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回(1 / 2)

我的佛係田園 竹子米 4757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我的佛係田園最新章節!

對於媳婦的眼睛,農伯年深表同情,可惜幫不上忙。他不是萬能的,頂多比旁人知道的消息多一些。

比如這次的彆院慘案事件,上輩子內地沒有彆院慘案,香江也沒有。

並且,他四十多歲才知道香江農氏和母親的娘家梅氏有親戚關係,還是遠房親戚。對香江的政務了如指掌,對玄門的興衰盛敗頂多略了解,僅此而已。

香江玄門的掌權人不斷更替,在他眼裡,等同本地的幫派爭當龍頭一哥。

隻要不影響民眾的生活,不乾擾社會治安就好。

鼠有鼠路,蛇有蛇道,每種人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外道之人不便插手乾預。依稀記得,前世的香江玄門有兩位能人,一個是馬大師,一個是唐老太爺。

至於唐老,他和兒子死在東南亞的一個小國。

據資料顯示,他們得罪當地的降頭師引發衝突,受詛咒而死。寥寥幾句概括了唐氏父子的一生,當時的詳細情形如何,無人得知。

這事,曾一度成為香江民間茶餘飯後的談資。

有人惋惜,有人幸災樂禍,說唐氏早已沒落,做子孫的卻死鴨子嘴硬,非要到國外顯擺自己的能耐,結果打臉了吧?

不堪忍受這些言論,多年以後,唐氏還是散了。

已經長大的兒孫們要麼移民,要麼回內地。後來,唐老太爺也在兒媳婦們的扶持之下,帶著尚且年幼的孫兒們搬到內地的老家,過著平淡安穩的日子。

自此,馬大師在香江可謂一枝獨秀,玄門中人唯他馬首是瞻。

另外,道宗門和趙門主等人早已成為曆史,他隻在資料裡了解它的興衰過往。

丁大爺的資料在道宗門的史冊中一筆掠過,不起眼。

多年後,馬大師退隱,他座下的得意弟子江堯成為繼承人。而唐家一直找不到出色的繼承人,他當年還替人家遺憾來著。

因為馬大師表麵溫慈祥和,實則傲慢自大,自視甚高。相反,唐家的子孫和唐老太爺一樣,心胸豁達,平易近人。

如今,結合前世今生的資料來看,馬大師稱霸香江的過程耐人尋味啊。或許,他和兩位女士的重生,或多或少影響了一些事情的發生。

這次幫唐家純屬偶然,亦可能是天意,並非他刻意為之。

普通人的人生他敢插手,玄門中人的生死影響太大,他自問無力回天,更怕禍及家人。

要不是養母致電說小青暗示唐家有難,他根本不知道唐家這次回內地竟這麼凶險。現在,他和家人已經幫唐家避過一劫,以後是死是活就靠他們自己了。

在前世,香江兩大玄門的隕落對農家影響不大。

若這輩子因為他的插手導致農氏遭到滅門之類的牽連,他百罪莫贖。

凡事有得必有失,不能因為自己是重生的便盲目自大,不可一世,以免將來後悔莫及。

說回現在吧,江堯和那範師叔回香江了,解君寶來雷公山探望丁氏爺孫。

“……我終於明白丁爺爺為什麼不許娜娜去那邊,要麼算出什麼,要麼他以前在那邊發現什麼。總之,不管他們怎麼鬥,希望娜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羅青羽感慨道。

“小姑娘家家一天未成家立業,她就無法體會為人妻,為人母的一番苦心。”農伯年靠著椅背,擱在扶手的左手無意識地撚動手串,閒適自在,“解君寶這孩子品行不錯,你大可以在娜娜麵前說說他的好話。”

“嘁,什麼這孩子?”羅青羽鄙夷他一眼,“人家不過小你幾歲,就在這兒倚老賣老。”

年哥是重生,比尋常人多一重記憶而已,和解君寶算是同一代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