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我們去玩擦炮!”小夏向小虎招手。小虎跟李爺爺打了聲招呼後,拉著小夏的手走出禮房。
“誒?小虎你有兒童手表了?”小夏突然注意到小虎手腕間的兒童手表。
“嗯!爺爺前兩天給我買的!”
“多少錢呀?”
“兩百多。”
小夏的兒童手表六百多,他摸摸自己的兒童手表,說:“小虎,你的手表比我的要好看!”
小虎咧嘴,很珍惜寶貝地撫摸腕間手表,“小夏哥哥你的手表也好看。”
玩擦炮前,小虎把兒童手表取下來,放進兜裡,生怕手表被擦炮弄壞了似的。小夏沒取手表,他摸出擦炮,啪啪啪地炸擦炮。
“小夏!”王小圖跑過來,“給我幾顆擦炮,我也想玩兒!”
小夏十分慷慨,給了王小圖整整一盒擦炮,王小圖高興壞了,一把抱住小夏,“小夏你真好!”
旁邊的桌子上,村民圍在一起打牌,李二嬸子放下牌,視線掃過不遠處的小夏。她眼珠一轉,低聲道:“小軍,去,去跟小夏他們一起玩兒。”
含著棒棒糖的小軍皺眉,“我和他們不熟。”
“玩著玩著不就熟了。”她拍拍小軍,“你多跟小夏一起玩兒玩兒。”
“可是我為什麼要多跟小夏一起玩兒玩兒?”
李二嬸子默然。她想讓小軍多跟小夏一起玩玩,跟小夏打好關係,可她又不好明說。她咳嗽一聲,“反正你多跟小夏玩玩。”
小軍皺著眉,沒理李二嬸子的話,直接跑開了。
李二嬸子:“嘿你這孩子,咋不聽話呢!你給我回來!”
然而小軍早已跑得不見蹤影。
離開席還有好一會兒,袁如珠擺脫了圍在她身邊不停恭維的村民,快速走出院門。
“姐姐,你要不要玩?”小夏見出來了,連忙跑過來。袁如珠搖搖頭,目光落在前方的小竹林裡。
竹林在地麵投下一片陰影,宛若一個翠綠的屏障,遮去了陽光的燥熱,引著人去竹蔭下麵納涼。
袁如珠立刻搬起一個凳子,進入小竹林。坐在小竹林裡,沒人再來打擾她,她鬆了口氣。葉子被風吹的沙沙作響,風裡有竹葉的清香,她微微吸氣。
右前方有人在劈柴。
黑瘦的少年拿著斧子,三兩下就劈完了一根粗木頭。
人看著瘦,力氣倒是挺大。袁如珠認出他來。是之前在河邊吹笛子的少年,好像是叫……李璡?
王家院子裡有人出來,將李璡剛劈完的柴抱了進去。村裡辦壩壩席一般是燒煤炭和燒柴火,會專門請人來劈柴,李璡年紀這麼小,應該不是主人家請來劈柴的?
袁如珠沒多想,她戴上耳機看劇。她看的這部劇是之前吳桂芳一直追的劇。劇集很長,但更三停四,實在是讓人追的漸漸失去耐心。
更得太慢,又不加更,若是有超前點播就好了。不管超點要花多少錢,她都可以買,隻要能一次性看完。更三停四的更新方式實在是太慢了。
兩集電視劇看完,小夏跑過來,“姐姐,吃飯啦!我幫你占了位置!”
袁如珠起身走出小竹林,一走進院子,就有人衝著她喊道:“袁老板,坐這裡吧!”
“桂芳外甥女,坐這裡坐這裡!”
“坐這裡坐這裡!”
“……”
袁如珠笑著一一拒絕,跟著小夏往前走。
“這裡這裡。”小夏帶她來到一處桌位。桌上坐著小秋、小虎、王小圖、鴻光以及其他孩子,全是一群孩子。
孩子們異口同聲:“姐姐!”
袁如珠應了聲,入座後,她問小夏,“幺姨他們坐哪兒?”
“他們在那裡。”小夏指向斜前方。斜前方的桌子上,坐著吳桂芳和李長貴,他們旁邊坐著李爺爺還有老劉和老劉妻子。吳桂芳見她入座了,向她招手,“珠珠,要不要過來坐?”
