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習文的老師,習武的老師自然也不能少,嬴政讓人比照著博士的人數挑,最好挑些戰場上下來的,震懾一下鹹陽城裡那些沒經曆過風雨的小子們。
這天族庶長正在家中吃包子,聽人說嬴政讓人著手挑國子學的老師了,心中非常高興。
他已經挑好地方讓人著手改建國子學了,有嬴政支持,地方不算問題,人手不是問題,花點錢更不算問題。
可國子學好建,老師卻不好找,嬴政能直接下令召人入國子學自然最好。
族庶長高興地多吃了兩個包子。
相比草紙的悄然風行,過年期間麵粉才是真正的鹹陽明星產品。
你看看這東西,細細的,滑滑的,手感多不一般?
更奇妙的是,和水把它一揉,它就成了任由你揉圓搓扁的麵團,可以做成包子、餅子、麵條、餃子等等,還可以自由發揮,想做什麼形狀就做什麼形狀,扔熱湯裡隨便煮熟,再沾上點醬料,滋味就十分美妙!
這麼好的東西,自己家怎麼能不用上?
達官貴人府上就不說了,你家待客要是沒有麵食,彆人都會覺得你不重視他,居然連麵食都不備上!
至於普通人家,平時自然舍不得頓頓都吃,但是逢年過節的去換點來嘗嘗鮮並不過分,各家咬咬牙都能換得起!
尤其是許多家中剛以軍功掙到了小爵位的底層“新貴族”,更是要買一些來充體麵,讓彆人羨慕羨慕自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至於更窮的人家,他們實在舍不得去換麵粉,隻好時不時徘徊在磨坊周圍,羨慕地看著人家拿著一袋袋糧食換走一袋袋麵粉。
偶爾有膽子大的會自告奮勇要給磨坊當幫工,他們可以勤勤懇懇推一整天磨,保證比騾子還好使,隻要能分點麵粉給他們就好。
因為磨坊裡的石磨數量有限,到後來幾乎每天都要排著隊買,所以有些勳貴索性在自家莊子仿做了石磨,自己磨麵自己用。
隨著石磨數量逐漸多了起來,凡是用得起麵粉的人家都已經把麵食安排上了。
有些舍不得換麵粉的人,或多或少都在過年期間被一些大方的親戚或主家用麵食招待過,好歹都知道了麵食的滋味。
他們見到自家孩子經常眼巴巴地看著彆家小孩吃包子,心裡突然下定決心:他們也要好好給自家掙個爵位,爭取少交賦稅,多攢些錢,至少讓孩子們一個月能吃上幾次包子!
很多時候,隻要人心裡有個念想,整個人就會像一簇燃燒起來的火,乾什麼都格外有勁。
年後很快迎來春耕,每家每戶都乾得格外起勁,也都往田裡撒放攢了幾個月的熟糞。
他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學過什麼,更沒有這麼盼望著秋天快些到來,好讓他們看看今年的收成是不是能比去年翻一番!
等春耕結束,李斯他們負責的全國男丁年齡調查工作也收尾了。
忙完春耕,朝廷按照記錄上來的名冊開始點兵點將,按照原定計劃大規模征召士兵、興師東進,一路將往太原方向而去,一路將往南陽方向奔馳。
在出發前,嬴政捎帶上扶蘇去主持了誓師大會,親自給從各郡縣集合上來的將士們踐行。
扶蘇立在嬴政身邊,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人潮因嬴政的出現而歡騰。
周王朝日漸傾頹,四方諸侯群起,所有人都想要成為天下之主。
扶蘇轉頭看去,隻見嬴政拔/出佩劍高高舉起。
劍指東方!
隻要取一首級,就可以封爵一等!
隻要奮勇殺敵不落人後,子子孫孫受用無窮!
朝陽東升,金色的陽光灑落大地。
兩路秦師齊齊舉起武器高喝三聲,在將領們的帶領下宛如兩柄重劍般向東方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