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一百三一章(1 / 2)

大唐種田指南 浮雲素 7145 字 8個月前

第一百三一章/2022.10.4

一張、兩張、三張……

與饅頭同源的蒸餅被高長鬆刻意壓成扁而厚實的形狀,一張張壘在盤子上,仿佛加大號的鬆餅,高長鬆一點也不手軟地疊了十來張,像一座巍峨的小山。

唐朝流行的是分餐製,每人麵前都有一張小案,鐘離珺的案實在擁擠,他的蒸餅、鹵肉都是加大份,高長鬆注意膳食均衡,於是每人都有份鹽水煮白菜與鹹菜。

高香蘭都忍不住往鐘離珺那瞟,不是沒見過修道者,這麼能吃的真是頭一次見。

這些視線無法乾擾鐘離珺,他吃飯時極有修道者特征——心無旁騖,兩隻眼睛都不怎麼往外看的,全副心神都集中在鹵肉與蒸餅上。

這專心致誌的吃飯vlog,將周圍人一同感染了,過過苦日子的高家三姐妹沒一個浪費糧食的,哪怕噎到撐到,都得把餅吃完。

可富裕日子過多了,那本覺得美味的蒸餅也變得平平無奇,這就像人天天吃大白米飯,卻很少覺得白米美味至極一個道理。

為何喜歡高長鬆鼓搗出的新花樣?還不是因為新奇、好吃?

再說這鹵肉,好吃是好吃,可先前因太過美味連吃了一旬,再吃就不行了,說白了就是吃膩了。

今兒看見鹵肉,說高興也高興,可想到先前的連吃,嘴角就撇下去了。

不是不愛這味道,是真吃太多了。

但你看鐘離珺的表情,看他緊盯著鹵肉不錯眼的神態,看他極力憋著哼哼,卻享受其中的模樣,還以為這是什麼不世出的美味呢。

高長鬆看他下飯,看著看著,一張餅就吃完了,其他三小孩也是,案上的菜被一掃而空。

鐘離珺吃飯的姿勢還挺優雅,速度雖快卻絕不風卷殘雲,當他吃完時,高長鬆他們已經落筷子好一會兒了。

高長鬆看三妹妹一副沒吃夠的模樣,怕她們積食,就去蒸了三個紫梨打牙祭。

他自己生啃梨子,咯吱咯吱,老脆了!

*

跟先代相比,唐真不怎麼缺水果,最多就是種類單一,運送價格高。

其中最有名的不外乎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荔枝。

這水果,遠在烏斯藏的高長鬆是享受不起的,除非他願意從商城兌換。

那他平時能接觸到的水果有哪些呢?

首先是楂、梨、杏、梅。杜甫在《豎子至》中留下這樣一句詩:“楂梨且綴碧,梅杏半傳黃。”

就一段,卻提到了四種水果,這還是住在茅屋中的貧窮杜甫寫出來的,可見在唐代,這四種水果是比較常見,能夠走進萬千百姓家的。

彆的不說,就梨子,在烏斯藏賣得都很便宜。它是唐代北方的大宗水果,哪怕是河西走廊地區,都種植了大片的梨樹,你看那“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就知道,梨樹已形成了果園經濟,從不落單種。

高長鬆買來的紫梨,是這年頭比較常見的品種,體型大、甜脆爽口,聽老農說種起來也簡單,這梨苗適應性特彆強。

咱再看吃法,這就跟現代不同了,這年頭流行吃蒸梨,這種吃法十分洋氣,聽說還是從長安傳來的,你想乾啃也不是不行,就是很土老帽。

高長鬆不大在意這事,但高香蘭她們還是比較從眾的,覺得蒸著吃更有牌麵,高長鬆讓她們啃,還有些抗拒。

高長鬆想到冰糖雪梨不也是蒸煮的?這麼吃還有清火降溫、潤肺止痰之功效,也就隨她們了。

除了梨之外,還有益州盛產的柑橘,也是常在他家桌麵上出現的水果,暫先按下不表。

*

乾完飯後鐘離珺放下筷子,高長鬆趕忙給他塞了個脆梨。

他剛才抽空問鐘離珺:“吃熟的還是生的。”硬生生從對方含糊不清的“嗚嗚嗚”中聽出“生的”答案。

他憂心忡忡地問:“怎麼樣?吃飽了嗎?”

十分擔心遠道而來的友人被自己餓著!

鐘離珺的回答又很哲學:“我已到了可辟穀的階段,吃與不吃對我來說是一樣的,我吃是因為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眼下這些已給我帶來了足夠的快樂,那便夠了。”

高長鬆翻譯了一下心說好家夥,就是你想吃可以吃到天荒地老是吧?

他想來想去,既然鐘離珺沒說要多吃,那就按照這量準備好了,反正自己最近時間不算少,多琢磨些新吃食對他來說比什麼都好。

高長鬆看妹妹們一個個都沒離場,全眼巴巴地盯著鐘離珺看,其實剛才已經跟她們介紹過此人了,按理說來,他當年第一次見鐘離珺時三個妹妹也都在場,看來她們是沒留下什麼印象。

他又乾巴巴地再介紹道:“剛才已經與你們說過了,鐘離郎君是我住在大唐的友人,先前我兩回外出都與他一同行走,這回來烏斯藏,他是有要事在身。”

鐘離珺豆豆眼:要事就是吃喝玩樂與討論高二娘的上學問題。

高翠蘭舉手問:“那該如何稱鐘離郎君,敢問他行幾?”

鐘離珺老實回答道:“行四。”

高長鬆想了一下:那莫非喊他鐘離四郎?呔,好怪!

於是他說:“這也沒第二個姓鐘離的,直接稱鐘離郎即可。”

高翠蘭:“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