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4(1 / 2)

錢晴給李紅梅說有關於衛生巾的事情,李紅梅未必有興趣。但是錢晴提到了有關於婦女衛生,李紅梅就不能不當回事了。

“小錢你詳細點說。”

錢晴拎著一包衛生巾,手裡拿著小冊子給李紅梅介紹。

“李主任,不瞞您說,這個東西我的進價就是一塊錢一包,靠著這東西我根本也掙不了多少錢,所以犯不上騙您。您看這個小冊子,現在大部分婦女用的月經帶,衛生都是不達標的。您想想,大家用月經帶,裡麵都是放的什麼東西?什麼碎紙廢布頭,好點就是棉花。這些東西沒煮過沒消毒,天長日久用下去,得病了都不知道是為的什麼。甚至很多人都意識不到自己得病了。但衛生巾都是廠子裡的機器出來的,裡麵還是包裹進去的,用的時候再展開,這不比月經帶乾淨衛生?”

李紅梅拿過一片衛生巾,老實說這東西看著確實乾淨,摸起來軟軟的,裡麵也填充的白白的棉花樣的東西,用起來肯定也更舒服。

錢晴還大手筆的撕開一片衛生巾,在上麵倒了一杯水給李紅梅演示。彆說,這小小的一片,竟然真的可以吸水。李紅梅驚訝不已,對衛生巾也有了很大的興趣。

但她工作多年,並沒有直接給錢晴保證,而是謹慎說道:“你說的有道理,這樣吧,這個冊子上提到的情況我需要找醫生去問問。要真是這樣說,那月經帶確實是不該提倡了。到時候我們再來商量做點宣講會動員會。”

李紅梅自己心裡也在打突,一片軟軟的棉花白布,就能解決百分之多少多少的婦科疾病?聽起來總像是天方夜譚。

她倒是不懷疑衛生巾的乾淨衛生,也覺得用衛生巾,一定程度上應該是可以預防疾病。但是這麼大的比例?

看小冊子上說,使用衛生巾,要比使用月經帶減少快三成的疾病發生。

這個比例太高了,讓李紅梅難免覺得是衛生巾的製造商在大放厥詞,誇大了原有的功效。

送走了錢晴,李紅梅的小兒媳就悄悄進來了。

“媽,剛才我仿佛聽見你們說什麼衛生巾?”

李紅梅有點納悶:“是啊,你知道這個東西?”

小兒媳家裡也沒有醫療係統的啊,她不是也是油田大院的嗎?

小兒媳進家門沒到一年,對這個素來雷厲風行的婆婆有點害怕,聽到問話就小聲回答道:“聽說過的,我家裡有個親戚在省城的醫院上班,她之前給過我幾片。”

李紅梅看了下小兒媳:“哦?那用起來怎麼樣?”

小兒媳點點頭:“用著比月經帶好得多,但是我後來就沒買到了,親戚說省城那邊的醫院有這個,藥房也賣,省城的供銷社也會賣一點。”

李紅梅眉頭緊皺,心中有點恍惚的預感,覺得錢晴說的話可能是真的。

省城的醫生都說好,那是說這東西真的可以預防病症?

李紅梅問小兒媳要來省城那個親戚的電話,又親自跑了一趟油田的醫院和Y市最大的醫院。

掛了個婦科號,進去卻不問病症,而是拎著衛生巾問東問西。

醫生也沒有不耐煩,而是認真說道:“這個比例沒有說錯,早在前兩年,國內就有這方麵的專家進行過研究。月經帶的確是存在很多問題,衛生巾的話我們也在推廣。不光是你來,平時有些婦科病患者來,我都會這樣勸。每個月多花的幾毛一塊錢,某種意義上是女性的疾病預防費用。”

李紅梅拿著衛生巾去油田醫院,也得到了大差不差的相同結論。

李紅梅“蹭”的一下站起來,質問油田醫院的醫生:“這麼嚴重的事情,怎麼不見你們往上彙報呢!?”

