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 35 章(2 / 2)

當然,那也有早期造夢娛樂確實不太能同時承擔好幾個項目的原因,可今時不同往日。

她要再接再厲,吸取教訓,改變原來的方針政策,多管齊下。

要知道,項目一多,這虧損的概率和進度,不也就快了起來嗎?

“你們應該也知道,張成虎導演負責的那個民國劇劇本,最近有些拖稿,估計還得要幾個月才能完工,而最近開始的青年導演、編劇造夢計劃,導演工作則會由加入計劃的樸穹燦導演負責。”

“所以現在您兩位身上,是沒有工作的。”

朱旭芳接過話茬:“我手頭還有幾個劇本,但都還是半成品。”

他本來是想好的,要多拍幾個商業片補償林總。

可在睜開眼看世界、也接觸了這麼多年輕人後,他發現他壓箱底的那些劇本,是有些過時了。

就連裡頭用的一些笑話——比如說他們那時候,人人知道的報菜名、相聲梗,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幾個知道呢?你講的故事老套、放在劇本裡的梗沒法讓人共鳴,那怎麼能是個好劇本呢?

而送到他手上的本子,其實比送到何方明手上的還少,畢竟人家知道他身價高,對本子有要求,不敢亂送。

可問題是那些個劇本,朱旭芳反正是怎麼看怎麼錯漏百出。

何方明也說:“林總,最近送到我手上的幾個本子,實在不太行。”

“這我知道。”林濛也明白,“所以呢,我有一個計劃。”

有一個大大的、賠錢的計劃。

“我想了很久,您兩位都是沒處找的好人才,在公司裡頭就這麼放著不用,實在有些虧。”林濛看向兩位導演的眼神格外真摯,寫滿了期待。

“我的意思是,你們看看,你們有什麼想要進行的項目,儘管提,公司幫你們組建團隊,幫你們安排。”她沒忘交代朱旭芳一句,“不過朱導你年紀大了,如果有想做的大項目,我們進度就放慢點。”

當然……也不能太信任這兩位導演,這兩位可都是有賺大錢前科的。

“我唯一的一點要求,就是希望公司這前頭高速發展的幾年,每次拿出來的項目,都能讓人耳目一新!”林濛心裡早就想好了,“我希望外人對我們造夢娛樂的印象,一定要和彆的公司不一樣。”

“你看,現在有這麼多電影、電視劇,一旦紅了,就出個二、三;或者同係列一部接一部,這不是不好,可我想,我們造夢可以把眼光放得大一點,不為盈利,隻為創造屬於我們造夢的曆史。”

林濛以前是做什麼的?

要知道,她可是看著國內現在遊戲行業裡身為龍頭老大的林深處,萬丈高樓平地起的見證人之一。

遊戲行業有不少東西,都可以套在娛樂圈上。

而在遊戲行業,最流行的一點,就是跟風,甚至是同公司跟自己的風。

卡牌遊戲紅了,那就出卡牌;放置類手遊紅了,那我也放置;換裝遊戲大紅大紫了,沒事,不就是換衣服嗎?我也換。

頂天了,就是加上所謂的自己的原創元素。

比如你的卡牌,是卡牌對戰,我的卡牌是卡牌塔防;你的放置是增強戰力,我的放置就走溫馨路線,來個互動場景;你的換裝,是做任務算分,我的換裝就純做添頭。

你說創新?可以這麼說,真正意義的創新,十次有八次是賠錢的。

那麼多創業者裡,沒人是傻子,大多數所謂的沒人發現的機密,都是有人試了折戟沉沙、沒了聲音的部分。

所以創新是把雙刃劍,尤其是真·創新,脫離於套路的創新……

用林濛的話就是,這麼乾,能賠!

聽完林濛的話,兩位導演若有所思起來。

“其實林總……”何方明忽然開口,他麵有難色。

這不就來了嗎?

林濛鼓勵地看了過去:“何導,你可以說說你的想法,我一向相信你們的能力。”賠錢的那種。

“其實我也想過,我在影視劇、導演行業的能力,其實未必那麼突出。”何方明見過了朱旭芳和陳愛明這種級彆的導演,也覺得有些高山仰止,人的天賦確實有區彆。

“這倒也不是這樣……”林濛想安慰兩句,她從來不認為隻有天才才能在一個行業生存。

“沒事,林總你不用安慰我。”他越是充電,越覺得自己淺薄,甚至忍不住回憶起自己當年拍攝的電視劇,到底真的是大環境不好,還是他沒能力拍好呢?

