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1 / 2)

宋時這趟出京既為皇命, 也為避禍, 任職之地還有個小嬌妻等著, 自然不能拖延。

不過之前他跟著父親外放過兩任, 中間還有一趟是從廣西到福建, 收拾行裝、安排隨行都是他親手主理的, 這回再做起來也是輕車熟路。帶上自己出行的衣服被褥、治風寒、腹瀉、暈車的常用藥品,再備上一瓶高錳酸鉀——

不是為了日用!

就是為了高錳酸鉀能消毒飲用水,路上若有投不到店、又不方便生火, 隻能取用河水的時候, 投點高錳酸鉀消毒, 比較安全衛生。

這會兒倒不用備太多,他之前下的論文裡有軟錳礦分布圖,漢中附近的天台山就有813萬的錳礦儲備。憑他現在的個體手工製備方式, 都不用去挖礦脈,叫人收收地表散落的無名異就夠用幾十年了。

當然, 這隻是眼下的打算,將來未必做不大。

從前他爹就是個中縣縣令, 他一個沒有功名的縣令之子,頂多能仗仗他爹的勢,借借未來嶽家的名, 很多事不敢大乾。如今他頂著三元及第、前翰林編修的名頭, 現任漢中知府的身份, 可不用再小打小鬨,做點什麼還要看上官的臉色, 喂飽當地強權士紳了。

他要做車床、開工廠、煉鋼鐵,把太·祖前輩未竟的事業都做下來!

這回終於可以想乾什麼乾什麼,誰敢對他指手劃腳?先考個四元、五元、六元再來壓他吧!

宋時意氣風發,帶上遊標卡尺,又找大哥、二哥從保定府那幾個廠裡撥出有經驗有技術的匠人隨行。玻璃匠人肯定要帶,到了那邊就要燒製各種實驗器皿;水泥匠也帶一個,到漢中叫他帶著當地磚瓦匠一麵燒水泥一麵製耐火磚,將來煉鐵什麼都用得到;化肥、農藥可是農業之本,也必須要帶上。

這一趟畢竟是要去陝西,治下乾旱少雨,隻能種麥粟之類耐旱作物。麥價隻到稻米的一半,粟豆就更賤,要致富,隻能靠提高畝產:化肥、農藥、精耕細作……還有最重要的水利。

大西北搞水利跟本就多雨的廣西、福建不一樣,手裡還存了一百多塊錢,到當地看著買點水利論文吧。

除此之外,還得帶上打點官場的銀子、布料、玩器、玉帶扣、補子、官靴、茶葉之類……

從前他爹品階低,也就是打點縣衙同僚和府、布按二司的上官,量著身份送就行。如今他做的已是知府,結交的對象高一層,送的禮物就得再高一層。周王府又設在漢中,他恐怕還能跟傳說中的“三楊內閣”之一打上交道,見曆史名人不能不送點厚禮。

新官上任,好像除了個跟著周王巡查的僉都禦史不用送禮,剩下的都得重重打點。這個不用送禮的還要搞潛規則,真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啊!

嘖嘖嘖!

宋時憤慨得臉部表情都失於管理,宋霖帶著兩個弟弟給叔叔送東西來,一進門竟被他的神色嚇了一跳。

那漢中府究竟是什麼地方?

他三叔這麼個三元魁首,士林之望,做過翰林儲相的人物……依他老師來說,應當有個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胸懷,怎麼說要去漢中做官,就連君子慎獨都忘了,獨個兒在屋裡……

笑得跟爹和二叔剛抱上弟弟妹妹們時一樣?

霄哥兒和霆哥兒還沒讀出什麼君子氣度,不管讀書人那套,隻看著三叔滿麵笑容,好像心情正好,便捅了捅大哥,三人一同向宋時行禮,拿出自家備下的禮物給他。

宋霖給的是個打著“平安”二字的銀牌子,手工粗糙,像是從街上買的;宋霆拿的是一副紅綾裹著新羽毛球拍;宋霄給的則是一包自己平常珍愛的的升官圖和棋子。

宋時頗為驚喜,上前親手接過東西,珍重地放在桌上,謝道:“三位侄兒有心了,叔父定會好生收著,帶到漢中使用。”

這仨孩子真懂事,他十來歲時爸媽出差他可從來不帶送東西的。隻可惜他沒收著什麼給孩子的東西,索性一人給了塊同僚送的玉牌,再翻出盒過年打的銀錁子,把帶石榴樣式的挑出去,隻留下蝙蝠、壽桃、草蟲樣式的,用繡囊分裝開,給孩子們掛在腰間。

宋霖年紀大些,已經不要零花錢了,霆哥兒和霄哥兒卻高興得很,撲到宋時懷裡膩歪著謝他,又有些小大人般感慨:“早知道我們應該跟大哥一樣,去外頭街上買東西來,比從家裡拿玩具有誠意。”

什麼都是誠意,三叔都喜歡。

三叔摸著他們的頭道:“這兩日有些忙,原打算印幾本算術書給你們看,一直拖著沒印出來,你們放心,三叔臨走前必能印好的。”

侄子們小臉兒上的笑容頓時凝住了。

宋時頗能理解他們的心態,安慰道:“以後三叔去了西北,也不能常催著你們做題了,你們要想三叔就看看書吧。”

這樣就好,三叔不會催他們,爹娘又不懂這些……霄哥兒給小堂弟打了個眼色,兩個孩子縮在叔叔懷裡對視而笑。

然而還沒等他們高興多久,背後的大哥宋霖就替他們跟叔叔許諾:“侄兒必定教導弟弟們讀書做題,不辜負三叔一片苦心。”

大侄子真是靠得住,隨他爹!

宋時猿臂一伸,將宋霖也勾進懷裡,摸著他剛留起短短披肩發的小頭頂,憐愛地說:“三叔去的地方雖遠,但有驛站傳信,不管讀書還是彆的什麼事想與三叔說,叫你們爹爹幫著遞封信就行。地方官清閒,三叔有的是時間看家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