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心臟科大佬來說,症狀顯著的心律失常心電圖並不難辨識,這種患者的心電圖異常特征“突突縮縮樣”,超級區彆於正常人。
與靳醫生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它科室的醫生需要再回味下靳醫生那句話。
蕭大佬咂巴著是疑慮頓生:“你說的是他們不用給患者用藥?”
有病肯定要用藥,國陟為何不用?
靳醫生無需很快回複,蕭大佬等人領悟到他意思了,說:“患者體內放了除顫儀?”
“什麼除顫儀?”這下子,靳天宇醫生猛掉頭直瞪眼。
麻煩各位同事專業點,彆在對手們麵前丟臉,用詞要專業,即使是非心臟科醫生。
俗話說的除顫儀巨大無比怎可能放在人體內,專業名詞應是叫ICD,翻譯為體內自動除顫器。
ICD是采用介入手術方式植入患者體內,外觀近似起搏器,體積稍大起搏器,植入部位與起搏器基本相同,道理類似起搏器,用一條電極導線植入右心室隨時檢測病人的心律情況並判斷是否進行自動除顫處理。
這些在前文有介紹過,因此其手術過程與永久起搏器植入術近乎雷同。
特彆要說明的是心律失常患者首選藥物治療,效果不太好可以行ICD植入術。
眼下靳醫生點名患者貌似沒用上抗心律失常藥,說明藥物療效對這個患者可能為失效狀態,救命的法子剩下電除顫?
如果這樣能得了?
一旦頻發惡性心律失常,患者豈不是時時刻刻要被電擊?
頻繁電擊心臟持續下去想也知道不是什麼好事。
必須給患者換下治療方案。
範芸芸醫生聯想起了當年她男朋友魏醫生被謝師姐和平懷醫生聯手救治的手術:消融術。
其他大佬經提醒繼續發問:“那是接下來準備給患者做消融術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