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2)

大唐第一廚 浮雲素 13336 字 10個月前

香腸曆史悠久,種類繁多,什麼貴州麻辣香腸、四川麻辣香腸、蒜香香腸等等等等,香料、肉餡、曬乾時間……一丁點兒不同就會造成口味改變。

莫文遠向來是貴精不貴多,考慮到唐代的辛香料遠不如現代多,他此次隻準備醃製三種口味,分彆是原味的香腸,加入了蒜香口味的香腸,還有麻辣味的香腸。唐代沒有辣椒,他決定用茱萸、蒔蘿子等物替代,隻希望成品口味能同他想象得一般好。

在沒有絞肉機的古代,醃製香腸所耗費的時間變得更長,原因很簡單,光是剁碎肉就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在動手剁肉之前,莫文遠先找了口大鍋,在其中加入八角、花椒、桂皮等香料熬煮,以備後用。

香腸的肉也有講究,要有肥有瘦,就莫文遠自己看來,他更喜歡香腸中的肥肉部分,蒸熟後滋滋冒油,筷子尖戳一下就能看見淡黃色的油汁從香腸片中冒出來,滴落在白胖的大米飯上,就這香腸他能夠吃一大海碗的飯。若是不配飯空口吃香腸,肥肉部分也是極好的,與需要牙齒研磨,透著絲絲縷縷鮮味宛若風乾牛肉般的瘦肉不同,肥肉部分咀嚼起來那是很爽的,一點都不黏著,爽脆可口,吃後葷香盈滿口間,私心而論,他覺得香腸中的肥肉比傳統豬油還要香好幾倍!

出於個人偏好,在灌香腸的時候,他的肥瘦比例接近六比四。

豬肉被切成一塊一塊的小丁,白色的肥肉與紅色的瘦肉嚴嚴實實碼在盆裡,這麼多肉並不需要除了鹽外的其他調味料,他在加入足量的鹽後便下手揉搓,確定肉均勻攪拌,鹽的鹹味深入到了每塊肉丁之中。

辛香料熬煮而成的調料湯與豬肉丁均勻攪拌,待其靜置一段時間,肉料便新鮮出爐。

相較於準備料,灌香腸的部分就有點簡單了,莫文遠直接點了幾名夥計幫自己,腸衣崩在木製小漏鬥的嘴上,調配好的肉料源源不斷地灌進去,夥計在他的指點下給香腸分段,用羊腸線把肉腸勒住,一節節肥美的香腸新鮮出爐,被掛在院落中的架子上迎風招展,不僅是好吃如中黑羊,便是李三娘看了之後都想流口水。

肉肉肉肉肉肉肉腸!

李三娘自認平日裡吃肉頗多,然便是她看香腸,都垂涎欲滴,肉腸給人的感覺和大塊肉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前者分量十足,吃多之後容易膩味,但後者卻是怎麼吃都吃不膩的,而且也不知何緣故,吃香腸很容易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感,豬身上各個部分被混合在一起,彙聚在短短一根腸中,著實奇妙。

“咩咩咩咩咩咩咩!”口水三千丈的中黑羊發問,何時可吃?

莫文遠笑道:“彆急彆急,起碼要曬一旬有餘,江南的冬日不夠冷,曬的時間最好再多些。”

中黑羊聽後,便是連尾巴都垂下去了,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比好吃的在眼前卻不能吃,更令人悲傷?

……

菩薩帶著青銅鼎趕至江南,青銅鼎到此地後心中激動之情更盛,恨不得隔日就見到莫文遠,看他廚藝如何。

菩薩卻不是很急,他深諳賣關子的藝術,也知道冒然出現在莫文遠麵前,與在重要場合出現在對方麵前殺傷力不可同日而語,於是他安慰青銅鼎精道:“再等等再等等,好機會就要來了。”

莫文遠言必行行必果,說了供奉菩薩,此習慣就保留下來,一月供奉一次,風雨無阻,便是偶爾工作過多,他也是寧可找徒弟協助,也不願意漏了菩薩的供奉。

菩薩口中的好機會就是趁供奉之時送青銅鼎精下來。

他供奉吃食的地點是大明寺,大明寺是淮揚數一數二的大廟,此廟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寺廟名稱多變,隋代時也曾被稱為棲靈寺、西寺等等等等,相較於其他幾百年的古刹,他在唐代並不算是甚很老派的寺廟,然而廟宇建築氣魄恢宏,又有高僧在此,排位一下子就靠前了。

