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怎麼可能呢。
如果安材隻剩下最後一個人,那個人肯定是秦蓁。
馬廠長嘟囔了句,“你們這些年輕人,怎麼一個個的還都喜歡打啞謎,這都什麼習慣?”
被指責了的沈航笑了下,“猜謎多有意思,您要學會從生活中享受樂趣。”
樂趣是什麼?
“你的樂趣就是機器剛剛交付就開始研究新的機器嗎?”
第一台AC1999交付,美國那邊也有反饋消息——
很好。
AMD打算再和安材補充合同,增加機器進口數量,秦蓁的老朋友艾德裡安這段時間會再來安城。
AC1999算是一炮打響,而沈航卻沒有休息,帶著研究團隊開始新的研究工作。
這可真是工作狂。
“我們基礎差,需要多付出一些時間,雖說就算做不出新的機器,日後還可以靠專利過日子,但最好還是能做出點內容來。”
馬廠長笑了起來,“行行行,你們繼續搞你們的,我去給你們招人去。”
有了AC1999的成功,今年秋天不管是招實習生還是再招新人,都輕鬆了許多。
還是得要人,天下英才儘數入我彀中。
這樣多少也能給秦蓁和沈航減少些壓力吧。
秦蓁去上海送人,回來時就看到馬廠長跟人說話,那人背影瞧著有些眼熟,聲音也有點耳熟。
“老馬,咱們多少年的交情,你就幫我說句好話,跟秦蓁說一句。”
馬廠長多少有些不耐煩,“我跟你說了秦蓁不在,夏行長你還是請回吧,等她回來我一準跟你說成不成?”
秦蓁:“……”那我走?
隻不過還沒走,她就被夏行長給逮到了。
馬廠長沒想到秦蓁回來的這麼快,好歹也在上海玩兩天嘛。
“我就說吧,你看她剛回來,怎麼看你臉色不好,是不是太累了感冒發燒了?要不先去休息下?”
夏行長當初催還貸款,彼時災後重建,秦蓁本就忙得焦頭爛額,還得時不時應付這個人,後來實在沒招去找了人,然而市裡的人也沒說上話,最後還是找到了總行那邊,這人才消停了幾分。
現在安材與AMD的五千萬美元大合同人儘皆知,這位銀行行長態度可謂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秦蓁順著馬廠長的話說,“有點暈車。”
“暈車呀,我這裡有從老中醫那裡配的藥,專治暈車的,回頭我就讓人給你送過來,吃一劑就好了。”
如果能回到一年前,夏行長恨不得打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當初怎麼就士可殺不可辱的跟秦蓁彆苗頭,以至於最後搞的幾乎收不了場呢?
現在士不想死,寧願被羞辱。
秦蓁看著不能再殷勤的人,“是不是太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你這來回出差多,總暈車也不是辦法。”夏行長話多起來,聽得馬廠長都有些不耐煩了,好不容易找了個機會把秦蓁帶走,“這人是怕你記仇。”
有錢的是大爺。
整個安城才多大點,也沒什麼大廠子。
安材現在崛起,成了數一數二的企業。
夏行長可不是得供著他們?
“那他可真猜對了,我這人就記仇。”
馬廠長愣了下,跟著秦蓁過去,“所以還是老話說得好,莫欺少年窮。”
這話莫名帶著幾分龍傲天之感,秦蓁笑了笑沒說什麼,她暈車是假,不想跟夏行長閒扯是真。
拿出擬定的技術授權協議書,秦蓁仔細和馬廠長說了起來。
技術授權、美國來華投資建廠以及安材保證采購的零部件有30%來自於美國工廠。
“往好處想,咱們的零部件能夠得到保障。”
馬廠長哭笑不得,“你可真是樂觀。”
主動采購是一方麵,如今這種不得不采購美國貨算什麼事?
“不樂觀哭呀?怎麼不是過,樂觀點總沒錯的了。”
話雖然是這個道理,但不見得人人都能有這般好心態。
“咱們真能比他們早做出那個EUV光刻機?”
“不信我呀?”
馬廠長看著笑吟吟的人,心生感慨,“咱們人還是有些少。”荷蘭日本都有成熟的一套甚至好幾套班子,相對來說安材的發展就是靠秦蓁。
一個人的才智終歸是有限的,還是人才儲備不足啊。
“那就多招點嘛,人多了總會有那麼一兩個能派的上用場的。反正咱們現在也不缺錢,缺錢就找銀行要。那個夏行長,你再晾晾他,回頭再貸款的時候再壓壓利息。”
“就知道你不肯吃虧。”
不過這件事倆人想到一起去了。
雖說現在安材的現金流很健康,但該朝銀行貸款也不用客氣。
畢竟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
千禧年到來前,吳迪結束了在美國的求學生涯,回到了國內。
這個在匹茲堡攻讀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青年人,回國創業卻是徹底拋棄了自己曾經的專業,選擇在發電機方麵鑽研。
這個創業選擇讓大家都大跌眼鏡,本以為吳迪會在算法方麵做出突出貢獻,又或者在是去海芯大展拳腳。
誰知道他竟然去搞什麼發電機。
發電機,有什麼好搞的?
然而吳迪很快就交出了答卷。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念頭,吳迪回國半年後,他的發電機廠向中東地區出口了大批的發電機,賺來了第一桶金。
總算不是靠天使資金生存。
吳迪的發電機廠也開始進行機器的鑽研。
為什麼要搞發電機,原因再簡單不過——
秦蓁說,想要繼續做好光刻機,就勢必要做好發電機,越往後光刻機的耗電量就越大。
而目前,國內的發電機功率遠遠不夠,無法滿足需求。
秦蓁想要做全產業鏈,不為美國人所掣肘。
做出讓利引進外資投建工廠,本質目的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實現技術轉移。
美國人有自信,畢竟他們有著更好的福利製度,不會存在人才流失的情況。
事實上,蘇聯解體後,美國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無可撼動,也壓根沒把這時候的中國放在眼中。
對於企業主來說,能夠利用中國低廉的勞動力賺取更多的錢,這比什麼都重要。
雙方各取所需,又都對自己十分自信。
這是好事,但秦蓁還得留後手。
她也覺得有些虧欠吳迪。
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是信息產業高度發展的時期,可她能無條件信任的人太少了,這種重要的東西吳迪不去做,又能找誰呢。
吳迪倒是無所謂,“如果我回來之後還必須去海芯解決問題,那海芯才是真的沒前途。”
從事本專業與否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實際上對他來說,能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實現自身價值,那比什麼都重要。
秦蓁離開這邊的時候,收到了吳迪送的禮物,“遲到的生日禮物,生日快樂秦蓁。”
這禮物遲到了都快一個月了,秦蓁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這大忙人還記掛著我生日真不容易,謝啦。”
“秦蓁,十八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