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養殖刀魚與絕妙的調味(2 / 2)

“好吃,這長江刀魚,果然名不虛傳!”

“鮮甜味極濃,肉質細嫩簡直入口即化。”

“而且做法看似隻是簡單的清蒸,但是廚師卻用加入花雕的清水去蒸魚,讓整條魚全是淡淡的酒香。”

“而且廚師對於火候的掌握相當到位,很多人會覺得蒸魚是越大越掌握火候的。”

“因為很多時候外麵熟了,裡麵還是生的,而等裡麵熟了,外麵就老了。”

“但是蒸魚的時候,遇到個頭太小的,其實也難以掌握火候。”

“因為個頭太小,肉太薄,一不小心,就可能蒸過了頭。”

“很妙,就是魚刺有點多,平時不常吃魚的人,建議先練下一下再吃。”

“好了,我先把魚吃完,不然冷了浪費了就不好了。”

·····

直播間內。

“我去,我查了一下,全國能吃這個長江刀魚的地方隻有87個?”

“好家夥,這些稀缺的東西,在這個山溝溝出現?”

“少見多怪,好東西都喜歡藏起來。”

“沒聽小姐姐剛才解釋嗎?這玩意很少的,還不是天天有。”

“長江刀魚離開本身的水源就活不了,空運到不同地區,最多隻能活一兩天。”

“3800塊100g這什麼見鬼的價格。”

“還好吧,畢竟稀有品種。”

“主播剛才在店裡喝的茶,單價比這個貴了多,怎麼沒人驚訝?”

······

小小的一條長江刀魚,雖然全身都是魚刺,但是還是很快就被收拾乾淨。

可能是為了等待客人,可以全心全意應付刀魚。

所以第三道菜隔了一會,才送了上來。

小姐姐推門而入,嘴上介紹道:

“黑鬆露鬆茸絲炒雞絲,請慢用。”

原本鬆茸和鬆茸絲都是乳白色的,看起來會很單調,但是加入了黑鬆露之後。

整個菜的氛圍就上來了,像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裡麵,出現了星星點點的落葉。

很多人以為黑鬆露就是黑色的,但其實不然。

好的黑鬆露在去掉皮後,顯現出來的感覺是黑色和褐色相間的。

越好的黑鬆露,褐色就越多。

隻是大部分的黑鬆露品質確實一般,導致黑鬆露隻能磨成粉使用。

褐色和黑色混雜,就導致大家潛意識以為黑鬆露就是黑色的。

而眼前的黑鬆露品質可是相當高,雖然同樣切成碎片。

但是能明顯看到褐色的占比更大,而且湊近一聞一股黑鬆露的特彆香味就撲麵而來。

將雞絲,鬆茸絲,以及表麵的黑鬆茸塞進嘴裡。

剛才黑鬆露的香味更加濃鬱了,隨後而來的是雞絲的焦香味。

白灼後的雞胸肉,用手撕成一絲絲,放入加入了黃油的平底鍋煎至淡黃色。

隨後加入同樣撕成細絲的鬆茸,鬆茸水分很多。

所以,鬆茸一旦加熱過就會析出水分,但是水分會立刻被雞絲吸走。

等鬆茸也炒成淡黃色,就可以撒上切碎的黑鬆茸。

黑鬆茸的味道具有很強揮發性,加熱會熱他的味道釋放更充分,所以加入之後,隻需要翻炒兩下就能起鍋。

今天出去看病,下一章晚一點更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