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四章/2022107
高玉蘭的大作就這兩件,其他都是些七零八落的半成品or失敗品,她不大好意思展示給高長鬆跟鐘離珺看。
但就憑她展示的這兩件,已經讓鐘離珺對她刮目相看了,他的眼神可被翻譯為“此子骨骼清奇,日後必成大器”。
隨後高長鬆就打發高玉蘭走了,是常見的家長式“沒事了,去玩吧”。
高玉蘭惴惴不安,高長鬆看她寫滿惶恐的小臉,哭笑不得,連說:“沒事、真沒事!”
高玉蘭還是將信將疑。
等她跑遠後高長鬆跟鐘離珺咬耳朵了,他緊張地問:“怎麼樣?我覺得她挺有天賦的。”
嘴上這麼說,心裡頭卻不大確定,隻怕自己見的修行者太少,不能正確判斷。高長鬆想:如果這歲數的小修道人都有高玉蘭的技術,那不就歇了?
他又躊躇:不能夠吧……可想想林黛玉,她是真的七竅玲瓏心,萬一修n代都有這心思怎麼辦?
好在鐘離珺給出答案,他說:“二娘很有天分,我接觸過的小修士裡沒有誰比她更靈秀。”單論煉器,其他不談。
高長鬆高高懸起的心回歸原位,他提高聲音道:“真的?”
鐘離珺點頭,堅定的眼神很讓人信賴。
鬆了口氣的高長鬆終於能開啟下一個話題了,他說:“那大安國的書院……”
他此刻的心情跟麵臨小孩升學問題的父母有的一拚,高長鬆垂淚,想自己年紀輕輕承受了太多。
鐘離珺從善如流地接上:“若想成為煉器師,東勝神洲有兩條路。”他舉起兩根手指,“第一條路是一帶一的師徒製,被大能看上了,願意栽培,就能走上煉器師之路。”他開始夾帶私貨,“我不算很喜這種製度,我是師從曾祖,可他對我要求不嚴苛,鼓勵我學百家之所長,我們甚至不以師徒相稱。”
“曾祖常說:‘一人所學終歸有限,多從師才能打開眼界。’”
“隻可惜修道之人也講究師承,若真投入煉器師的門下,再去學他人之技,多少會招致非議,從長遠角度來說,這無甚好處。”
他說的道理很淺顯,高長鬆卻連連點頭,直說“有道理”。
“第二條路就是先前說的,進書院,讀書。”他說,“這跟那些門派大選有異曲同工之妙,你入了門派,有可能被掌門或山主看上,進書院也是。可基礎課程是一起學的,學童在一塊還能切磋交流,技藝便會有所增長,思維也會開闊。”
“再說書院的珍藏不少,一些典籍可借來抄寫,若是在書院被大能看重,那勢必會得到一院的照拂,豈不更有利。”
高長鬆翻譯了一下,如果稱為尖子生會被資源傾斜唄,這跟現代不也很像嗎?
此外他代入了科舉的環境,等到宋時,書院關係還是挺重要的,尤其像是白鹿洞書院跟嶽麓書院那種,從同一書院來的學子哪怕入朝為官都保持聯係,經常互相照拂,甚至會在朝廷上結黨。
都是修仙之人,哪有什麼黨不黨的,但多認識幾個人,跟同窗處好關係,以後不也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嗎?
聽完他說的話,高長鬆下定決心,考、咱們一定要考試!
旋即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送高玉蘭去大安。
卻見鐘離珺搖頭道:“頭部幾間書院都是十年一招人,有單為煉器師開的,有背靠大門派的。”背靠大門派的是綜合性學校,有劍修有符修有煉器師,但他們煉器這門學科比較強,也可以去考考看。
他說:“這類都在同一年開,十年間間或夾雜著些小門小派。”
高長鬆:。
這不是唐代嗎?怎麼這麼殘酷,竟然都搞分批次入學
了!
其實,如果高長鬆對宋代更了解一點,就會知道他們的書院選拔更殘酷。據記載,宋代的書院共有515所,其中有公辦的,有私立的,入學的方法也是考試。
“引疑義一篇,文理通明者,請入學院”,隻有通過考試的,才能讀書。
好的書院那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像嶽麓書院是“定養士額二十人”。
宋代讀書是不要錢的,這才有“養士”一說。
嶽麓書院這麼有名,一開始才收二十名學生,有多難考可想而知。
而且,這也不是入學後就高枕無憂了,平時還有大小考、月考,“上旬經疑,中旬史疑,下旬舉業”,看這三句話便能感受到宋代學子水生火熱的求學生活。
這些鐘離珺也不大了解,他跟各路朋友打聽過後,也感到書院生活很辛苦,壓力很大,與他的修仙生活相比,多了很多束縛。
真讀出來,前途也很光明,由其可見,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他鼓勵高長鬆道:“明年一同去大安國,我也送二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