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不讓小人專美於前(1 / 1)

這裡的動靜也被另外一波人注意到了。在營地的最外麵,也有十幾個人圍坐在一起,正中一個正是李東升剛才問的長孫衝。他今天也是文士打扮,淺色的瀾衫襯托出他修長的身材,今天沒有帶璞頭,而是紮了一個玉帶,更顯得風度翩翩。聽到李德謇那群人發出的噪音,搖搖頭道:“這麼莊重的場合,還這麼鬨騰,真是。。。。。”語氣中帶著惋惜跟鄙視。 老大說話了,肯定有小弟捧場啊,杜荷笑著接話:“那是,都是武夫粗人,怎麼能跟我們比。哈哈。”乾笑了幾聲,發現大家看他的眼神不對,因為今天多了幾個人,也是武將出身的。有個脾氣暴躁的立刻就知道杜荷的鼻子:“你什麼意思?看不起我們武人嗎?我們在戰場流血回來還被你這種小人嘲笑?” 旁邊的人立刻上來勸導:“杜荷他是無心之失,再說你柴公子又不是武人好吧。”罵人的是右驍衛大將軍柴紹之子柴令武,他也是個愣頭青,跟房俊二人是鐵杆弟兄,房俊就仰慕長孫衝,他也就跟著這一群人一起玩。不過他很是看不慣這群人酸不拉幾的,所以聽到杜荷的話就發火。 看氣氛有點尷尬,一個聲音道:“長孫兄,上次玲瓏閣比試你輸給了李德謇,可恨我回晉陽有事去了,不然也可以陪你一起。今天的賞菊你應該胸有成竹了吧。”大家轉頭看去,正是在路上被李東升指著鼻子罵的王敬直,這個圈子不大,剛才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大家都玩味的看著他,王敬直也有的不好意思:“李東升這個小人,今天我定要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還文采出眾,我們這麼多人在這裡不信還比不過他。” “不錯,這次盛會主題就是菊花,我也提前醞釀了幾句,等下我就寫。” “就是,我也有心得。” “不讓小人專美於前。” “今天就是我們一鳴驚人的日子,對麵的那些大家閨秀說不定還會有手帕傳情哦。哈哈” “對、對,王兄,蕭兄有沒有多餘的詩作,給小弟也出個風頭啊,小弟還未定親,說不定就是今天解決了。” 看著眾人慢慢的聊天開始脫離主題,作為大哥長孫衝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咳嗽了一聲:“你們不要亂說,先把自己的詩作寫出來交給四皇子,今天一定要力壓李東升他們,一雪前恥。”最後四個字是含恨而說。這段時間對他來說真是奇恥大辱,處處躲著李德謇,生怕被他看到要叫他哥哥。玲瓏閣都不敢去了,今天看到李德謇跟若雪兩人成雙成對,真是氣炸了他的肺。 大家談笑著,手中不停,都是詩書傳家,全是熟手。詩文一蹴而就,交換了觀摩一下。就聽到互相吹捧的聲音。 “長孫兄的詩文真是越來越老道了,今天的詩魁非你莫屬。” “哎,還是王兄你的詩大氣磅礴,我不敢比美。” “哪裡哪裡,蕭兄的大作描寫細致,想象瑰麗,我是心服口服啊。” 一陣子吹噓結束,長孫衝招手叫來仆役,讓他把這些人的詩作呈到台上去,最終還是要李泰定奪名次。 若雪起身接過段瓘肥胖的雙手遞過來的紙張,身材窈窕,容貌絕美,微風吹起她的裙角,如若神仙中人。她看著紙上那如神仙般的縱逸,瀟灑的字跡,微微楞了一下:字還是那麼的好看,真是字如其人。雖然不如李德謇俊美,也是陽剛帥氣。 想到這裡,突然就臉紅了。 大家正興致勃勃的等著若雪吟詩,看到她就看著詩作臉紅了,都麵麵相覷,不知道什麼情況。李東升也是莫名其妙,惡意的想到:難道看到哥的字寫的好就高潮了?有沒有這麼大殺傷力啊?難道書法還能催情? 若雪醞釀了一下情緒,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朗聲吟誦道:“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儘更無花”,怕周圍的人沒有聽清,她又吟誦了兩遍。 今天來的都是文名在外的士子,雖然有小部分的魚目混珠之輩,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有欣賞水平的,咂摸了一下,轟然叫好:“好詩啊。”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這首詩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鬥豔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叢繞舍似陶家”,彆出心裁。” “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誌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李東升果然有大才。” “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特殊的愛菊之情。還有對菊花曆儘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讚美,厲害,真的是才子。” 還有其餘的的人文學水平跟不上,隻知道這首詩好,不知道好在哪裡,隻能跟在後麵喊,牛逼、太棒了、666等語氣助詞。 李德獎看著自己的堂哥被大家這麼讚美,興奮的滿臉通紅,滿滿的與有榮焉。他就像個跟屁蟲一樣的就在李東升的周圍轉,把李東升都看煩了,推開他走到案幾邊拿出了今天帶的野炊絕活工具——燒烤爐子。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青年,來到野外怎麼能不帶個燒烤爐子呢。沒有燒烤的詩會是不完美的,這個爐子還是他讓張勇做馬車的時候找了個鐵匠專門定製的。昨天出來前還去醃製了雞翅、羊肉串、各種蔬菜,還讓薛禮準備了木炭,現在詩也做了,沒有什麼事情,就準備開始燒烤了。 段瓘是胖子,胖子愛吃是天生的,看到李東升一樣一樣的把東西拿出來,他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做,但是知道肯定要弄吃的,連忙接上手來幫忙。 李思文跟李德獎也跟著把食物一樣樣的擺在矮幾上,可憐這個矮幾剛剛還出了一首千古名詩,現在就變成了廚師的案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