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合理。
令季聽完年輕秘書講述的前因後果,腦子裡很突兀的冒出來這句話,雖然那個流言聽很離譜,但居然說得過去。
對啊,就算是七星不出錢,也輪不到愚人眾資助異國神明的葬禮。
除非愚人眾有陰謀,他們想借由送仙典儀給七星施壓,想找到被藏起來的仙祖法蛻。
至於為什麼要找仙祖法蛻是因為愚人眾認為裡麵有岩神的神之心。
這才是真相,然而民眾們並不知曉背後的因果,他們能看到的隻有愚人眾的執行官豪擲三百萬摩拉,為即將到來送仙典儀購置長生香。
令季忽然懂了為什麼會有以頭搶地這個成語。
這會的令季就想做出那個動作,他內心是崩潰的。
對於大家不知道真相所以隨意猜想,令季能夠理解,但是公子是岩神的化身這個說法實在是太離奇。
而且令季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推理,四舍五入,他就是一心向著達達利亞啊。
畢竟當前對外的人設之一是心裡隻有岩神。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令季很想抱住頭,可考慮到年輕的秘書還在身邊,他隻能克製住這份複雜又激動的心情,儘量看起來沒有受太多的影響。
終於過了不知道多久,勉強從這條爆炸性消息緩過來,令季定了定神,對年輕的秘書果斷的下達命令,“準備收網。”
“啊?”年輕的秘書猝不及防。
他是在等令季從這則富有衝擊力的傳言中回過神,但沒想到他回過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收網。
一時間,年輕的秘書很難將令季的決定和他們之前的交流聯係起來。
令季也能理解,他耐心的解釋,“愚人眾的消息網非常敏銳,公子很快就會聽到這個新傳聞。”
“當傳聞與他有關時,公子很容易察覺出不對勁。”
不涉及自己的時候,達達利亞或許隻會在意流言背後的指向,不會在意其中扭曲的關係,可是當自己也成了流言的一部分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旁觀者不知迷霧中人的真實行動,隻能通過泄露出來的蛛絲馬跡揣測,進行主觀的分析。
在迷霧之中的人,卻必然知道自己在霧中要做什麼。
達達利亞比誰都更清楚自己不是岩神,所以他聽到傳聞的第一時間,就能發現那則流言的滑稽有多滑稽。
而令季在與達達利亞幾次接觸中,早就發現他的直覺和預感準的驚人。
因此難保達達利亞不會懷疑之前的流言是不是也有詭異,進而推導出,最初那條從月海亭傳遞出的流言,或許有其他的目的,不是看上去那樣‘單純’……
令季想到這裡,他抬起頭對還在消化信息的年輕秘書說,“公子發現異常後,一定會撤走在月海亭內部的臥底,我們必須搶在他之前動手。”
可能這就是最後的機會。
萬一那個臥底真跑了,那麼這一切‘鬨劇’就真成了鬨劇
。
令季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種事發生。
那邊的年輕的秘書也終於明白事態的嚴重性,那條突然出現的流言預示著,他們必須考慮要和愚人眾挑明。
“我會立刻去辦。”年輕的秘書正色道。
