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西邊(1 / 2)

化宋 九州月下 5436 字 9個月前

時光一晃而過,轉眼之間,數月過去,臨近年關。

大宋這兩年來無外敵之擾,又無苛捐雜稅、祭天封禪、大築宮室,整個國家的經濟情況便顯得十分優秀。

趙士程自覺在經濟上的知識並不足以讓他整什麼金融係統,所以能做的,就是維護一下市場交易,稍微控製一下地方的吃拿卡要。

但事實上,不去大力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這些年來,整個大宋的商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在江南和蜀中,前者憑借優秀的水網交通開始能織布、陶瓷等進行精細化的分工;後者依靠廉價的人口和天府之國的優秀土地對鋼鐵煤工業進行了深入的擴展。

蜀中的煤炭鐵礦發展得十分興盛,尤其是在多年研究總結後,已經開始大範圍推廣新的煉焦室,不再是先前那種修個墳堆一樣的小窯,而是數個大小房間,底下有隔熱層,通風道的大煉焦房。

這樣的煉焦房不但一次能出更多的焦炭,還能用通風管將其中的煤氣也收集起來,供給煉鐵,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直接燃燒掉。

鐵高爐的建築也一個比一個大,傳過去的煤氣可以直接在有蓄熱室的火焰爐裡燃燒,產出的鐵水已經接近於鋼水了,隻是控製含碳量還在摸索中,每次出爐的鐵水質量有波動。

但再波動,產量和成本都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蜀中的煤鐵礦在都江堰附近,有水道,有人力,有資本,極適宜煤鐵聯合體的發展。

如今,蜀中已經專門開設了學堂,培養他們的專屬工人——這對原本的鐵作坊造成了巨大打擊,如今蜀中的鐵匠鋪大規模倒閉,隻剩下一些傳承日久的鋪子靠著底蘊在堅持,正在努力把自己從鐵器匠人,變成一個鐵器批發商,開始涉足修鍋補鋤的細小活計。

……

這些都是蜀中官吏的政績,他們在奏書裡百般暗示自己是多麼欽佩陛下的眼光,願意追隨左右,此許功業微不足道,不敢在您麵前表現,這隻是我微薄心意罷了……

做皇帝嘛,趙士程早就學會在繁雜如煙海垃圾信息裡提取關鍵了,鋼鐵產量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基礎,按戶部做的統計,如今大宋鐵產年量已經達到兩萬萬斤,看起來是很多,但隻要想想,平均下來每戶也不過就是幾斤罷了,如今一口大鐵鍋也不止十斤,大宋的民間,完全有能力承受更多的鋼鐵產能。

無論是農具、車馬、軍械、鐵器的應用範圍實在太廣,將來推廣火器,也會占一個大頭。

趙士程已經準備讓太原府的工坊過去取取經,工業上,很多細節不是幾句話就能講清的,必須深入體會過才可。

放下奏書,趙士程又看起了其它書文,西北那邊傳來消息,西夏今年頗有異動,常在邊界劫掠,西北劉仲武部的意思是,要不要再和西北打一仗。

關於西夏的動向,趙士程倒不是很意外,在他崛起後,西夏這些年日子過得不是很好呢,可以試試打一場,免得軍備廢弛。

-

西夏嘉寧軍治下,鹽州。

冬季大雪,蒼茫的北風呼嘯而過,大片的雪花將草地覆蓋,牛馬都躲在了避風的草場,但在結冰的鹽池上,依然有披著破舊皮襖的奴人正辛苦地鑿冰取水,雖是冬季,他們依然要取得大量的鹽。

鹽州靠近大宋的涇原路邊城,卻有四個大鹽池,產出的青鹽味足、色青、粒大,是整個河西和隴右都有名的好鹽。

以前,因著大宋禁止西夏以青鹽做交易,西夏還專門與大宋打了幾次大戰,而前幾年,大宋主動與西夏商議,隻要願意將青鹽交給大宋,那大宋便按固定的價格,收購西夏所產的青鹽。

西夏與大宋吵了許久,終於同意,以大宋官鹽一成的價格將青鹽給大宋包銷,但西夏不得涇原、秦鳳、河東等路走私青鹽。

西夏同意了,因為大宋雖然把價格壓得很低,可要的數量卻極大,同時也可以直接用青鹽抵扣大宋的貨品,這對缺少金銀銅錢的西夏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走私的路,既然是走私了,那他們怎麼管得了呢?

但讓西夏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大宋有了西夏青鹽後,不再費力從中原解池調池,而是直接用廉價的青鹽傾銷西北各地。

這比以前便宜十倍的鹽引發了西北平民的大範圍搶購,到後來時,這些珍貴的鹽甚至被他們用來醃菜醃肉。

同時,西夏人還發現,因為西北鹽價過於低廉,以前走私的商路因為利潤暴跌基本都改行或者不做了,大宋完全拿捏了青鹽銷路,雖然沒有再壓價,卻也讓西夏頗為不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