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要人(1 / 2)

盤秦 春溪笛曉 6747 字 8個月前

秦國與韓國邊境相接, 國界線纏纏綿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分得太清楚。

既然是兩國交界地, 當然有邊境紛爭, 你說這塊是你的,我說這塊是我的, 誰都不服誰怎麼辦,操起家夥就是乾。

所以,這一帶的人大多頂著戰火苟延殘喘, 打仗的時候慘到不行, 不打仗的時候更慘,今天某國的人過來說,你是我們的子民, 該交稅了;明天另一國的人過來說, 你是我們的子民,該服兵役了。

反正一年到頭, 他們都被逮著使勁薅。

這次秦國要以南陽為跳板, 一舉拿下韓國, 得知開戰消息的邊境百姓逃的逃、慌的慌, 有些膽子小的直接降了, 省得回頭韓國戰敗後秦軍認為他們降得不夠早、跪得不夠標準, 一個手起刀落把他們全殺光。

這批南陽送回來的俘虜, 就是主動跪降的邊境百姓。

這批人留在南陽,你也不知道該不該信他們, 萬一戰事起來了他們又給你來個反水, 那問題就大了。

所以南陽那邊的臨時郡守老騰拍板把俘虜送回來,一來是快入冬了, 搞個獻俘喜慶喜慶,好讓鹹陽這邊知道他們有在乾韓國,明年軍費撥多點,點兵時也多分他們一些。

總之,這批俘虜就這樣被送到了王城之外。

一路上扶蘇和馮去疾指派的陪同人員聊了聊,大致了解了俘虜的人數。

這批俘虜人數不算特彆多,總數隻有兩三千,比之嬴政動不動從某地征調幾萬人這種的大動作實在算不得什麼。

當然,這是對嬴政而言,如果這批人放到一個縣裡,能做的事已經很多了。

扶蘇和人邊走邊聊,很快便到了城郊的俘虜營中。

俘虜營離王城不算太近,反倒臨近東郊一個縣城。縣令也是個妙人,想著人來都來了,沒讓他們閒著,乾脆利索地安排他們挖渠建房乾苦活去了,反正能乾多少是多少,要不然留著白吃飯多浪費?

扶蘇到俘虜營中時,負責過來給這批俘虜登記造冊的人才剛讓縣裡把俘虜給攆回來。

扶蘇原以為這些俘虜會疲憊不堪、滿麵悲色,不想不久之後他們竟三三兩兩結伴而歸,麵色絲毫不見奔波多日且乾了半天苦活的憔悴,瞧著反而精神奕奕,甚至還有說有笑,用夾帶著鄉音的話熱烈地討論著什麼。

聽人說扶蘇乃是秦國公子,還是長子那種,這些人馬上在差役的催促下彙聚在一起,在長者的指引下齊齊給扶蘇磕頭行大禮。

他們沒機會接觸什麼大人物,不懂麵對各種場合、各種上位者要行什麼禮,索性直接跪下磕頭完事!

扶蘇上前扶起俘虜中的長者,讓其他人也都起來,含笑讓他們按照要求報出自己的姓名年齡與籍貫。

這個縣的隸卒已經去雲陽縣培訓過,早聽雲陽人吹噓了扶蘇無數回,這次親眼見了,覺得扶蘇待人確實和氣,不僅對他們溫和客氣,對這些俘虜也不帶絲毫輕蔑,這會兒還和和氣氣地和幾個最年長的俘虜聊了起來。

事實證明,對隸卒進行專項培訓還是有用的,原本得費不少功夫的登記工作現在隻需要把丁冊分發給隸卒們讓他們組織俘虜報上各項信息即可。

扶蘇對此見怪不怪,畢竟學宮都開一年多了,王城周圍這些大小縣城的隸卒要是還沒培訓好效率就真的太低了。

負責這次統計造冊工作的人也都習以為常,他們經常負責跑腿,和基層打交道的次數不少,自然非常清楚基層隸卒的變化。

他們卻不知道,他們這份“習以為常”讓俘虜之中一些讀過點書的人心驚不已。

這些人並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假扮成俘虜想混入秦國看看有沒有機會做點什麼的韓國細作。

這隻是一個縣,哪怕是臨近秦國王城的富縣,那也隻是個縣城而已。為什麼上頭派人過來說要給俘虜登記造冊,馬上就能找到這麼多能寫會記的基層隸卒?

不是說秦人大多大字不識一個,隻懂得殺人奪地?

那些隸卒手裡拿著的丁冊,看著比竹簡輕,能記的東西卻比竹簡要多得多,隨隨便便一本丁冊,記個幾百人的信息完全不是事兒。怪不得他們還問每個人叫什麼名字!

而俘虜們的反應,更叫這些蟄伏在俘虜堆裡的細作開始慚愧――

“我沒正經名字,大家都叫我李大郎,是不是就寫李大郎?”

“怎麼這麼多王三?老哥你識字多,能不能給我新起一個啊?”

“我還不曉得我的名字咋寫,我能不能看一眼?”

因為這批俘虜乾起活來很配合,大大地減輕了縣裡的勞役壓力,隸卒們也沒有不耐煩,想看便看,想改名還給參謀,瞧著一團和氣。

細作們有些恍惚:大家明明都是同一起跑線,秦國什麼時候偷跑了呢?

那幾位在俘虜之中很有些話語權的老者心裡也和細作們一樣震驚。

他們跪降是迫不得已,日子太苦了,他們撐不下去了,飯吃不飽不說,打仗時還要被推到前頭,衣服武器自己準備。

即使有可能永遠背負沒骨氣的罵名,他們還是組織著鄉民降了,不管怎麼樣,能活下去最重要不是嗎?即便他們寧死不屈,上頭也不會看他們一眼,不會給他們一口飯吃。

還不如降了算了。

沒想到他們成了俘虜之後,路上雖然被安排著乾些負重之類的苦活,飯卻管飽。

據說是秦國今年大豐收,軍糧撥了很多,還有些陳糧他們不想吃,便挪出來煮粥蒸飯當俘虜的口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