現在大明寺的主持為慧遠和尚舊時老友,他與慧遠和尚保持著密切的書信聯係,知莫文遠算是慧遠的半個弟子,便很照顧他。

對菩薩的日常供奉就是在大明寺擺的。

然今日供奉卻與以往有所不同,吃食甫一擺上矮桌便金光大作,且彆說是陪同莫文遠進殿堂的和尚,便是室外和尚都大驚,管他們原本是在做什麼的,都口呼佛號,匍匐在地。佛光對僧人來說有醍醐灌頂之用,他們就像是愚笨之人喝了能夠令智慧通達的瓊漿玉露,頓悟良多。

處於佛光最中心的莫文遠倒是沒感到菩薩的威力,他隻聽見對方之聲猶如撞鐘一般衝入耳中,在靈台間不斷回蕩。

“莫大郎,此青銅鼎物老成精,原是易牙烹湯時所用之鼎,他言隻為天下名廚所用,聽聞你的名聲便想見識你之廚藝是否名副其實。”

“青銅鼎也有千變萬化之神通,可隨主人心念所動,變化為任何一種炊具,乃絕世名器,望你可收複其為己用。”

莫文遠聽後不由心動,可化成任何一種炊具?那豈不是平底鍋高壓鍋蒸鍋任何鍋都能變成?就不知材質是否可以跟他外表一樣千變萬化,如果是的話,那對他而言簡直就是絕世神器中的絕世神器啊!

他喜笑顏開後:“多謝菩薩,我便是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定會讓青銅鼎認可於我。”

菩薩:“咳咳,用此鼎烹飪之菜切莫忘記讓我嘗嘗。”

“素菜定會獻予菩薩。”

葷菜?葷菜我們就先算了。

佛光消散,一口古樸的鼎突兀地出現在矮桌上,物老成精那套說法不僅莫文遠聽見了,就連寺院中的僧人都聽見了寥寥數語,他們可不管鼎的用處,以驚喜之眼神在莫文遠和鼎中來來回回,掃蕩好幾次。

這可是菩薩送下來的老古董!

菩薩送下來的!

莫文遠打了個冷顫,僧人們的眼神炙熱過頭了!

鼎精將莫文遠上下打量一遍,還未做菜就已感受到了對方身上的名廚氣度。他活得時間久,見的人多,身上似已有了名廚雷達,看人很準。

鼎精道:“你隻肖用我做菜,我便可知你水平如何。”

莫文遠道:“我現已知你可以千變萬化成為任意炊具,不知材質可變否?”

“可。”

他想到自己灌好的香腸差不多能吃了,心頭默默對菩薩道一聲罪過,第一道菜不能做素食,真對不起菩薩。

虛假的懺悔過後,他就準備開始做菜了,在寺廟內做葷菜實在是罪過,他就端著青銅鼎跑回家,然而僧人們都很想知道菩薩賜下的鼎與尋常鼎有何不同,有不少人都跟著他一起跑了。

中黑羊對鼎精充滿敵意,他認為自己的崇高地位被搶走了,而且就這小小鼎精竟然要自己載著回李三娘食肆,真是太猖狂了!

鼎精不知中黑羊是何精怪,卻能感覺到他身上的不善之意,但他的性格比較傲嬌,也能說是不畏強權,青銅麵上出現的一雙眼睛一隻鼻子一隻嘴巴,也對羊吹胡子瞪眼。

青銅鼎:哼!

我可是易牙烹湯的鼎,怎能輸給食材!

