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零年代綠茶知青(36)(2 / 2)

池芸兒此時此刻對江以華思念不已,可是現在交通和通訊不便,不能及時互通消息。

這股子的思念就無處安放,隻能讓她用工作來轉移注意力。

次日一早,池芸兒吃過早飯到門市部,倆副主任到了,而被挑選的倆臨時工也都穿戴利索地幫著打掃衛生。

他們見了池芸兒,齊齊笑著問好。

池芸兒笑著點點頭,夏天天氣熱,擴建的屋子已經晾曬得差不多了,裡麵擺上貨架,也裝滿了東西。

她來回走著,琢磨著後世超市的模樣,跟趙金明指指收銀台,說道:“這個地方擺個這樣的小架子,裡麵放上些糖果、小包的點心啥的……”

“待會去申請一圈小爐子和湯鍋,放在門外……”

“遮陽傘、三輪車……”

需要置辦的東西很多,趙金明拿著本子一點點寫著,記好後直接就辦事去了。

池芸兒又跟徐成芳咬耳朵說著招人的事情,“昨晚咱討論好讓誰來了,待會你去挨個正式通知一下,往後咱們門市部生意火爆,肯定會繼續招人。”

“而且還有飯店、招待所,都得開出適合大家夥消費的樣子,所以彆讓大家鬆懈下來,保持學習的節奏……”

徐成芳連連點頭,“待會我就打電話通知他們家裡。”

她們清點了下貨物,記下要補充的貨物。

沒多大會兒廠家的貨物、食堂做好的成品、趙金明置辦來的東西,陸陸續續抵達。

兩位阿姨每人一輛三輪車,上麵焊上鐵環將三個爐子給固定住,鍋裡分彆放茶葉蛋、包子、池芸兒搗鼓出來高仿版關東煮。

關東煮用高湯熬製,肉菜都有,肉類是熟食,放冰箱裡冷凍一夜,一起擱置在泡沫箱子中,現吃現煮,美味營養方便不容易浪費!

包子也是用大骨湯煨出來的,哪怕素餡的,都想得人直搓牙花子……

車上還有一木桶的米飯和兩屜饅頭,用來配關東煮的。

除此之外,冰鎮汽水、各種雪糕、送禮頻率最高的糖果點心、煙、火柴等等熱銷品!

當然了,為了照顧各個工資等級的消費水平,池芸兒還要求食堂熬煮了不少冰糖綠豆湯,往冰箱裡擱置一會兒,那味道、口感、解渴消暑程度不比汽水差。

既然有了綠豆湯,池芸兒又想到未來極為暢銷的涼茶,準備這幾天一起豐富起來,像是什麼冰糖菊花茶、冰糖紅茶、冰糖綠茶、果茶等等……

但凡帶上冰鎮效果,茶水立馬上升一個檔次。

再放上遮陽大傘,幾個馬紮、碗筷,齊活了!

醫院麵積很大,四麵牆外都是大馬路,是以為了方便大家通行,是有四個門供出入的。

醫院正門對麵有供銷社,門診處有門市部,所以這個門暫時不需要另外開拓新據點。

家屬院和醫院進出口設一個,另一個正對好幾個單位家屬區的門設一個!

倆位嬸子在徐成芳這裡登記好拿貨的數量,就穿戴上廚房配備的圍裙、套袖和帽子,忐忑又激動地蹬著車子奔赴屬於自己的“戰場”!

她們車上還擺放著木牌,上麵寫著流動便民站。

等人一走,徐成芳有些坐不住了,也跟著緊張起來,“芸芸,你說她們的銷售情況如何呀?”

這流動便民站算得上是新鮮事物了,不知道大家夥接受程度怎樣。

池芸兒笑著說,“醫院客流量大,不管怎麼著,都能銷售出去,擔心什麼?”

門市部不難開辦,隻要大家夥知道這裡有東西賣,價格實惠品種豐富,就不愁沒有盈利,隻是多與少的事情。

她如今已經在等著新員工來報道,到時候自己就能從其中抽身出去,繼續做其他的事情!

流動便民站有的東西,門市部必須要配備,門外擺了一排小爐子,有茶葉蛋、關東煮、還有成籠的包子。

每一種味道都特彆勾人,絲絲縷縷地往人鼻子下鑽!

