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鴨子的空檔,她把泡好的蓮子、白豆、紅棗等等輔料全部切成丁。輔料切好,放進深一些的碟子裡,撒鹽,清水沒過輔料,放到蒸籠上大火蒸。
四十分鐘過去,輔料已然熟透,袁如珠取出盤子,把提前泡過的糯米拌進去。
因為火腿和乾貝本身具有鹹味,所以她沒怎麼調味,將糯米拌進輔料之後,取出醃製好的鴨子,輔料全部塞進鴨膛裡。
輔料全部塞進去後,為了防止等會兒鴨子過油的時候,輔料往外滲出,她用竹簽縫住鴨子的開口。
老抽加清水攪拌均勻,兌好的料汁抹在鴨子上,她邊抹邊道:“也可以用麥芽糖水抹鴨子的,用老抽清水和麥芽糖水,炸出來的鴨子一樣漂亮。”
吳桂芳點點頭,表示記住了。
八寶鴨其實可以不用炸的,但炸一下,更入味,口感也更酥軟。所以袁如珠加了炸製這一道工序。
鍋裡油熱,下鴨子炸,鴨子一入油鍋,鍋裡便呲啦呲啦響了起來,她用勺子不停將熱油淋澆到鴨子上。
熱油迅速逼出鴨皮裡的鴨油,鴨肉鮮味也頓時竄了出來。漸漸的,鴨皮變得金紅。
鴨子炸了八分鐘,出鍋裝盤,她把薑、蔥、五香粉、清湯、鹽,料酒澆到已經裝盤的鴨子上。接著開始蒸鴨子。
經過九十分鐘的蒸製,鴨子已經蒸熟。鍋蓋一揭開,鋪天蓋地的香味便湧了出來。
袁如珠吸氣,去觀察鍋裡的鴨子。
鴨子金紅油亮,因為被蒸得爆皮,肚子裡的輔料暴露了在空氣裡,鴨肉連同著肚子裡的輔料爆發出了引人垂涎三尺的濃香。
她把盤子裡的湯汁倒出來,取下鴨子封口處的竹簽。用竹簽輕輕一戳鴨肉。
蒸了九十分鐘,鴨肉已經變得十分酥軟,輕輕一戳便塌軟下去。鴨肉酥而不爛,這樣的熟度恰恰好。
剛才倒出來的原湯汁倒進鍋裡燒熱勾芡。湯汁變得更濃稠之後,湯汁儘數淋到鴨子上。熱騰騰的白霧散去,淋過湯汁的鴨子變得更加晶瑩潤亮。
“好了,八寶鴨做好了。”袁如珠拍拍手。
盤中的八寶鴨,形狀完整,金紅油亮,豐盈飽滿,腴香濃溢。
袁如珠拿起筷子,嘗了一口。冒著熱氣的鴨皮油而不膩,湯汁肥濃,十分入味。
鴨皮下麵的鴨肉尤其酥爛軟嫩,每一口都是暢快淋漓的鮮美。而鴨肉包裹著的輔料軟糯綿綿,質嫩味香,蓮子,白豆,紅棗,火腿,枸杞,筍乾,香菇,板栗,糯米,乾魷魚,乾貝的味道層層遞進,層次豐富,給予味覺一種煙花綻放的多姿多彩的絢爛感。
細品著汁濃味美的鴨肉,袁如珠滿意地嗯了一聲,“還不錯。”
“是非常不錯!”小夏嚼著鴨肉,瞳仁亮晶晶。小秋附和:“好好吃呀!”
袁如珠失笑,“好了好了,彆吃了,我們先去掃墓。”
帶著祭祀用品,一家人去墳地裡掃墓祭祖。墳地裡有好些墳墓,卻不見有人來祭祖,蓋因如今大多人都不過中元節。李家本來也不過中元節,還是昨天袁如珠說今天是中元節,他們才記起來今天是中元節。
袁如珠半蹲著燒紙錢,紙錢燃燒過後散發出來的味道有些熏人,她微微屏息,耳邊忽而傳來一道人聲。
“你們也來掃墓啊。”
是村裡人。
袁如珠頷首,繼續燒紙錢。村民的視線滑落在墓碑前放置的吃食祭品上。
金紅的八寶鴨油亮泛光,此時一陣風吹過去,將八寶鴨的鹹鮮濃香送到村民鼻子裡,村民上下喉結滑動,用力吞口水。
這鴨子……可真香!他直勾勾地盯住香噴噴的八寶鴨,恨不能衝過去咬上一口。
此時一個可恥的念頭從腦海裡閃過,他咽口水,要不,等李長貴他們走了,他悄悄去吃一口?
