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放(1 / 1)

世家子 清涴 5057 字 8個月前

外調確實是刷資曆和經驗的好選擇,也是顧淮之以前為自己製訂好的上升路線。然而外放最低也是三年, 做得好也不一定回京, 可以一直升刺史然後入京進入政事堂。在範婷的上輩子,顧玄的壽數隻剩下了五年, 顧淮之哪能忍心在這個時候離京外放?顧玄頓時皺眉,不悅地看向顧淮之,“你這又是鬨什麼?外調之事不是我們早就商量好了的嗎, 因何反悔?”顧淮之一肚子話憋在嘴裡卻不知怎麼說, 隻能無奈地看著顧玄,想胡亂找個借口,卻立即被顧玄識破, 讓顧玄更為憤怒,“有話直說便是, 怎麼, 在我麵前還想遮遮掩掩?”顧淮之麵露難色,低聲道:“我離京後就不能日日孝順阿公了。”“我稀罕你的孝順?”顧玄那個氣啊, “人家說你容易感情用事還真沒說錯!你爹娘叔嬸都在京中, 用得著你為我擔心?我還活得好好的呢,哪怕我病重,你也得給我把正事放在首位, 彆被感情絆住了腳!”顧淮之抿了抿唇, 不讚同地看著顧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感情用事又如何, 官職早晚能升,人要是沒了,那就是再也回不來了。”顧玄氣得脫下鞋滿屋子追著顧淮之抽,“你這兔崽子怎麼不盼著我好,說的什麼混賬話?老夫養了你二十年還不夠嗎,還賴在家乾什麼?你要是不外調出去自己獨自處理政事,什麼時候才能獨當一麵?”顧淮之還是頭一回見顧玄發這麼大的火,趕緊一邊跑一邊給顧玄降火,“阿公息怒,我也是舍不得阿公和爹娘,一時想岔了。”“那你去不去?”“去去去!都聽阿公的,阿公讓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顧玄這才順了氣,回到案幾前喝了好幾口茶緩了緩,這才恢複了往日的從容做派,冷靜道:“官場規矩,官員不在老家任職。虞川你是去不成了,去了也沒用,做不出什麼功績來。我想讓你去青州,你意下如何?”說到正事兒,顧淮之也不糾結了,略一思索便點頭道:“青州倒是個好去處,陛下尚未登基之時,胡人和亂民幾度在青州作亂,眼下青州也有地方不太平,是個棘手的地方,治理起來肯定不如其他州順利。但做好了,便是大功一件。我既外放積累經驗,去青州更能得到最大的利益。”顧玄見顧淮之不再犯渾,分析起來也頭頭是道,頓時暗暗點頭,沉聲道:“不過青州眼下流民四躥,百姓日子也比不過其他州,去那裡,沒點本事可管不了。你可做好心理準備了?”顧淮之自信一笑,“我可是您一手教出來的,難道您對我還沒有信心?青州亂是亂了點,治理起來倒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不過這回可得讓您幫幫忙,允許我多帶點部曲過去。”知道外放一事不可回轉後,顧淮之便開始冷靜地分析了一下青州的局勢。不得不說,青州這些年比較倒黴,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即便元熙帝登基後免除了青州的賦稅,傷了元氣的青州也無法在這一兩年中恢複原樣。去青州,哪怕直接當個刺史,日子恐怕還比不得顧淮之眼下當的這個六品中書舍人自在。更何況,以顧淮之現在的資曆,也不可能直接給他一個刺史乾。不過相比起在貧困縣待了好幾年的王溫大表哥,顧淮之覺得自己的路還是平坦多了。去青州還有一個優點,顧淮之不會受到來自當地世家豪強的壓力。也是當初胡王做的孽,當年胡人遠上攻打京城,在青州搶了一波,砸了當地世家的塢堡莊園,世家養的部曲也傷亡慘烈,元氣大傷。這種情況下,顧淮之去青州,不會受到來自地頭蛇土皇帝的威脅,正好可以放開手大乾一場。想想沒怎麼經曆過戰火洗禮的顧氏大本營,寧州虞川,說句不客氣的話,哪怕是郡守甚至是刺史,在顧氏麵前都得低點頭。顧氏願意支持他們也就算了,要是跟他們對著乾,那還真不知道到底誰會贏。這就是官員和地方勢力之間的矛盾了,這種微妙的對立也應了那句話,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甭管最後哪邊贏,那都是慘勝,其中要花費無數心思。青州世家勢力大減,對於顧淮之而言其實是件好事,可以專心致誌搞民生發展。外放也不是說走就走,至少得把目前的活給乾完了。正巧明年是考評年,顧淮之表現不差,評個上等應該不成問題。到時候顧淮之再提出外放,也是正常流程。對於顧淮之要外放一事,與他交好的幾人心裡也有所猜測。