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幾人呢,也喪氣的不得了。他們也想載妹妹,但是他們距離妹妹有些距離,結果就被小舅舅搶了先,小舅舅真奸詐。
幾人像是被霜打的茄子,蔫噠噠的垂著腦袋,看起來可憐的不得了。
城門口不少路過的上了年紀的婦人們見狀,不免嘮叨開了,“這娃子,長這麼俊,穿的還那麼齊整,肯定是不愁娶不到媳婦的。有吃的有喝的有媳婦,這世上還有啥可愁的。”
“怕是就愁媳婦的人選太多,挑花了眼不知道怎麼選呢。”
“這事兒好辦,我家還有兩個孫女的。雖然不如這城裡的姑娘們體麵,但是富態點圓潤點才好生兒子……”
長安長平、宿軒宿征:……惹不起惹不起,他們還在這兒談什麼氣,再歎一會兒這些大娘們和不能把他們搶到家做女婿孫女婿去。為了小命著想,還是彆在這兒故作憂傷了,趕緊離開這是非之地是正經。
長平就說,“小姑姑快上馬,再晚些看不上小舅舅和小魚兒了。”
翩翩連忙站起身,“走走走,我跟緊你們,你們快攆上去。”
一行十幾騎進了城。
河州城修的恢弘寬闊,街道也非常軒朗。又因為如今是正午時段,日頭毒辣,不管是往來的百姓還是做生意的小販,都暫時收攤回家。
可以說,此時街道上難得的清淨,竟是兩個人影都很難看見。也正因此,一行十幾人騎著快馬攆著青兒過去,不過片刻時間就到了同知府。
同知府外長樂在哪兒等著,她今天本是跟著師傅學醫去的,但因為惦記著遠來的哥哥、小舅舅和小姑姑幾人,一上午都心不在焉。
師傅讓她診脈,她好大一會兒才回過神,結果診著診著又出神了。不用師傅說,她也知道今天失態了,可她著實控製不住。
李大夫年逾古稀才收了這麼個弟子,如何會不疼愛?他疼愛長樂,但教導的也很嚴厲。像是今天這種境況,放在往日他少不了批評一通,但知道長樂的兄長今日到來,小姑娘魂不守舍情有可原。
李大夫也知道,長樂找個狀態留在他這了也是浪費時間。她心不在這兒,隻把人留下也是一具行屍走肉。老人家歎口氣說了句“下不為例”,就讓長樂提前回家了。
長樂到家後急吼吼到了翠柏苑,不出意料得知了諸人還沒回來的消息。她有心去城門口尋小魚兒,和她一道等親人,但天太熱了,嬸嬸估摸著時間也差不多了,那幾人怕是再過一會兒功夫就會回來。她如是此時過去,正好碰見他們還好,若是走岔了路,白跑一趟,受罪又可惜,那多不值當。
有這一言,長樂就不往城門口去了。可在家裡她也待不住,就乾脆跑到府門口等著諸人。
等了一炷香時間,兩炷香時間,等的她望眼欲穿,胡同口終於傳來響亮的馬蹄聲。
長樂眼睛一亮,眼角一紅,趕緊跑到外邊,看著快速跑來的十幾騎人馬,笑著笑著就落了淚。
……
瑾娘在屋裡也耐心等著,但到底是親人要來,她有些魂不守舍。
榮哥兒今天守在母親身邊,他也知道了小舅舅和小姑姑要來的消息。但是離開京城的時候他還太小,兩歲左右的年紀記憶力也不怎麼好。雖然到了河州,他偶爾還會要小舅舅,要小姑姑和哥哥們,但時間長了,就像是忘了那些人似得,再也不提了。
但要說榮哥兒把幾人忘了,這話也不準確。畢竟每次娘親和姐姐們提起他們時,他腦海中總會出現他們的模樣。但就是離彆久了,就像是生疏了,他也不會主動找他們了。
但或許是血脈天性,聽說他們要過來,榮哥兒也高興的不得了。
他甚至早早收拾好了自己的小木劍和小弓弩,連小馬都洗刷乾淨在馬廄裡“備用”。就準備等小舅舅和哥哥他們來時,和他們一道分享他的玩具。
可等了許久也不見人來,榮哥兒又困又餓,就有些蔫蔫的。
瑾娘心疼孩子,加上她如今也是不經餓的人。每次稍微餓一點,若不趕緊吃東西,都會乾嘔。所以她手邊隨時放著填肚子的東西,不是蜜餞果脯,就是糕點小食,總歸能在她起了吃欲時,第一時間滿足她。
瑾娘拿了個硬幣大小的荷花酥給榮哥兒,讓榮哥兒先墊墊肚子。至於彆的,且再等等,一家人好不容易聚齊了,怎麼著也該遲鈍團圓飯才是。
若榮哥兒此時吃的多了,待會兒沒了胃口,豈不遺憾。
說起團圓飯,瑾娘又問青禾,“老爺那邊確定抽不出空來,當真要等晚上才能回來?”
青禾點點頭,她已經讓人問過了,老爺如今忙著巡邊。
因為河州是邊境,每年秋收時節都有韃子犯邊。那些韃子也當真可惡,自己不種地就可著河州附近幾個州府的百姓搶劫,完全把河州等地當做自己的糧倉。隻要沒糧了就來搶,沒女人了也來劫,真真的再凶殘沒有。
也因為這些韃子太過凶殘可惡,邊境的百姓被嚇怕了,都背井離鄉流落他方。如今老爺施行各項政策,好不容易招來了幾萬人,為了讓他們安心在河州生兒育女,自然地保證他們的安全。
所以從半月前起,老爺就常常出去。若不是夫人懷了雙胎,老爺擔心夫人的安危,想來老爺十天半月都不會回家一趟。而如今,老爺哪怕走出百裡,晚上騎馬幾個時辰也必定得歸家一趟。
即便來回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就要幾個時辰,回來也頂多在家呆一盞茶的時間就得馬不停蹄返回去,可老爺依舊每天如此奔波。哪怕是夫人心疼他,勸了又勸讓他在當地休息就好,她身子不舒坦會及時派人給他傳信,可老爺嘴上應的好,行動上卻依舊我行我素,也是讓人沒辦法。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