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老少交鋒(1 / 2)

化宋 九州月下 6115 字 10個月前

王洋作為趙士程最後一個教出來的徒弟,得到的指點其實還在山水和種彥崇之上,前者是因為趙氏商行有趙家宗室這個大樹,天然就避免了很多麻煩,而趙士程給出的貨物差不多都是高等科技千錘百煉後弄出來的科技樹,對市場是處於一種降維打擊的狀態,所以山水遇到的麻煩其實並不多,在人身安全可以保障的情況下,有足夠多的容錯,山水這種機靈的小姑娘也勉強可以應付。

而種彥崇更多的是崇拜火器的力量,對趙士程的知識了解得並不深入。

王洋就不同了,他是從無到有,在基層用無數困難和人心曆練出來的人才,對於經濟、民政的了解甚至遠在趙士程之上,所以,就算趙士程不給開外掛,也足夠應付張家父子。

就比如現在,他聽過張叔夜的要求後,開始仔細了解了西北一地的不同情況。

張叔夜有求於人,當然有問無不答,在他看來,西北是有特產的,那就是青鹽,青鹽的貿易高於牛羊的貿易主力,其他的皮貨、草藥,都隻是添頭,但鹽是大宋的貿易武器,宋與西夏早就禁斷了青鹽貿易,也就是如今羊毛異軍突起,又占了一些貿易的份額,讓西北邊州添了一點進項。

但王洋聽完之後,就知道光是羊毛,遠不遠夠支持三百多邊寨的進項,在他看來,想要讓西北邊州扭虧為盈,那就要充分利用畜牧業的優勢。

比如養羊,不隻是毛有用,羊皮也可以熬膠,羊奶可以做粉,羊肉可以像海貨一樣,製成乾貨,甚至可以利用青鹽便宜的特點,做成醃肉,這些都是可以增加附加值的辦法。

但如今的西北諸城,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王洋問道:“西北諸城,多為衛戌連防而築,所以城中多為守軍,少有民夫,如此,又如何經營呢?”

張叔夜道:“西北諸城,雖然是守衛,但卻也是諸羌交易所在,內地貨物,在城中與邊民販賣,隻是商貿所得利少,常一年兩年,方才往返一次。”

王洋聽懂了,西邊邊貿是有市場的,但市場很小,安全性又不高,商人不願意過去。

“所以,張監司若想改變,那麼,就得打通西北與東麵的商路,”王洋心裡略為有數了,“先前我說,必須有一富饒州縣全力供養,也是有此因由,西北非一州之地,而是下轄兩路四十四州,想要一次將三百餘邊城全數扭轉,是不可能的,但要扭轉一部分,卻還能一試。想要解決,那得先有一處邊城興起,以做表率。”

張叔夜聽得很認真。

王洋繼續道:“比如,找一處位於渭河渡口處的城寨,收攏周圍牧民,約定每年在其部落收買多少羊毛,將周圍的毛料聚集到一處,再利用水源梳洗羊毛,收攏周圍人手,織洗毛料,再引入織機,將毛料就近銷入成都府路,以成都府之富庶,必能讓這處城寨扭虧為盈,若能做好,再向其它諸路推廣。”

張叔夜摸著胡須,大讚道:“不錯,這法子可行,我得上書官家,請張相派人主持此事……”

王洋搖頭:“這,若是上書官家,怕是很難成功。”

“這是為何?”張叔夜眉頭一皺。

王洋歎息道:“你也是蔣公的門生,這些年來,變益法為厲法之事,難道還少了麼?”

當然不少,做為變法派的一員,張叔夜可是親眼看到明明是好心的有益之法,如何被貪官酷吏用來變得法兒坑害百姓的。

張叔夜有些無奈道:“但,總不能因為畏懼失敗,而不去改變吧?”

王洋解釋道:“非不可,而是不可由官府行事,須得由本地羌人去行此事,否則以官府之能,怕是難以有多少利潤,落到各地城寨身上。”

張叔夜並不是舊黨那種恥於言利的人物,變法派對經濟問題還是有所了解,聞此言,便大感不悅:“我大宋子民都未有利,如何能將羊毛之利,奉送於羌民之手,由我說,拿些米糧將他們打發了便是,賺來的錢,用於邊州民生,都是正理。”

王洋看著張叔夜,發現這種回答當年幾乎是和自己問師父的一個問題一模一樣,便把當年師尊信裡的回複略做修改,直接使用了:“張監司,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沒有給供貨商留下足夠的利潤,河湟羌人為何要放棄劫掠,專心為我們牧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我們並非不得利,隻是要留下一份,惠及邊民,免得他們心向西夏……”

說到這,他頓了頓,仔細回憶了一下下邊的內容,繼續道:“我大宋教化邊民,多以威加,不以利誘,如能以羊毛之利,勾連黨羌之民,將來攻占西夏,也能更為受用不是?”

張叔夜微微點頭,覺得有道理——相比於每年朝廷丟在西北的軍費,這一點利潤,當真是九牛一毛。

“所以,這些商戶如何做,更讓他們自行覺決好了,我們能幫的事情,便是搭好台子,讓邊州之民,自己尋些出路。”

張叔夜點頭,他細細想了這個辦法的前後,又不解道:“可是,中原之地本就有商戶去收購羊毛,我們若是不主導此事,又能做些什麼?”

重頭戲來了!

王洋集中精神,認真道:“我們需要定下規矩!”

張叔夜眸光一閃,瞬間銳利起來:“您是說……”

王洋侃侃道:“我們需要定下規矩,如羊毛一斤最低以多少價格收買,建立交易行,為兩邊的商戶做下擔保,規定不同上品、中品、下品的區彆,如此一來,收稅便利,也可以方便兩方交易,但這有一個最大的難處。”

張叔夜道:“請講。”

“錢!”王洋斬釘截鐵道,“沒有錢,那麼就無法抬上最低的價格,至少要有收購一州之地羊毛的價錢,才能將這規矩做起來,沒有這樣的實力,無論是朝廷如何規定,兩方也隻會私下交易,不會理會朝廷規矩。”

很簡單的道理,你說十文一斤,但沒人收購,我就賣不出去,但如果你朝廷願意十文一斤收購了,那無論商戶說破天去,你也不可能九文賣給商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