王溫年前回了京,猜到此事後友情給顧淮之這個表弟送來了一份厚厚的縣令心得,其中詳細地描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衣食住行和作息習慣,涵蓋範圍也十分廣,士農工商城內鄉下都有,還記載了不少應對天災的對策以及春耕秋收和處理糾紛的心得。顧淮之一看這小山般的心得體會,就知道王溫這幾年肯定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就這上麵的記錄來看,王溫應該是走訪了當地的每個村莊,仔細了解了各個村子的具體情況才能寫出這麼多經驗總結來。不得不說,王溫確實是官員模範,不是顧淮之開地圖炮,絕大多數官員都做不到像王溫一樣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在王溫的手記中,光是處理百姓糾紛的就有將近十大本。這是王溫的官當得不好嗎?不是的,恰恰是因為他這個父母官當的太好了。顧淮之還記得之前避暑山莊裡的那個小太監說的話,百姓畏官如虎,根本不敢踏進衙門,遭遇了不公正的對待也隻能自己忍著。這樣的官員,明麵上治理得當,民眾糾紛少,官司少,看著倒是一片太平盛世。實際上呢?早就爛透了。反而是王溫這邊,雖然案情多,看起來像是官員能力不夠,案情頻發,仔細一看卻都是小糾紛,百姓們敢於為自己討個公道,這才是顧淮之佩服王溫的地方。就像後世,政府普及義務教育開啟民智,又接著普法,花了十多二十年的才逐步建立起民眾的法製意識,遇到刁難可以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現在,在封建社會,王溫也勉強做到了這一點。雖然他隻管理了一個縣,其中所付出的心血也可見一斑。顧淮之不由想到當年那個到處遊山玩水被自己下過一回麵子的林郡守,同樣是當官的,就差彆簡直比人與狗之間的差彆還大。王溫幾年的付出沒有白費,他順利入京,因為斷案經驗豐富,又有世家身份加成,順利進入了大理寺。顧淮之則拿著王溫的工作手劄挑燈夜讀,汲取寶貴經驗。學習的時間總是不夠用,日子嗖嗖往前跑,轉眼就到了考評這年,小家夥都能滿地跑了,顧淮之才向元熙帝申請外放,想去的地方也很魔幻,青州的康郡。顧淮之畢竟有六品官職在身,不可能像王溫當年那樣從縣令做起。再加上京官本就默認比地方官高半階,顧淮之又不是被元熙帝貶黜出京,官職上還是可以略微往上動一動。這一動,顧淮之就直接從六品飛升成了四品,二十出頭的年紀就成了一郡之守,這升官速度,最近幾十年來都是數得上號的。不過也沒人眼紅顧淮之,還有不少人替他惋惜。甚至在部分人看來,做出這個決定的顧淮之基本是瘋了。要知道,青州本身是個是非之地難以治理就不說了,顧淮之還頭鐵地挑了個青州地界中最難搞的一個郡,這是嫌自己的日子過得太痛快要人為給自己製造點困難?康郡,這是元熙帝登基後才從青州拆分出來的一個郡,聽起來就不像是個好地方。就好比校長對某個年級的所有班主任說要多分一個班,各班選出多少人調進新班,那班主任的第一想法肯定是先把班上的刺兒頭和拖後腿的差生給踢出去。康郡之於青州,就十分類似這個由大多數拖後腿的學生所組成的新班。雖然最終是由朝廷拍板決定康郡的範圍,但康郡被拆出來,本來就是為了依靠天險山脈阻斷州郡之間的聯係增大山民叛軍和亂民搞事情的難度的,這種情況下,康郡的地理位置,那真心叫一個虐。標準的貧困地區配置,還附帶人身危險的那種。顧淮之仔細研究過地圖,那邊民風較為彪悍,又因為被朝廷坑過幾次,百姓們對新任朝廷也不信任,這兩年青州官員呈上來的折子基本都是訴苦的,其中倒苦水倒的最多的就是青州刺史。可想而知青州的條件有多虐。顧淮之倒是乾勁滿滿,躺在祖輩功德簿上睡大覺算什麼本事,迎難而上讓貧困地區大變樣那才有成就感。康郡必須去。徐暉和鄭文襄二人大概猜出了顧淮之的心思,忍不住歎道:“你倒是好魄力,康郡那邊可不如京城舒坦,甚至還性命之憂。你此番前去,一定要多帶點部曲!”顧淮之也十分愛惜自己的小命,青州的叛軍基本都已經被朝廷清剿完了,餘下的人數也成不了什麼氣候。顧家的部曲那可都是每天雷打不動的操練出來的,不少人還見過血,自有一股煞氣。真碰上了叛軍,說不定也是給顧淮之送人頭的。反正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了解完康郡的情況後,顧淮之又從顧玄那裡磨來不少部曲,絕對有安全保障。安全當然是第一要位的,顧淮之還得帶上徐清漪和顧燮小可愛呢,妻子兒子都在,再給顧淮之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托大啊。