“我想,我的優點,就是我特彆能捕捉細節,在拍愛情互動上,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能拍得很甜。”何方明很認真地剖析自己,“所以我在想,我能不能去做一個戀愛類的綜藝?”

這想法,時不時地在他的心中出現,隻是他從來沒說出來過。

何方明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可這和我們公司的定位,不太相符。”

這一說,林濛立刻不答應了。

“何導,你不能這樣,人都有第一次,你不去試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你是知道的,您拍的電視劇,可是我們公司拍的第一部電視劇,朱導拍的電影,也是公司投拍的第一部電影。而你,做我們公司的第一個綜藝項目,又為什麼不可以呢?”

何方明有些被說服,但是又開始糾結:“但……綜藝的團隊,和拍電影的團隊完全不同,公司接下來不是有要拍攝的電影嗎?也沒那麼多人手。”

和拍攝電影不同的是,拍攝綜藝確實需要超乎想象多的工作人員。

就單單是節目現場的收音、跟著嘉賓的攝影、隨組的綜藝編劇……隨便數都能數出不少,而且還是和之前公司現有的人員完全不重疊的那種。

林濛沉默。

林濛心中驚歎。

何導這簡直是……突然放了個大招。

她最喜歡的那種大招。

林濛看向何導,格外驚喜:“何導,您忽然點醒了我,為什麼我們要把自己局限在影視的行業呢?當然,現在都流行專業的公司做專業的事情,可既然我們有資金,也賠得起,為什麼不嘗試看看呢?”

“不管盈利不盈利,嘗試本身就是件好事,如果未來有觀眾會說,我們造夢娛樂不止有好音樂、好電影、好電視劇,還能做出好綜藝,我想我也會與有榮焉。”

林濛都不給何方明猶豫的機會,當著他的麵就給人事和財務發了信息,讓他們關注下現在市場上有沒有可以收購的綜藝製作公司,如果沒有的話,就高薪挖角一個團隊來。

挖角這方麵,他們很專業。

無論是收購,還是高薪挖角團隊,反正又能花出去不少錢,完美。

“對了,何導,你想要做個什麼樣的綜藝呢?還是那句話,我希望這個綜藝不要太俗套,不能和現在市麵上的戀愛綜藝重疊。”林濛對綜藝關注得不多,可還是有所耳聞,現在市場上紅火的戀愛綜藝還挺多。

何方明一見林濛這麼重視,感動的同時也有些緊張,人在緊張時,好像靈感也跟著湧出。

“我想……我們可以做個不一樣的戀愛綜藝。”他看著林濛鼓勵的眼神,試著描摹出自己剛剛從腦海裡飄過的想法。

“首先,素人和明星嘉賓,是現在的標配,那我們改變一下,被觀察的戀愛配對活動參與者,依舊是素人,但是觀察嘉賓的陣容,則由嘉賓的父母、少數幾個明星組成。”

林濛點了點頭,這麼一聽……反正她覺得沒什麼創新,也不算很吸引人。

“我們進行的是開放式戀愛綜藝……要走殘酷路線的那種。”何方明沉思,“戀愛的過程,就進行淘汰,無人問津的嘉賓,就會離開節目,而他們的父母,雖然是觀察嘉賓,可同樣是流動製的。”

他深入解釋:“簡單來說,就是參加戀愛配對的嘉賓,本身走的是正常的戀愛路線,而他們的父母,觀念不同,看人的眼光,也是以類似相親的眼光在看的。這個節目會體現兩代人的擇偶觀碰撞,同時也讓觀眾們看一看,到底父母和孩子們對對象著重觀察的點到底有什麼不同。”

何方明越說越興奮,他覺得自己能拍好,這種細微的細節,他每次都能敏銳的捕捉到:“觀眾們也能通過這個節目,看出父母們會不會被孩子們的愛情感動。”

他意味深長:“畢竟我經常在網上看到言論,不是有挺多孩子和父母老互相抱怨,因為擇偶的事情,發生無數衝突嗎?”

林濛聽到這,有些懂了。

何方明想要的,是個真正的真實綜藝。

直接把父母和孩子同時擺到台上,讓觀眾們清楚地看到這之間的衝突。

而這衝突,是非常典型的,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觀眾身邊的衝突。

……這綜藝真的會有人看嗎?林濛有些遲疑,正常看戀愛綜藝,難道不是追c嗎?她可是看過幾個戀愛綜藝評論的。

再說了,這會不會太殘酷?看綜藝不應該是為了輕鬆嗎?