“我就跟小夏他們坐一起吧。”
幫工走過來,將一次性透明桌布鋪到桌上,把喜糖堆到桌子中間。孩子們立刻伸手去喜糖,生怕手速慢了就被搶完了。袁如珠沒去搶,小夏小秋也沒去搶。若是以往,小夏小秋也會像其他孩子一樣急吼吼地去搶糖吃,然而現在他們天天都能吃糖,也便不稀罕糖了。
不到五秒鐘,桌子上的喜糖被孩子們瓜分乾淨。搶到糖的孩子們咧著嘴,像是搶到了什麼珍寶一樣。
十分鐘後,正式開席上菜。一道道熱騰騰香噴噴的菜上桌,孩子們動作極快,紛紛開始搶菜。
袁如珠不著痕跡地環顧四周,不止是孩子,大人們也在搶菜吃,有些大人還拿著塑料袋子,悄悄把菜藏進袋子裡,有些甚至把袋子拿到桌麵上,明目張膽藏菜。
這倒是很正常,清河村窮,村民們平時很少能吃到這麼多大魚大肉的硬菜,自然會搶著吃。
尤其今天酒席的菜色比以前村裡酒席的菜色要好,村民們自然是搶得更厲害了。
搶菜的行為是很粗魯很不文明的陋習,默默地看著孩子們搶菜吃,袁如珠垂睫,無聲歎息。她並非是嫌棄他們的陋習,她隻是覺得有些難過。
正是因為窮,他們才會有這樣的陋習。
清河村,還需努力脫貧致富。
她斂氣,發現小夏小秋沒怎麼動筷,她說:“你們怎麼不吃?”
視線從狼吞虎咽的小夥伴們身上收回來,小夏低聲對袁如珠說:“我……不餓,讓他們多吃點吧。”
小秋也點點腦袋,“讓他們吃。”
另一邊桌子上,李長貴和吳桂芳看著不停搶菜的村民。他倆互相對視一眼,而後便不再怎麼夾菜,把菜都讓給著急搶菜的村民們。
袁如珠抿著花生牛奶,用勺子去挖蒸糯米。泥巴色的老式土碗裡,蒸得晶瑩的糯米香氣綿綿,裡麵撒著蔥花,碗底墊著軟糯的土豆。因為裡麵沒有肉,所以孩子們沒怎麼吃這道菜,袁如珠倒是挺喜歡吃這道菜。
撒著蔥花,墊著土豆的鹹口糯米,著實合她的口味。
她吃著香糯的糯米,此時新郎新娘來送紅包了。收了紅包後,袁如珠撂筷退席。
吃完酒席,吳桂芳和李長貴繼續留在這裡跟彆人嘮嗑,小夏他們也留在這裡跟其他小夥伴們一起玩耍,袁如珠沒在這裡多停留,打了聲招呼後回了家。
院門一打開,小白和嘟嘟就撲了上來。她擼了擼狗狗,歇息片刻便去灶屋練廚。
晚上開席,袁如珠吃完席就要走,吳桂芳拉住她,說:“等會兒要放煙花,看完了再回去吧?”
王家買了不少煙花,煙花整整放了二十分鐘,看了會兒天空中絢爛多彩的煙花,袁如珠低頭一瞧,見壩壩裡所有人都望著天空。明亮燦爛的煙花彩輝映在每個人臉上,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她微微揚唇。
翌日清晨,吳桂芳將洗得乾乾淨淨的桃子遞給袁如珠,“珠珠,記得把核留下。”
“好。”
今天是立秋。桃有“逃”的諧音,立秋食桃,有逃避災禍之意。桃子吃完留下桃核,等到除夕時,丟進火爐裡燒成灰燼,就能保佑接下來這一年遠離災禍和瘟疫。所以每每立秋這一天,總是要吃秋桃的。
“我先去跑步,跑完回來再吃。”
晨練途中遇到村民,村民說:“如珠,王家那邊已經開早席了,快去吃席!”
“今天不去了。”
“不去了?那多劃不————”村民把沒說完的話咽了回去,本來他想說不去吃的話劃不來的。一般掛了禮金之後,村裡人都會拖家帶口去吃席,而且不隻是吃一頓,酒席辦多久就吃多久,就是為了把禮金錢吃回來。
如珠這女娃能乾,很能掙錢,他們家估計也不在意這點禮金錢,所以不去吃席也不會覺得劃不來了。他目含豔羨,要是自家女兒也能像如珠這樣能乾,他就能和李長貴他們一樣,天天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