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百廢待興(2 / 2)

……

太師和丞相在聆聽鄭三太爺講道後,心潮澎湃,相約遊湖,在遊湖過程中一起跌落湖中溺亡一事已足夠離譜,所以換了個芯子的趙佶體諒朝中群臣,再沒有做出什麼過激之事。

他神魂由宋室龍氣所化,天生便知道究竟如何做才能利於江山鞏固。隻是他到底是頭一次做人,一些為人處世方麵的事情還需要旁人指導。時隔多年,諸葛小花再度找到了教導“弟子”的感覺——憑心而論,這位“官家”聰穎勤奮,一團和氣,但自他這張平日裡總是嫌棄賢臣的嘴裡說出“辛苦您了”、“有您這樣的臣子,是萬民的福氣,更是朕的福氣”這一類的話語,不免叫諸葛小花一陣恍惚。

再度回答了趙佶的一個問題後,諸葛小花借暫時休息為由,躲到屏風後狼狽地抹了抹濕潤的眼角——官家的嘴真是太甜了!

鄭三太爺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君臣互動。趙佶此時嚴格意義上來講,既是屬於老者的法寶褪凡化靈而生,又是一個活生生的、掌控著萬裡江山的生命。所以鄭三太爺在麵對他時,亦是存了一份長輩情懷,十分大度地向他許諾,若有需要,老人莊必是無條件支持他的。

完全繼承了原先“趙佶”的記憶,如今的皇帝在與諸葛小花商議後,便決定召回四大名捕之二的鐵手和“捕神”劉獨峰——尤其是劉獨峰,他奉趙佶之命去查案,但無論“趙佶”得位正或不正,在此時都顯得無足輕重了。除此之外,他還頒布了一係列不過分激進、卻表明他主戰傾向的政令,更有當今武林最具聲望的蘇夢枕蘇公子為他證明,國家大義在前,江湖朝堂之爭暫且擱置不提。

趙佶和諸葛小花越商議,越覺頭疼,蓋因局勢不容樂觀、他有許多想做的事,礙於大局,隻得徐徐圖之。但好在,一件事隻要有心去做、肯下實乾,那無論這件事有多難完成、這個目標有多遠大,都終將會有達成的那天。隻要能看到希望,那一切就遠遠不至於絕望。

趙佶這樣堅信著,許多人也同樣這麼堅信著。

……

“所以你呢?你也這麼相信著嗎?”厲愁肩上纏著厚厚的紗布,直挺挺坐在椅子上,他那雙上挑的眼睛極為好奇地看向坐在他身側,正悶悶不樂的少年。

孟良宵十分沒好氣地踢了他一腳,小聲嘟囔,“你是說你背叛狄飛驚?我有什麼好相信的?一個二個的,都是笨蛋。”

厲愁不由得笑了。

他性子孤高,卻並不冷漠,不愛與人為伍,對於孟小侯爺這位少年人卻很有好感。這好感或許源於他二人皆是當世頂尖的高手,亦或許是因為他們在交手之間惺惺相惜、對對方存有一絲敬意。

孟良宵起初也是這麼想的。

直到現在。

他惡狠狠地從厲愁手中接過鄭醫令——他無論如何也料不到,蘇夢枕竟真舍得將這塊珍貴的醫令轉贈給厲愁——隻為了賭一個可能,一個劍客仍心存道義,不願與六分半堂、不願與雷損為伍的可能。當然,除此之外他更想不到的是,同樣有頑疾在身,瞧上去並不比先前的蘇夢枕要康健的劍客,居然並不用醫令來治病。至少,不是治他自己的病。

孟良宵很是歎了口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我仍要問你一句,你不後悔嗎?”

厲愁搖搖頭,目光溫和地在孟小侯爺臉上一掃,聲音堅定,“若是我不這麼做,才會後悔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