袁如珠倏然抬頭看過來,村民心裡一慌,急忙轉開腦袋。他心虛地摸摸後腦勺,用力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偷吃彆人祭祀親人的祭品,他怕是瘋了!視線如粘膠一樣粘連在八寶鴨上,他強迫自己轉過頭,快步離去,他怕他忍不住衝動,真的會去偷吃。
要怪就怪袁如珠這小女娃做的八寶鴨太香了!不然他怎麼會產生這樣無恥的念頭!他加快步伐,落荒而逃。
中午就著八寶鴨,李長貴足足吃了三大碗米飯,他按著脹鼓鼓的肚皮,緩了好一會兒才起身,“我去鎮上練車了。”今天是他學車第一天。
他往衣兜裡塞了好些袁如珠做的魚皮花生和怪味胡豆等等零嘴,全部衣兜都裝得鼓鼓囊囊,這才出發去往清河鎮。
他直接去飯館門前等車。以前坐車是在另一個路口,現在村民們不約而同都在飯館門前坐車了。
“長貴,咋就你一個人?你媳婦兒她們沒來?”
“他們在後麵。”李長貴回答了村民的話,站到路口等車。
“你這是……等車?要去外麵?”
“對。”
“現在不好等車啊。”村民咂嘴,以前村裡人去村外,等很久才能等到車子,現在因為如珠飯館,村裡拉客的車子多了起來,卻還是和以前一樣難等車。人太多了啊!他話音剛落,就見有排隊的食客出聲:“李老板,等車呢?”
“是。”
“去哪兒啊?”
“鎮上。”
“鎮上?那我送你吧。”食客想了一想,說:“那我送你吧,去鎮上也就三十多分鐘。”他和朋友排的位置有些靠後,送完李長貴回來估計也吃不上飯,大概得晚上才能吃上飯。所以他二話不說就打算送李長貴。
“多少錢?”
“要什麼錢,不要錢的。”
“那咋行,算了,我還是等一等車子吧。”
“沒事兒,反正我在這乾等著也無聊。”
李長貴再次拒絕,見公路上有拉客的車開過來,他快步向車子跑去。
村民看了一眼毫不猶豫走開的李長貴,又看了一眼被拒絕後麵露惋惜的食客。村民暗地裡嘖嘖幾聲,羨慕不已。如果李長貴不是如珠飯館的老板,彆人怎麼會這麼熱情地要當免費司機,送他去鎮上。
還不就是因為如珠飯館的菜太好吃了,所以這些食客都想討老板。說不定討好了人老板,進飯館吃飯還能走個後門兒!畢竟現在排隊實在是太難排了,對於此,很多食客都苦不堪言,所以難免有些人想和老板打好關係,沒準兒和老板打好關係了,以後吃飯可以走後門!
李長貴在鎮裡練了三個小時的車,回家前特意去了一趟商場。嘟嘟和小白的狗糧快吃完了,得再買一些備著。
逛商場時,注意到有孩子在玩滑板車,他想了一想,也打算給小夏小秋買兩個滑板車。尋到賣滑板車的商店,他快步進店。
挑選許久,李長貴選了兩個電動三輪滑板車,正要去收銀台時,他考慮了一下,又多買了一個。
李長貴結賬時,商店老板原本沒什麼表情的臉微微一變,下一瞬立刻揚起笑容,“哎喲,這不是如珠飯館的李老板嗎!”
李長貴不認識他,隻禮貌性地頷首回應了一下。
“李老板,你家飯館真好吃,我經常去你家飯館吃飯。”商店老板豎起大拇指,誇讚道。
“謝謝啊。”
“嗐,好吃是好吃,就是很難排隊啊。要是你家飯館店麵再大一些,排隊就輕鬆些了。”
“你可不知道我們排隊有多艱辛呢哪。”
“對了,你家飯館打算啥時候擴容一下啊?”
李長貴搖頭,“暫時還沒擴容的打算。”
珠珠暫時還沒說過店麵擴容的事。
“暫時還沒打算啊……”商店老板張了張嘴,繼而笑嗬嗬道:“就要這幾個滑板車?”
“對。”
“行,給你七折優惠。”
旁邊店員聽到這話,訝異地偷瞄李長貴。李長貴要買的電動三輪滑板車一個六百多,這款滑板車目前是沒有打折優惠活動的。老板居然給人這麼大的優惠?
