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塔的黎明最新章節!
在作戰的雙方都是人類的前提下,以一敵萬是種詩意的說法。那些傳說中的萬人敵,並不是說他們真的有以一人之力殺死萬人的能力,而是在凸出這些強大的將領或英雄身上那種可以如巨龍般讓人聽其聲便兩股戰戰,見其人則落荒而逃,睥睨天下的氣魄和氣蓋。否則,就算那一萬個人站在那裡毫不反抗的任其劈砍,再恐怖的神兵利器也會在血肉骨骼的阻礙下磨損鏽鈍;而再麻木的屠夫,在那麼多宰殺的目標羅列在眼前的時候,也會感到疲憊與難以為繼。那麼,一個人在劍與箭的時代能對抗多少敵人呢?
一對一千或許是可能存在的數據,但這種懸殊的數據出現必然伴隨著極為特殊的條件,通常人數處於下風的那方有著無比有利的地形或者防禦工事,比如隻能讓一人通過的狹道或建立在峭壁上的城堡。而且在於上千倍於自身的對手交戰的過程中,這些對手也不能使用弓弩這樣遠程且極具殺傷力的武器,否則即使是鋼鐵的城門,在連日的箭雨洗禮下恐怕也會變得破敗而再難以起到作用。
那麼以一敵百呢?這聽起來比前兩者似乎更加真實一些,人們也往往相信在某些實際發生過的故事中確實存在著這樣的強者。確實,在體力,技巧以及裝備都足以達到遠超對手的情況下,這個戰績會比前兩者更顯得真實。可問題是,在同樣使用相類的武器和防具而不摻雜魔法之類元素的影響下,這世上真的有可以斬百人而不鈍,劈千刃而不折的武器嗎?恐怕,以一敵百所需要的條件也是極為苛刻的。
這麼討論起來的話,英雄的詩篇都要開始褪色了,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把那種可以以一己之力殺死千百倍於自身的人視為英雄呢?又是何種的境遇讓他們期盼並相信這樣的英雄的存在呢?明明那些真切的流淌著鮮血,與和自己數量相當的對手作戰亦需拚上全力的人才更加懂得搏殺和戰鬥的意義,但他們卻不會成為傳奇,大概是因為有些事,不真實反倒更能讓人接受吧。
畢竟,真正血肉橫飛的戰場,恐怕沒有什麼詩人願意去描述。三對三十,以一敵十,這對於蒼獅的騎士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他們從受訓那天開始就被要求與複數於自己的敵人作戰,因為他們是精銳中的精銳,在享受了幾倍於普通士兵的供給後他們也必須得發揮更多於此的價值。但那是在甲胃和坐騎都完整的情況下,失去了防禦性能優越的鎧甲和心意相通的坐騎,騎士在戰場上能夠展現出不同之處的也就隻剩下信念。信念,可沒辦法抵擋彎刀。在洛薩用戰斧又砍倒了不知道第幾個敵人後,那柄彎刀穿過了已經受到太多衝擊的鏈甲。
“噗!”似乎是根本沒想到自己的攻擊能夠奏效,刺了伯爵這一刀的緘默者和被刺的洛薩同時呆立了幾秒,在疼痛的刺激下,洛薩先行脫離了這種呆立,反手一斧柄敲在了那人的太陽穴上,清脆的聲音預示著顱骨的碎裂。確認傷口,還好,不是什麼要害。可是草原人所使用的彎刀的放血效果太好,而洛薩自身本就虛弱,隨著腹部流出紅色液體,他隻覺得手中的戰斧越來越重。
“小心!”用彎刀格開刺向伯爵的刀刃,巴圖的狀態也不算好,和有鏈甲護身的洛薩不同,能保護馴鷹人的,隻有身上略微厚重的毛皮衣物以及衣物隔層中的一層細密絲綢,有這層絲綢在,射到身上的弓矢就不至於卡在傷口裡。但絲綢隻能防禦弓箭,在刀與刀的碰撞中沒法為巴圖提供更多的保護,他的身上傷口密布,雖然還沒有致命的傷口,但想來離那個時刻也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