得虧是錢晴跑了一趟南方,把事情上了心,不然她還不知道女同誌每個月的那點事還要有這麼多隱患。

油田醫生有點無奈:“說了也買不到,咱們國家前年才引進了一條生產線,去年也就是將將走向市場。產量不說,很多人根本不接受,來我這裡的病人我也勸過,但這東西又不是處方藥,我還能逼著人家花錢買嗎?”

油田內部多是雙職工,很多家庭又不是負擔不起,即便如此很多婦女也不願意,來看病就是讓醫生開藥,一說起來用衛生巾就拒絕,她一個醫生能怎麼辦?

李紅梅猛地抬頭:“那是我們工作沒做到位!工人們對這個東西陌生,覺得彆人都不用,自己要是用了就是額外支出。我們要把這種思想扭轉過來,現在大家並不是買不起一塊錢的衛生巾,而是意識不達標,那就應該推廣,開會,把好處宣揚出去。大家都用的時候,自然就知道東西的好處了!”

再來找錢晴的時候,李紅梅已經寫好了往廠裡和婦聯遞的會議申請。

“小錢啊,這次真的是感謝你,要不是你說起來,我這個老古董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事情。”

“等到過些天,婦聯那邊應該就會開始組織在油田各廠區做宣傳會議。廠裡應該也會讓供銷社進一些衛生巾供大家購買。”

李紅梅說起來還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錢晴進了一批衛生巾她是知道的,但廠裡直接告訴她,宣傳之前就要讓供銷社備貨,免得大家一窩蜂都去買再買不到。這麼一算,怎麼看都是錢晴忙前忙後竹籃打水了。

錢晴半點不在意,彆說她本來就沒多少貨,供不上一整個油田的衛生巾,單就她本來的想法來說,她也沒打算把衛生巾的生意全壟斷了。新的產品上市,畢竟是要讓很多人接受,這個過程她自己一個人根本做不到。

必須要讓廠裡參與進來,但參與之前錢晴就預料到,廠裡肯定會讓供銷社加大供貨。

這樣也好,供銷社也賣貨,錢晴也賣貨,誰賣的好就各憑本事。而且油田之外還有很大的市場,油田裡的工人先用上了,外麵多少也會受到影響,那到時候她的貨不就有地方賣了?

“沒事的,李主任。”

“我都想好了,等我的衣服店開張了,我這批貨就打算送,不打算賣。”

李紅梅有點訝異:“那麼多,都送?”

小錢這是氣傻了?全送了她還賺什麼?

錢晴點點頭:“我到時候新店開業賣衣服,價格夠五十塊我就送一包,一百就送兩包,買的衣服越貴,我就送的越多。”

反正這一批難掙到錢了,她也不要死磕油田這點市場,先放到店裡去搭著衣服送,外麵的人用習慣了就得找她買。

做生意要看的是長遠,等到她在梧桐大學的房子蓋好了,她就在那邊開個衛生巾的供貨中心。至於供銷社,不是錢晴看衰,總覺得廠裡的想法太美好,供銷社不一定能照著廠裡的意思乾。

****

把衛生巾的事情處理好,錢晴進回來的貨物也清點完畢,在商店街的鋪麵後麵放好。隻等著周皓給定做的衣服架子和衣撐子到了,她再找上一個員工就能開張。就算找不到也沒什麼,徐阿花現在還在油田,錢晴打算把人帶在身邊教一教再放出去跑市場。到時候她的店開業,徐阿花也能跟著幫忙。

趁著這天不忙,錢晴趕飯點去梧桐大學的工地上查看最近的進度。

騎著自行車剛到梧桐大學東門,還沒拐進小胡同,就看見街口處圍了一群人,還有人在嚷著不要插隊雲雲。

定睛一看,都是些抱著飯盒的年輕學生,隊伍長長的,一直排出好幾十米。把東門本來不大的路都給擋了一大半。

丁大舅丁二舅嘹亮的聲音從人群中心傳出來。

“番茄炒雞蛋沒有了!”

“排番茄炒雞蛋的晚上再來啊!”

話雖如此,長長的隊伍並沒有減少。

一個帶著圓眼鏡的麻子臉男生小聲念叨:“老天保佑我,輪到我的時候一定要有冬瓜炒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