對於顧淮之要帶兒子去康郡一事,顧家還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以顧玄為首的長輩黨堅決反對顧淮之的提議,說什麼都要把小家夥留在京裡,理由也很充分,“京城去康郡,這一路上舟車勞頓,燮兒這麼小,怎麼受得住?”顧淮之的態度也很堅決,“燮兒還小,跟在父母身邊最好,路上照顧得精心一點,提前出發走慢點,燮兒身子好,不會有什麼問題。再說了,還有宋大夫他們一路跟著呢。”沒錯,顧玄又把宋璟放回了顧淮之身邊。不過顧家自己養的大夫也不少,宋璟在顧家這些年同其他大夫互相交流醫術,長年累月積累下來,大家的醫術都有質的飛躍。宋璟陪著顧淮之去康郡,顧玄身邊也不會缺為他調養身子的大夫。更因為顧淮之的強烈要求,顧玄這一年來都嚴格按照宋璟製訂的養生計劃,內調外養,每天一套五禽戲,配上專門針對顧玄身體狀態定下的食譜,目前顧玄的身體倍兒棒,神采奕奕雙目精光四射,加上顧玄本身飄逸淡然的氣質,愈發顯得仙風道骨。看著這樣的顧玄,顧淮之也能稍稍放下心來,準備去康郡赴任。臨走之際,元熙帝還搞了個大新聞。馮克己沉默兩年,又折騰出一套新法子,中心思想就是,考慮到天下初定,民心不穩,士農工商,農才是穩定的基礎。然而前些年世道太亂,大部分農戶失了自己的田地,流離失所,輕易被人蠱惑成了反賊亂民。因此,朝廷決定將各地未開發的土地按戶頭分給農戶,用以安置農戶,穩定人心。正巧顧淮之要去康郡,元熙帝還特地叮囑他,“新法剛出,農戶大多不信,你要多費心啦!”顧淮之心裡糾結,麵上一派沉靜,“陛下放心,臣一定安撫好康郡百姓,不再讓陛下為此煩心!”“你辦事,我一向放心。這均田令還真不錯,正好能解眼下百姓的困境。”顧淮之偏頭看向繃著臉站在元熙帝身後的馮克己,發自內心地讚道:“馮大人果然是國之棟梁,急陛下之所急,此令一出,天下百姓都感念皇恩,朝廷有大人這般肱股之臣,真是幸事!”馮克己淡淡一笑,摸了摸花白的胡須,平靜道:“我不過是儘了為人臣子的本分罷了,當不得你這般盛讚。青州局勢不若其他州平靜,你多多費心。”“原本下官還在憂心如何安置流民,大人均田令一出,問題便迎刃而解,大人可是替下官解決了一樁大.麻煩啊,若是大人不嫌棄,下官可得好好請大人喝一杯!”“行啊,不過哪有小輩請吃酒的?這酒該我請,就當為你送行了。”看著馮克己平靜的眼神,顧淮之心知他這是真的聽進去了自己當初的話,徹底拋掉了心中對士族的成見,開始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不過這人分析來分析去,最終搞出來的東西其實也在暗搓搓給世家挖坑。雖然說的是開辟荒地分給百姓,聽起來跟世家沒關係。但彆忘了,世家門下多隱戶,大量的隱戶勞動力撐起了世家優渥的生活。這幫隱戶,在看到普通百姓擁有自己的田地,子孫後代還能參加科考改變命運後,誰還會想當隱戶?這當然是一件好事,顧淮之也佩服馮克己的高瞻遠矚,隻是出於立場原因,顧淮之還是對顧玄提了一句。顧玄也明白這其中的坑,聞言立即滿意地笑了,“你能看出來其中的問題,便已超過了大多士族。如今天下一統,世家逐步勢弱才是大勢所趨,不必太過憂心。就算馮克己沒提出此事,日後也會有張克己李克己提出來。錢財乃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人。隻要我顧氏人才源源不斷,儘出驚才絕豔之輩,顧氏就永遠不會有衰敗那一天。”顧淮之也笑,心中暗暗鬆了口氣,好在顧玄沒站在馮克己對立麵反對均田令政策,不然的話,顧淮之都不知道該站哪邊。身為世家子,家族利益與百姓利益有時候是對立的,顧淮之真心實意想為百姓做些事改善他們的生活,卻也不能不管培養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家族利益。兩相為難,個中滋味也隻有顧淮之明白有多艱難。現在顧玄鬆口表示不在乎麵子功夫,著重培養族中人才,這無非是踏上了另一條境界更為高深的坦途。科舉製度一出,士族將會逐漸勢微,曆史車輪滾滾向前,顧淮之這個穿越者也無法改變什麼。顧玄想要顧氏榮耀不滅,顧淮之也隻能保證自己儘力做到最好,卻無法保證士族地位永遠尊崇。現在顧玄主動退了一步,顧淮之的心理壓力也沒那麼大。顧淮之不由感歎,顧玄才是真正的天縱奇才,永遠能捕捉到“勢”之所在,眼光便能比一般人更為長遠。真是天生的家主,冷靜理智得讓人害怕。有這麼一位極其靠譜的大佬罩著,安全感真是杠杠的。顧淮之領著一大幫部曲護衛,帶著妻兒和前來送行的親友一一告彆,信心滿滿地踏上了前往康郡的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