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快兩星期了,謝婉瑩第一次和同學們一起有機會觀摩這樣的操作,同學們的心情均很興奮。
比起學生們,要給病人做穿刺的小孫老師孫玉波醫生,心情可就有點兒不安了。
劉師兄不在,去手術間做手術了。這次陪他過去病房看著他操作的也不可能是譚克林本人。譚克林忙著。這種事兒,主治在旁邊看著住院做行了。
國協大醫院,外科耶,人才濟濟。哪裡總需要副高親自出馬。主治的能力都是高水平了。
所以,負責看著住院醫師操作的是組裡的另一位主治醫師施旭醫生。比起劉醫生,施醫生身材偏瘦偏斯文人,戴著副小黑框眼鏡,手指長長的。據說比劉醫生年紀大一點,技術更牛逼一些。因而明天老太太的手術一助是施旭醫生而不是劉程然醫生了。
平日裡和剛回來不久的施旭醫生相處不多,謝婉瑩察覺到小孫老師臉上的不安,心想怎麼回事。
羅燕芬貼到她耳朵邊給她八卦:“施老師比起譚老師更悶。但是,一旦焦急起來,很嚇人。”
如此一來,孫玉波最喜歡和劉師兄在一起是有原因的了。
住院醫師,其實隻比醫學生好一點,剛畢業也不是很久,臨床經驗不是很足,實際操作上多數比較少,屬於低年資醫生。遇到這種複雜較少做的實操,高年資讓低年資練手,低年資心理和醫學生區彆不大,誰讓做的少沒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