李長貴不知道這是商店老板特意給他的優惠價格,他付錢後快步走出商店。
下午四點多,李長貴回到清河村,正好趕上吃晚飯。收銀台後麵,吳桂芳給小秋夾了塊肉,又給李長貴夾了塊肉,“咋樣,學車好不好學?”
“還行。”
“那就好,你努力點,爭取早點拿到駕照。”
“哎。”
後廚後麵的休息區裡,新來的員工周莉和楊玲玲端詳碗裡的八寶鴨,幾乎同時咽口水。
“好、好香啊。”楊玲玲雙目泛光,迫不及待吃下一口鴨肉。
金紅油亮的鴨肉十分酥軟,耙而不爛,油而不膩,汁濃味鮮,鴨肉極致的鮮味仿佛完全被壓榨了出來,同料汁的鹹融彙成了美妙至極的鹹鮮,隻讓人越吃越上頭,越吃越有滋味,越吃越香!
“絕了,真的絕了,老板做的八寶鴨也太好吃了吧!”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鴨肉,楊玲玲激動不已。周莉也激動得不得了,今天是她們第一天上班,第一次吃到袁如珠的手藝,吃了八寶鴨後,她們才明白為什麼如珠飯館生意這麼好了。
就這手藝,生意不好才怪!
“老板真的太厲害了。”周莉連連喟歎,而後不再浪費時間,專心往嘴裡塞飯。
兩人狼吞虎咽,風卷殘雲,很快盤子裡的菜被掃的一乾二淨。
楊玲玲打了一個飽嗝,“哎呀媽,撐死了。”
“我也撐死了。”周莉按著漲成球的肚皮,意猶未儘地盯光溜溜的盤子,“要不是實在是吃不下了,我還想再來一碗。”
楊玲玲一臉幸福和滿足,“要是早點能進店裡打工就好了,劉小英和王嬌她們比咱們先來,她們可是吃了好久這麼好吃的飯呢。”
點了點頭,周莉回味著方才吃的八寶鴨,忽而出聲:“哎喲彆磨蹭了,吃完了趕緊繼續上班吧,今天人這麼多,要忙不過來了。”
晚上九點二十,袁如珠看了下單子,指揮幫廚們快速備菜。
十點多,最後一單結束,袁如珠鬆氣。九點鐘打烊,但基本上要十點多才能做完打烊前的單子,著實很累,袁如珠轉了轉脖子,癱坐下來。
一覺睡到八點半,袁如珠起床後一如既往去鍛煉,鍛煉回來,見小夏小秋在玩滑板車,她想起昨天幺姨爹給她買的滑板,她失笑,沒想到幺姨爹還會給她買滑板車。她已經過了玩滑板車的年紀了,雖然她才十六歲。但她心理年齡已經不止十六了。
“麵劑子好了吧?”袁如珠擦乾身上的汗水,進入灶屋。吳桂芳在洗菜,聽到袁如珠的話,她側過臉,說:“差不多了。”
袁如珠卷袖係圍裙,開始做餃餅筒。中元節時,人們不僅會吃鴨,還會吃餃餅筒。昨天中元節,早上袁如珠做了餃餅筒,小夏小秋沒吃夠,今天早上還想吃,所以今早她還準備做餃餅筒吃。
餃餅筒又叫食餅筒,米筒,濟公卷餅等,是某些地區中元節特有的傳統小吃。餃餅筒與春卷和春餅很相似,餃餅筒的皮和春卷很像,是直接在滾燙的鏊上攤出來的,但比春卷皮要大,要薄。
關於餃餅筒的來曆,很多人認為餃餅筒是濟公所創,已有近千年的曆史。餃餅筒要做得好吃,麵皮的製作至關重要,餃餅的餅皮要薄,柔,韌,因而十分考驗揉麵的功力。
揉麵是個技術活,攤麵皮皮也是個技術活,攤麵皮的火候要把握的十分精準,火候輕了,麵皮顯生,火候老了,麵皮就不嫩了。
袁如珠攤麵皮的動作十分老練嫻熟,一張張麵皮在她行雲流水的動作下成形。
麵皮剛攤好,小秋小夏就伸手去拿了吃。
袁如珠:“單吃沒啥味兒,等下卷了餡兒再吃。”
小夏嘿嘿一笑,咬了一口麵皮,麵皮薄韌,微微彈牙,咀嚼時齒間儘是清新可口的粉麥香氣。
“好吃好吃!”
