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曆史的車輪(2 / 2)

化宋 九州月下 5532 字 9個月前

這個言論非常有市場,雖然很多人也覺得金軍崛起對大宋不是什麼好事,但金軍畢竟遠在天邊,而助遼是實打實地要出錢出人出糧啊!

如果是奸臣,趙士程當然會對這種人隨便處理掉,但問題是,這些人他們不是奸臣,比如楊時,當地方官時,他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被提拔到台諫之後,就是一個敢大膽諫言的臣子。

這樣的人不管是殺還是調走,都不合適。

但趙士程可不慣著這些喜歡固守規矩的理學士子們,當場便似笑非笑地懟了回去:“哦,楊卿是迎回那位在遼東的太子殿下登基,來掙個從龍之功麼?”

這話太過誅心,以至於這位六十多歲的老臣當場漲成豬肝色,搖搖欲墜了半晌,恭敬叩首,將官帽取下,深深伏地,不敢再多言一句——有這個帽子扣下來,他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最是無情帝王家,任何皇帝的要害都是皇位,君不見,千百年來為了皇位多少父子相殘兄弟鬩牆,若是皇家沾上這事還有一點活路的話,那大臣摻和進去,可就是真的要牽連全族的恐怖之事了,更慘的是沒有人會出來主持公道——摻合王權的臣子,在彆人眼裡就是活該,死了也白死。

所以這話也把整個朝會中的臣子們嚇得臉色慘白,文臣嘛,大家更喜歡陰陽怪氣,指桑罵槐,哪有這位太子這般,直接來掀桌子的?

但這事講開後,最大的好處便是朝廷再沒有一個人敢說什麼迎回宗室這話了,他們都明白,隻要先帝的子嗣沒有死光,那那些人,活著最大的機會就是永遠彆來。

否則說不得在回來的路上一個浪頭打過來,船與船上人便要在龍宮安家了。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話算是的被太子殿下說開了,必然會影響他將來在史書上的名聲,但這其實問題也不大——就算如今是太子掌權,可畢竟他還不是皇帝,不是皇帝,那麼一個太子年輕氣盛說兩句過份的話,他們做為臣子的,最多勸諫一下殿下謹言慎行,彆的眉頭是一點也不會觸的。

甚至於,這事之後,很多士子察覺到了要素,開始討論起趙士程一脈繼位的合理性,以及遼東那些人是怎麼失去繼位的資格的,反正漢文博大精深,解釋權不就是在他們手裡麼?

最好是能找到理由,把這些宗室的身份全除名,這樣他們既能回來,太子殿下也會少些煩心事……

好吧,見識到這些人見風使舵的速度,趙士程便也不再拿著這個說事。沒有了最大的分歧,趙士程援助遼國便容易了許多,但也是過了第一關,還有第二關。

第二關便是糧草。

大宋的朔州是在太行山以東,呂梁山以北。道路崎嶇,幾乎一個士卒就要消耗一到兩個民夫運送的糧草,加上戰士們的開拔銀,耗費巨大。

在太子殿下的英明領導下,各省各部過了兩年的好日子,自然不想再回到當年赤字壓得人喘不過氣的日子。

尤其是這些年大宋對外征伐,開拓回來的土地都是青塘、河湟那種窮苦之地,不但賺不到錢,反而要投入大筆資財,朝廷內外早有非議,這次一說出兵,戶部自然叫苦連天——意思就是打仗就要加稅,加稅對民生不好,殿下你要三思四思啊!

趙士程對此冷笑說如果不讓他出兵,他就把商稅下調一半,繼續給大宋休養生息好了,當然,為了大宋嘛,他帶頭將俸祿減半,你們也一起減半,與我一同藏富於民好了。

這話說得,如今國之度用大半出於商稅,砍一半那能行?至於說俸祿減半就更不能了,大家過慣了的日子,突然砍一半,那家裡老小要怎麼過?

無奈之下,戶部不敢再拒絕。

接下來還要搞定樞密院和三衙的武官,因為大宋出兵時,是需要有一個文官來當部隊的最高統帥的,再不濟,也要派個太監去監軍,但這個規定十分坑爹,大宋建國以來的大敗,有大半都和監軍有關,比如攻遼的童貫,比如攻西夏的徐禧,都給大軍帶來了遠超敵人的傷害。

所以,這次趙士程想找一個武將領軍,這自然又遭遇了大規模反對。

趙士程知道這文官們的底線,沒有繼續折騰,隨意點了一個小太監去當監軍,但走之前,讓他管好自己的嘴,軍中的事情,他最清楚,不需要你告訴我。

那小太監哪敢多說一句,戰戰兢兢地隨軍而去了。

就這樣,為了處理好這事,趙士程調動了朔州附近的府州軍、保德軍、火山軍等三萬餘士卒,前往朔州駐防。同時,他要求朔州附近的險要關益如忻州、石嶺關等地加派人手,敢有不戰棄城而逃者,不僅本人當斬,家中老小,一概流放!

這不是他心狠,而是當兵就要有覺悟,從古至今,山西就不是一個好打的地方,但在北宋末年的那兩次大戰中,諸關隘守軍望風而逃,將州府中的百姓棄於不顧,任金軍踐踏,金軍一從內蒙古燒殺到河南。如今他可是把官餉給夠了,再敢跑,就彆怪他無情了。

能做的事情他都做了……

趙士程皺起眉頭,百般思量後,終究還是沒有要求加強東京城的城防。

他都為此努力了快二十年,要還能讓金軍圍攻開封,那還是彆混了,這國誰愛救誰救,他不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