令季點點頭,接著他想了想,對年輕的秘書問送仙典儀的精度。
“從往生堂提交的報備來看,所有需要采買的物品全數購置完成,隻剩下明日去荻花洲尋找野生的琉璃百合一項活動。”年輕的秘書回想著文件上的內容回答。
“我明白了,從現在起月海亭為迎接仙人開始戒備。”令季再一次對年輕的秘書下了一道命令。
年輕的秘書麵露難色,戒備這種事可不是說進行就進行。
對此令季早有準備,他直接說,“這是甘雨小姐讓我代發的命令,在她離開月海亭期間所有的命令都由我來代發。”
得知是有甘雨的授意,年輕秘書麵色稍緩,主動去傳達。
送走年輕的秘書,辦公室裡僅剩下令季一人。
趁著這個獨處的間隙,令季回想維克提過的璃月主線的劇情。
按照維克的描述,旅行者和鐘離找完琉璃百合回來,會得到仙人降臨璃月港的消息,然後立刻趕往黃金屋,在那裡遇見達達利亞。
至此達達利亞成為周本BOSS。
令季重新翻了翻文件,從月海亭的當前得到的情報來看,仙人確實會在這兩天降臨。
在這個前提下,就算是和愚人眾鬨翻了也沒事,畢竟達達利亞最重要的任務是獲取神之心,哪怕是他看出月海亭的戒備不隻是迎接仙人那樣簡單,也很難分出精力去追查。
對於達達利亞而言,仙人降臨璃月港,七星去迎接之時,是前往黃金屋最好的時機。
令季複盤到這裡,猛然生出一種借勢打勢感覺。
仙人的到來算是愚人眾一手促織,此次他又是要借著這個機會,鏟除深藏在月海亭內部的愚人眾臥底。
真不知道愚人眾知道真相會怎麼想。令季暗歎著,這時年輕的秘書返回,告知他一切都安排好。
“走,一切都結束了。”令季起身,要親自去收起懸掛著魚鉤與餌料的漁線。
-
璃月港內一家不起眼的茶攤,空和派蒙正百無聊賴的等待鐘離的到來。
按照約定,今天他們要一同去尋找野生的琉璃百合。
派蒙稍微等了會,眼看鐘離還不過來,她不由得附耳對空說道,“我還是在想昨天的那件事。”
空聞聲看向憂心忡忡的派蒙,他當然知道昨天那件事是指什麼。
在買完長生香,和維克一同將它送到玉京台擺好了以後,空和派蒙收到了來自天權星凝光的邀請。
凝光請他們前往群玉閣,為他們抽絲剝繭分析整件事。
正是這一次與凝光的見麵,讓空和派蒙發現了很多愚人眾有關的東西。
比如百無禁忌籙,還有愚人
眾活動的情報,甚至空還和派蒙找到了愚人眾的據點,從中發現了不少設備和製造了半成品百無禁忌籙。
然而不論是愚人眾還是達達利亞,都沒有對空和派蒙提過一次他們準備這麼多百無禁忌籙是要做什麼。
“愚人眾是不是要借助百無禁忌籙做壞事?”派蒙對講出她的心結,“之前在尋訪仙人的時候,有仙人對我們說過,百無禁忌籙是在魔神戰爭中使用。”
空搖了搖頭,告訴派蒙如果不做點壞事反倒不像是愚人眾。
這話把派蒙說服,與其擔心愚人眾會不會做壞事,不如想想他們到底要用百無禁忌籙做什麼。
雖說派蒙有心去想,可惜她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所以然。
正當她開始頭疼之時,鐘離和維克的身影出現在她的眼前。
派蒙看見他們,當即眼前一亮,既然她和旅行者想不出來百無禁忌籙能做什麼,那可以谘詢懂行的人和熟悉達達利亞的人。
他們總能給出更多的信息吧。
抱著這個念頭,等待鐘離和維克一走進,派蒙就問道,“鐘離先生,你知道百無禁忌籙是用來做什麼嗎?”