不過這就是她想要的,哪怕製作得再精良,也沒人看就對了。

“好,何總,你到時候方案書做好,團隊建好後,我們立刻投拍。”林濛乾淨利落地做出決定,“我隻要求兩點,一真實、二保護素人,我們的節目絕對不能出現素人因為在節目上的言論被網絡暴力的情況,當然,我也理解這不能徹底避免,但我們要儘量做到。”

何方明點頭,已經開始在心裡勾勒起了節目的模樣。

他腦海裡的想法越來越多,天馬行空。

旁邊一直坐著的朱旭芳,聽了半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林總,你覺得這段時間,作為過渡,我去拍個紀錄片怎麼樣?紀錄片如果團隊組建得好,我慢慢拍,應該不會太累。”他老人家是真心虛了。

紀錄片能賺錢的……實在是太少了。

當然,也有能賺錢的方法,就是小投入、小成本,選到合適的角度。

比如這幾年風頭很盛的美食紀錄片,成本不算太高,可最後收益很是不錯。

“紀錄片?”林濛沉思片刻,“什麼題材?”

如果朱導說想要去拍美食紀錄片,她怕是隻能說句抱歉了。

“我想拍一些……小眾職業,或者說是,小眾專業。”朱旭芳導演這想法才生出來,愈演愈烈。

這幾年來的編劇,越來越想創新,他看過的職場劇也挺多,可有時候隻要認真地看,都能看出這些劇本裡或多或少的疏漏。

偶爾他上網取材,想另辟蹊徑的時候,也時常發現,大部分小眾專業的問答下頭,連個回答的都沒有,這甚至影響了當年他給兒子報專業的選擇。

“當年我給我孩子報專業的時候,我發覺了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我發現出現在誌願上的有很多專業,就連我上網搜索了,我都看不懂這些專業是在講什麼,可後來深入了解了,卻又發現這些專業其實未必那麼糟糕。”

朱導說到這,情緒也投注進去了,他當年猶豫到了最後,給孩子報名的,是萬金油的工商管理專業——當然,這也有分數影響的原因在內。

後來孩子上了大學後,他陸陸續續從側麵了解到當年由於他的一知半解被放棄的專業,其實在國內還挺有市場。

“比如林總,你知道有個專業叫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嗎?還有爆破專業……有些省份,還有專門針對他們省內的特有專業,比如省份內有茶園的,就有茶學專業;還有像是佛學院,這樣的學院,普通人甚至都搞不懂他們在學什麼。”

林濛聽著覺得這選材確實有趣,可對紀錄片市場不夠了解的她有些猶豫,這會不會是個賺錢的項目。

畢竟如果是她,好像也不會介意去看看這個紀錄片。

不過沒事,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林濛想了想,開始打補丁:“那我希望你拍攝得更深入一點,你挑選出可以用來對比的專業,冷門但好就業、國家需要學生投身的為一種;冷門但這幾年來漸漸要被淘汰,其實已經未必需要堅持的專業是一種。”

“一定要注意,大熱專業,我們全都不關注,我們隻關注真正的冷門專業。”林濛補充,“畢竟那些熱門專業,未來的發展、教學的內容大家也都了解了。”

大眾專業,絕對不能考慮,畢竟就讀的人多,人沒準就有興趣看一眼。

朱旭芳點了點頭,他聽懂了林濛的意思。

就是隻要小眾,這點可以,國內這麼大,小眾專業實在太多了——當然,有的專業未必小眾,甚至在調劑後還有不少學生,可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這輩子都沒聽說過這個專業。

“還有一點,就是拍攝要全麵,你們從教學環境,到學生采訪,教授采訪……包括畢業後的從業公司、做什麼工作、轉行率。”林濛開始給補充內容。

“這些全都要拍上,不要在意錢,比如學生接受采訪,我們該給采訪費就要給,不能把人家當義工,在學校取景,如果需要費用,我們也要支出,不能占學校的便宜。”

她零零散散地又補充了好些能花錢的地方,還拜托朱旭芳去問問。業內有沒有做紀錄片好的團隊一起合作。

最好呢,是直接簽約,把對方納入旗下,如果不行,也可以看看能不能簽個長期合作合同。

總之就一句話,我,造夢娛樂,打錢。

安排完兩個人,林濛便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新的賠錢項目冉冉升起,等到朱導和何導的項目開始起航,她這頭造夢計劃開始實施。

多線賠錢,越賠越多。

完美。

林濛看了眼日曆,距離過年還有段時間,在那時候之前,她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比如和樸穹燦導演一起做做實地調研、確認取景地……

然後等到了過年的時候,她就得回家了。

和某個隻會逃避的人一起。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