中黑羊越發憤怒了。

……

莫文遠準備做的是香腸煲仔飯。

煲仔飯是廣州地區的特色美食,屬於粵菜係,做法不難,隻需要在瓦罐裡放上米與菜,控製火候,慢火煨便是。

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好吃的煲仔飯的,越是簡單的菜越考驗基本功,此菜最為看重的是對火候的把握,以及對溫度的控製。

唐代的大鍋灶並不同現代,溫度,火的大小,都不是很好控製,想要做好煲仔飯是件難事。

他道:“易牙鼎,可否變成瓦罐,瓦罐的肚子儘量圓些。”易牙鼎是青銅鼎精的自稱,他很是以被易牙用過為榮,然此名隻有少數人才知道,畢竟易牙在曆史上有乾政的名聲。

易牙鼎身上閃過暗光,莫文遠心中的砂鍋猛地出現在灶台上。

“哇!”他按捺不住驚歎出聲,這簡直是廚師夢寐以求的神器啊!

門外中黑羊咬牙切齒,對易牙鼎痛恨非常:哪裡來的小妖精!

煲仔飯的米很有講究,莫文遠用的是市麵上收來的香米,米粒瑩白,細細長長,此米是秋收時成熟的,乃是今年最新的米。

新米被存放在竹編籃中,放幾天後米粒上也沾染了竹子的清香,這樣的米飯蒸出來白胖可人,米香撲鼻。

他先抓了把米飯放在瓦罐中,大火先燒,小火後慢燉,等到六七分熟的時候莫文遠掀開蓋子,白氣升騰,竄入鼻間,便是莫文遠都深深吸了一口氣,米粒已經膨脹,粒中飽含水分,晶瑩剔透,芳香可愛,他連忙把蒸好的切片香腸鋪成在上麵,香腸中多的是白色的肥肉部分,想來等蒸好之後油便會從香腸中擠出來,湧入米飯。

蒸香腸的湯汁中加入了醬油與八角丹皮混合燒的水,最後有點了幾滴芝麻油,湯汁均勻地倒入飯中,再度蓋上蓋子。

絲絲縷縷的香味流竄入空氣,香腸的鹹香分外霸道,米飯的噴香最先被壓製,隨著貼著鍋邊緣部分變焦,焦香的鍋巴味也傳了出來,中黑羊再也忍不住了,羊頭擠入廚房中,鼻孔一開一合一開一合。

易牙鼎精的臉出現在了砂鍋麵上,他的眼睛也眯成了直線,很是陶醉。

“真香!”

“差不多了。”莫文遠道,“可以吃了。”

試吃者不用說,中黑羊是頭一號的,他等不急砂鍋搬出房間,就已經幻化出人形。掀開砂鍋蓋子,已看不見大白米飯的蹤影,右邊密密麻麻一片接著一片鋪滿淡紅色的香腸,香腸片中瘦肉部分泛著紅色,紅色表麵有層亮亮的油,而白色的肥肉部分不用說,呈乳白透明色。

中黑羊帶著滿足的笑容,悄咪咪夾起香腸片,下方的白米飯變成了淺淡的黃色,油亮油亮。

最左邊平躺翠綠色的青菜,它們是最後才放下去的,蒸的時間不多不少,一點都都沒泛黃,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很會吃的中黑羊先夾起一小塊黃白相間的米飯,塞入口中,味蕾最先察覺到的是肥油之香,這種香與豬油的香氣不同,包裹著白米飯,香氣中微微帶著絲炒過的焦味,輕易勾起了他的口水。

再吃香腸,無論肥瘦每一條乾肉絲每一塊肥肉都被鹽與湯汁浸潤,肉絲原本絞在一起,咀嚼時肉越來越鬆散越開越香,他想到了莫文遠做的風乾牛肉條,但香腸的滋味又跟風乾牛肉條不一樣,咬完後便是口水都變得鹹鹹的。

而肥肉的滋味更是讓他的耳朵旋轉成了螺旋漿,油在口中爆裂開,豬的香氣,辛香料的香氣,鹽的香氣完美糅合在一起,唇齒留香!

鍋巴、青菜,最後裝點上的鹵蛋,每一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滋味,它們就像是大合奏中的音符,缺少哪一部分樂曲都不成形,融合在一起後則編織成了完美的樂章。

這曲樂章在他口中起舞。

中黑羊用嫩生生的婉轉的人聲道:“好吃好吃好吃!”他都吃的淚眼汪汪了!

莫文遠眼睛笑得彎彎:“好吃就行。”

易牙鼎:“……”

還有人記得我嗎???

可以說是非常委屈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