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應該也包括那個讓他重生回來的“扭一扭11度”……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他重生的使命。
但不管是不是,他能用的底牌也就這麼多了。
神童的神跡,到此為止。
冷靜而客觀地說,在對這年頭的曲大科研水平完全未知的情況下,林淼其實並不對曲大抱100的期望,但曲大確實已經是他最好的選擇。
如果實在無法在工藝上實現進步,他還可以趕在09年和18年這兩個時間節點之前,讓實驗室發表理論成果,撈兩個諾獎回來,也不枉費他毀家紓一回。而反之如果能實現技術進步,那麼中國科技彎道超車,甚至改變工業體係,就絕對不是做夢了。
畢竟要知道,美國人從純理論到實驗室成果,也隻不過花了不到2年。
一旦有所突破,進入實際應用,進步的速度應該就能飛快起來。
而以曲大的能力,再不濟、再不濟、再不濟——從純理論到工藝改進,20年也該拿下來了吧?至於到時候這項技術到底是民用還是軍用,是國家接手還是放開做商業應用研究,林淼就不在乎了。人生一世,能把事情做到這一步,真心感覺自己對這個世界做得夠多的了。
到時候除了生娃,真的彆無他想。
至於新時代的bat,就隨它沿著原來的大方向走吧。還有對國內的科技界,林淼也始終覺得,必須要報以寬容和支持的態度。哪怕研究所裡100個科研人員有99個在摸魚,剩下一個想認真做研究的,還被各種瑣事煩得焦頭爛額,沒時間專注於自己的項目,可無論環境多艱難,事業也不能停下腳步,隻要每個科研所能做出一點點的成績,那麼投入也是有回報的。
那些真正有誌於為國奉獻的人,如果大腦清醒,他們就會明白,某些事情,絕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完成的。做不了科研,那就先創造做科研的條件,一步一步努力到足夠拍板的位置上,哪怕年齡大了,沒那個時間和精力了,但為一兩棵幼苗遮風擋雨,看著他們像年輕時的自己一樣,將滿腔的熱血和聰明才智投入到事業中去,這也是一種貢獻。
但怕就怕那些自認為讀過一些書,受到高等教育,全世界都該圍著他轉的人,看到一些不公,就唾罵體係垃圾,受到一點委屈,就滿世界宣布是彆人的錯。你覺得不好,你改變不了彆人,還不能改變自己嗎?辭職退出掀桌子算哪門子操作?不敬畏給自己飯吃的體係的人,同樣不配得到體係的幫助。自以為看破一切,但歸根結底,無非是個懦夫。
如果一個人無法明白,所有一切夢想實現的前提是掌握權力,那麼他注定隻能永遠在最下麵破口大罵,這種人,甚至還比不上那些在實驗室裡摸魚。上課睡覺的同學,好歹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你有那力氣高喊老師是傻逼,乾嘛不自己好好自學?張居正被人銘記,是因為先當上首輔,搞了一條鞭法,而不是先提出要搞一條鞭法,然後才當上首輔。
可有些白癡,就是搞不懂先後順序。
這些搞不懂先後順序還要罵體係的人,不妨捫心自問:
究竟是體係不行,還是自己沒本事?
你要是有本事,又何至於站在下麵罵,而不是坐在上麵改?
林淼正是早早地想明白這些,重生的每一步,才會邁得如此穩健。
走得快,是為了能更早地爬得高。
隻有爬得高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類曆史,就是這麼過來的。
古今中外,全都一樣。
所以要不是今天剛好站在足夠高的位置,掌握了足夠多的資源,林淼絕不會貿然提出石墨烯這個項目。而現在既然項目上馬了,那接下來的使命,便是把這艘小船,送到另一個彼岸。
就像那些可能畢生都沒做出什麼研究成果,卻努力讓後人可以安心從事研究工作的大佬們一樣,1998年淼爺,現在看中國科研界的眼裡,那可滿滿都是慈父的愛。
“他們以後全都要叫我爸爸。”
下午回家路上,林淼這麼對林婉如說道。
林婉如撲哧一笑。
心說這群兒子,買得可不便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