“百無禁忌籙?那可是仙家物品。”鐘離一下子點出百無禁忌籙不是凡間之物。
派蒙和空對視一眼,他們就知道問對人了。
那邊隻聽鐘離接著說,“據說岩王帝君造出百無禁忌籙是為封印襲擾璃月的魔物與魔神。”
“居然是用來封印的東西?”派蒙產生了不祥的預感。
“對,不過大可放心,神明親自設下的封印不會被一張符籙解開。”鐘離補充,倘若用一張符籙就能破開神明的設下的封印,那封印未免太脆弱了。
有了鐘離的話,派蒙懸著的心放下。
弄清楚百無禁忌籙的用處,她又轉向鐘離的旁邊,“維克,你知道要用百無禁忌籙做什麼嗎?”身為達達利亞的朋友,維克有可能知道一點內情。
不過派蒙和空都沒有抱有多少希望。
達達利亞是個口風很緊的人,他不一定對維克透露多少東西。
出乎預料的,維克在短暫的權衡過後,給出了他的答案,“他想逼迫岩神現身。”
在原劇情裡,達達利亞不想大肆破壞,利用百無禁忌籙解開漩渦之魔神奧賽爾的封印,應該是他最後的手段了。
既然仙祖法蛻裡沒有神之心,那麼神之心隻能在其他的地方,比如沒有死的岩神手裡。
如此一來,達達利亞能做的唯有逼迫岩神現身。
維克梳理著他看過的劇情,聽到派蒙在驚訝後發出感慨,“公子果然認為岩神沒有死。”
“很多人都認為岩神沒有死。”空適時接話。
從璃月的各路謠言的變化風向能看得出來,對於岩神是否真正離去這件事,璃月人在潛意識是否認的。
正是不相信岩神的離去,他們才會想去討論起神明未來會做什麼,由此衍生出無數的流言。
…
…隻是流言的演化實在是太炸裂了。
空想起所謂的公子是岩神的消息,很想問問愚人眾在聽到那條流言是怎麼想。
好端端的,頂頭上司變成他國神明的化身。
一直腦補彆人的感情糾紛,結果最後自己的上司也扯進來。
空想到這裡,覺得這大概就是傳說真的回旋鏢。
忍不住笑了,他沒再繼續想下去,轉而提起正事,去找野生的琉璃百合。
“好,野生的琉璃百合如今不好尋覓,早些過去也好。”鐘離緩聲接話。
維克點點頭,他已經迫不及待準備走完這段劇情,和空一起去打周本。
為此他特意準備了一堆菜肴,就等著戰鬥前開吃。
想著即將到來的戰鬥和升天賦的材料和命座,維克不免激動。
因此當他們還未走遠,他沒聽見街邊的店鋪裡爭論聲。
直到空和鐘離都停下腳步,維克才發現那邊在吵架。
“你不覺得說愚人眾也是帝君太離譜了嗎?”
一名喝茶解渴的學者對另一張桌子上的客人不滿地喊道。
“是很離譜,但你說說,憑什麼愚人眾要給帝君出錢辦葬禮?”那張桌子上的客人也不甘示弱。
“什麼原因重要嗎?重要的是這個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學者反駁。
“既然站不住腳,七星來澄清啊。”客人冷笑。
學者眯起眼,問出一句直擊靈魂的問題,“七星辟謠你們信嗎?你們要是真信,往生堂在告示板發公告的時候,就該停下來了。”
“還說帝君和……”學者說到一半被朋友拉了拉袖子。
朋友對他使了個眼色,然後學者注意到鐘離他們正巧就在不遠處。
深吸一口氣,學者壓下到嘴邊的話,對著一臉不爽的客人拋下最後一句話,“彆說著說著,把自己騙了,全信了,最後因為傳謠被千岩軍捉走了。”
說按下這句話,學者就生氣地離開,朋友歎了口氣放下茶錢跟著走了。
派蒙目送他走遠,發自內心地說道,“他好生氣。”
“不是誰都喜歡聽流言。”維克直白地說。
“最近的流言越來越讓人摸不著的頭腦。”說著派蒙就看向鐘離,見他作為當事人之一沒有生氣的意思,她又講下去,“再傳下去,鐘離都要成岩神了。”
維克這次沒有回答,雖說流言是很逐漸抽象,但是這次派蒙說的沒錯,鐘離真的是岩神。
這時被點到名字的鐘離笑了笑,隨即他提出邊走邊說。
對此在場的其他三人都沒有意見。
走出茶攤來到街上,鐘離看著依舊熱鬨的街景,語氣平淡地說道,“璃月港內的壓力,已快到臨界值了。”
“是嗎?可我感覺和以前一樣。”派蒙歪了歪頭。
“流言的出現代表著璃月子民的情緒,流言愈發離奇,意味著璃月內擠壓的情緒越多。”鐘離輕聲講解,“當前的平靜
僅是表象。”
在水麵之下是湧動的暗流,幾股勢力在暗中交鋒。
“當情緒來到臨界值◣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便會爆發。”得出結論的時候,鐘離的眼前又浮現出那場在茶館裡的爭吵,在他看來那不過是璃月內的縮影。
空也提出同樣的看法,這類流言聽一次還好,聽兩次還能算是新鮮,聽三次會當耳旁風,到第四次不免就不想聽了。
這種感受是慢慢地累積,平時沒什麼表現,但等導火索出現並被點燃,就會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