這兩段視頻中的。
“不過師父你當時好像沒在紀錄片露臉啊。”蘇子放好奇道。
以薛意的實力,就算拍攝時才三十多歲,也應該有了一定的實力,他看視頻還特意盯著看了好久,可是沒有發現。
“當時我哪有資格,為了拍這個視頻特意聘請的是當時淮揚菜第一人姚師傅,那手西湖醋魚做的真是絕了,自他之後再沒吃過那麼好吃的西湖醋魚,酸甜可口,香滑鮮嫩。”
“可我看視頻上那廚師年紀也不大啊。”蘇子放看向薛意。
“用現在的說法,那叫擺拍!”薛意大方承認。
“姚師傅屬於老派的廚師,本身就不喜歡做菜的時候有人圍看,加上年齡大,動作和手法上肯定比不了年輕人。”
“而且當時樓外樓負責人就是讓二廚去配合拍視頻,最後換上姚師傅做的菜上菜的。”
蘇子放:……
枉他前些天看視頻的時候還以為樓外樓那時候的主廚那麼年輕,對其實力驚歎不已,沒想到還是個槍手。
“不過你師伯在裡麵。”薛意突然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