對生活稍微有點講究、沒太大家庭負擔的職工,忍不住上前詢問。

包子價格跟飯店、食堂一樣,茶葉蛋比普通雞蛋貴一分,關東煮按串賣,還有熱氣騰騰的饅頭和米飯,以及一流味道濃鬱、品種多樣的醬菜!

價格都不算貴,很多人都買了些嘗嘗味道,在吃肉都奢侈的年代,這些吃食不可謂不豐富營養了,更重要的是好吃呀。

很多人對食堂產生了抵觸心理,自己懶得做飯,下館子又貴,這裡倒是成為平時換口味的最佳去處了。

門市部漸漸步入了軌道,因為貨品齊全、經營範圍廣,還有三個營業點,其中門市部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在客流量爆炸的總醫院裡,每天總盈利已經基本上在三百塊上下浮動。

次月發工資的時候,池芸兒的基本工資和補助為七十三塊,如今有門市部百分之二的總利潤提成作為獎金,能拿到一百八十五塊錢,合計二百五十八塊,都趕超池父池母工資總和了!

趙金明和徐成芳則各是百分之零點五的提成,基本工資、補助加獎金也有一百塊冒頭了,這在剛踏入工作崗位的一眾青年、同學中,絕對是拔尖的存在了!

他們拿到工資高興地不行,表示自己從來沒擁有過這麼多的錢,問題是每個月都能入賬差不多,多得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花了……

廚房師傅們每天熬湯,蒸包子、饅頭、米飯,做肉丸子、肉腸、炸豆腐等等,工作不累,就是略微繁瑣。

門市部這方麵的吃食賣得太火爆了,顧客是絡繹不絕,從早賣到晚,幾乎利潤的一半都是由其貢獻的。

以至於廚房師傅們也沒有太閒著的時候。

但是收益是極為豐厚的,吃食所賺取的利益中百分之六,作為獎金按照辛勞程度犒勞大家。

廚房員工們,這個月多出來十塊到三十塊不等的獎金,每個人渾身都是乾勁。

那兩位阿姨的提成,是按照自己所買貨品盈利的百分之三來拿錢。她們三輪車上的貨品,都是最為暢銷的,每天要來回三五趟補貨,一日盈利在五十上下浮動。

領工資的時候,她們看著手裡四十多塊錢,都要喜極而泣了。對一個家庭來說,四十多塊錢能讓生活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時候新員工已經不敢置信地返城來報道了,站在門市部門口,他們仍舊有一種美夢醒不過來的感覺。

他們都是高中畢業生,腦袋瓜靈活會來事,又經曆過下鄉磨練,性子沉穩、吃苦耐勞,對新工作適應性良好。

池芸兒他們瞬間感覺到工作量驟減!

門市部已經進入良性循環中,池芸兒帶著趙金明和徐成芳,將目標定在了飯店上。

醫院對麵有一家國營飯店,味道中等,大廚的麵食做得不錯,走親訪友請客吃飯下館子,這裡是唯一的選擇。

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飯店裡的服務員們態度惡劣、捧高踩低,曾經還將一位老爺子給氣得住進醫院,口碑算不得好!

所以池芸兒琢磨著新開一家飯店,絕對不愁沒有顧客上門。隻要手藝好,凡是被國營飯店拒絕的顧客,都會來到他們飯店吃飯。

再看食堂,食堂是大鍋飯,對廚子廚藝要求不算高,味道普通不難吃,卻也算不上特彆好吃,隻是在每日中讓人的味蕾沒有期待感,麻木中都放棄了掙紮。

而且食堂的品種還不跟後世一樣,種類多,都是兩葷四素的配置,讓人勉強有個選擇的餘地。

醫院食堂還多了個病號餐窗口,除此之外沒什麼值得可提的了。

池芸兒想起後世遍地開花的各種餐飲業,帶著倆跟班到處走走看看,時不時商量些事情,最終給寫成了一份漂亮的飯館策劃案,由他們三人共同遞交給院長。

院長帶上老花鏡,先瞅了瞅三個人。

池芸兒的變化不大,應該說她保持著一貫地優秀奪目。

不過趙金明和徐成芳倆人跟換了個人似的,從穿衣打扮到言談舉止,以及神采飛揚的勁,都如同破繭成蝶,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起來。

院長笑嗬嗬地低頭認真看著策劃案。

<a href="" target="_blank"></a>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網手機版網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