袁如珠莞爾。麵皮攤好了,開始製作餡料。
起鍋燒油炸花椒,花椒入鍋瞬,很快被熱油爆開,濃濃的椒麻香如洪水般湧了出來。
待花椒炸香,袁如珠撈出花椒,留下油,用鍋裡留下的油爆香蒜末。蒜末爆香,將粉絲、豆芽、春筍絲、芹菜絲、豆乾絲、胡蘿卜絲、黃瓜絲、海帶絲菠菜絲通通炒進鍋裡。加入蠔油和糖調味。
翻炒熟透,她倒了一些原汁醬油入鍋內。快速顛鍋,鍋裡的菜飛離出鍋底,在半空中火舌碰撞,爆發出來的香味豐富多層次,下一瞬,所有菜完完整整地跌入鍋底。
素菜差不多炒好,袁如珠又炒了五花肉和豬肝。炒好之後取出烙好的餅子皮,將雞蛋皮和方才炒好的葷素餡料鋪到餅皮中間,包裹成一個圓筒大卷餅,接著放到鏊上油煎。
餃餅筒在熱油裡滋啦作響,餅皮外表漸漸變得金黃。筷子輕輕碰觸餃餅筒,感受到微微起酥的堅脆感,餃餅筒差不多煎好了。
“快給我一個,快給我一個!”一見餃餅筒煎好了,小夏小秋立即伸手去拿。
熱乎乎的餃餅筒一口咬下去,起酥的餅皮又香又脆,鬆鬆脆脆的,五花肉、蛋皮,豬肝、粉絲、豆芽、春筍絲、芹菜絲、豆乾絲、胡蘿卜絲、黃瓜絲、海帶絲菠菜絲各種餡料香味層層遞進,像是在唇齒間唱起了交響曲。
油汪汪,黃燦燦,外酥裡嫩,鬆脆爽口,很是開胃。
在饑餓的早晨,搭一口鏊盤,攤一張麵皮,包上各式各樣的餡料,卷成圓筒狀,油鍋裡一煎,煎好後雙手握緊往嘴裡送一大口,再喝上一口熱粥,既開胃又暖胃,此般滋味,甚是舒爽暢快。
袁如珠嚼著餃餅筒,又吸溜了一下熱粥,“幺姨,今天的粥熬的不錯呀。”
聞言吳桂芳嘴角掛上笑意,“還不是跟著你學的,你教的好。多喝點兒,鍋裡多著呢。”她邊說邊咀嚼外酥裡軟的的餃餅筒,又說:“餃餅筒比春卷好吃。”
“都一樣好吃的。”袁如珠搖頭,說完她刷新手機頁麵。平時除了練廚藝,鍛煉身體,她也就追追劇,刷刷小紅書抖音這幾個app,沒其他娛樂活動。
刷到一條新消息,她驚訝,說:“幺姨,咱們追的那個劇可以提前看大結局了。”
吳桂芳神色一亮,“真的?不是還有十集嗎?可以提前看完?”
“嗯,今晚看完正常更新的兩集,可以買後麵的八集。”
“多少錢?”
“十八塊。”
“那行,咱買。”吳桂芳毫不猶豫。李長貴向吳桂芳投以一瞥。以前聽說彆人看劇會花錢開會員,吳桂芳都覺得很浪費錢,很劃不來,寧願多看廣告,現在不僅買會員了,還願意額外花錢買超前點播了。
吳桂芳不以為意,“也就十八塊,確定今晚能買了看完?”
“能的,晚上八點就能買,八點前還有個主創的點映會直播可以看呢,直播好像是七點開始。”
吳桂芳高興壞了,“那敢情好。”她挺喜歡這部劇的男女主。這倆小年輕演的挺好。
今天是工作日,晚上七點得上班,不過還好收銀挺閒,她能看直播,也能看劇。她嚼著餃餅筒,恨不得時間過得快點,馬上到七點鐘。
清河城東區的清河電視台廣播大廈裡,記者小鄭對攝像師小吳說:“明天清河村的采訪誰愛去誰去,我反正不想去。”
小吳說:“為什麼?”
小鄭薅頭發,“沒啥價值。”
小鄭和小吳是電視台美食欄目《尋味》的記者和攝像師,工作主要是負責探尋清河本地美食。昨天他倆接到任務,明天得去清河村探店采訪。清河村貌似有一家飯館很不錯。
“就那山溝溝裡,有啥好吃的飯館?去了還不是白跑一趟。半年前我就去過的,那裡太窮了,沒什麼美食可尋。而且那邊的路坑坑窪窪的,又拐又彎,坐車來回一趟,渾身都難受,我可不想再遭那罪了。”
聽了小鄭的話,小吳也不大想去了,“可是不去不行啊,得把任務完成。”
小鄭:“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