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碑的事能鬨這麼大是趙士程沒有想到的。
他印象裡這應該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等看完這些書,原本的驚訝漸漸平息,有些明白了為什麼這些人這麼努力。
自唐末五代之後,前朝的文集漸漸佚散,比如李白杜甫的詩,已有多數不存,還有許多文章因為傳抄版本更迭,疏漏甚多,一些小眾的文集,更是損失得差不多了。
許多讀書人對此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趙宋立國後,曾經收集大量的民間典藏,但在真宗年間因為一個小妾想隱瞞盜竊之事,放火掩蓋證據,結果把當時的崇文館一把火全燒了,數十萬冊典籍珍本付之一炬。
所以,在無數讀書人看來,皇帝這次編修文集的舉動,可以成為他們拯救古籍的一次盛會,當然,如果能在其中被皇帝陛下看重,順便揚名立萬,那就更好了。
在明白了其中邏輯後,趙士程也不由得挑眉,行吧,這些可以保護,但也不是所有書都值得保護的,資源有限,他的腦子裡轉了轉,決定把事情再搞大一點。
把原本的國立圖書館,也就是書院擴大,讓天下人獻上書籍孤本以供抄錄,館中隻收集副本,免得又出現付之一炬的情況,再招“誌願者”,前去刻寫的油版,把通過的書籍的做一些印版母本,需要時可以申請油印。
再招集一些人,將書籍分門彆類,整理校訂,供人查閱。
然後,最關鍵來了,《XX大典》不可能把世上所有書都收錄進去,當然要去蕪存菁了,這裡邊能做的文章可就多了,嗯,自己碑林也不用自己刻了,讓願意出錢的人來獻吧?
每個願意獻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名字籍貫生平也一起刻上去。
嗯,這樣的有點太直接了,最好是一開始正常進行,然後炒作一個虔誠感恩君主的人物,願意親自刻碑獻官家,然後官家十分感動,嘉獎了這個人,看得旁人眼紅,紛紛請求也算他們一個,然後大家都踴躍捐獻……
什麼主動付錢留下名字就算了,隻收碑文,是不忍拒絕萬民真心,要是收錢,這樣便算是斂財了,他趙虎頭還是有點底線的!
至於誰來當這個幸運兒,趙士程準備回頭交代張叔夜一聲,他相信自家丞相能辦得十分好。
不過最近的他的手下們好像有點太卷了,王洋舟兒這些年輕人就罷了,宗澤張叔夜這些都六七十的人了,有空還是交代他們注意一下身子。
他還希望他們乾到八十歲再退休呢……
趙家天子要興文教、製碑林的事情,被天下讀書人譽為盛世,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文製到了鼎盛的氣象,一時間,各地大儒紛紛入京城。
朝廷裡的官員們也尋找著自家這些年有沒有什麼好作品,準備回頭投稿。
而這次的文稿審核必然是要有一位領頭人的,文壇上能找到的人物,嗯,這個競爭就激烈了,程氏理學的繼承者楊時、羅從彥等人,還有滎陽學派、上蔡學派也紛紛加入。
如果說其中有什麼重量級人物,那無疑是蜀學中的頂流蘇轍,這位隱居潁川多年的老人在十年度過一劫後,無病無災活至如今,如果他能出山,那當然是沒人能爭得贏他。
可惜這位老人已經八十有三,年紀太大,趙士程希望他多活幾年,自然不會主動征召於他。
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封信,慰問了這位老者。信中大意是仁宗神宗年間的人物,留下來的已經不多,他做為晚輩,十分欣賞那一代的各位人傑,你安心養老,出不出來隨心情,不必擔心我的意見。
隨後,他收到了蘇轍的回信,這位八十歲的老者十分激動,信中那字寫得慷慨激昂,龍飛鳳舞,讓書法素養並不深的趙士程都能看出不凡。
回信裡的內容也不多,差不多就是活了那麼多年,看江河日下,心中沉重,然後突然間有陛下您出世,挽回國勢,對您早就欽佩萬分,沒想到您這樣關心我這等老朽之輩,如此恩情,彆說我還能吃能走,便是進了棺材裡,也要爬出來,回報您的看重。
趙士程還能說什麼,隻讓人請老人來,不用急,也不要工作太多太累,點評一下就好。
他同時還授意神霄院,好好把這些年的教案整理編寫出來,這次的修書,你們至少要占一半,都給我打起精神!
神霄院的學子們頓時哀嚎遍地,他們每天學習實習練習已經很累了,如今還要給老師做助手幫著整理教案出書,這日子沒法過了!
有些激動的學子,直接在趙士程巡察學校時,聯名給皇帝上書,抗議學校對他們的無情壓榨。
趙士程收到上書,給所以有幫助老師的學生五到十貫不等的補貼,同時給了十個名額,讓這次事情結束後表現優異的優秀學生可以到他的講義司來當實習小吏。
瞬間,上書的學生們就患上了失憶症,沒有人再提學校壓榨的事情,跟打了雞血似地表示他們願意大力支持官家的一切政策,官家說的都是對的!
趙士程對此隻是搖頭,輕輕笑了笑。
-
同一時間,金國的大軍,也開始進攻撫州、古北口二地,這是燕京東西兩處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