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對不起了(1 / 2)

進了大門,李東升提著考箱看到一個大的廣場,幾十個盔明甲亮的剽悍士兵兩列分站立於廣場兩側。考場中的氣氛一下子就嚴肅起來!

三名禮部官員站在中間,看到人進齊了,大門關緊,上鎖上封條。當中一人高聲說道:“現在開始進入考位,諸位考生請聽仔細了,所有人自動排成長隊,隊列最前之人先入場,每次入場十人,其餘的人不得喧嘩,不可爭搶,若有違反者,當即去除考試資格!”

話說完了,幾十個萬年縣的衙役從廂房裡出來,大聲指揮著考生排隊。看到兩邊明晃晃的刀槍跟衙役手裡的鐵尺,沒有人想到在這個時候去以身試法。

李東升跟隊伍進入了考場,見一條道路兩旁用木柵分割開來,有士兵在來回巡邏。兵丁檢查了李東升的考牌,領著他進了考舍,這考舍就是用木頭搭蓋的小棚子,就像後世農村的廁所一樣,三麵有牆,朝著馬路的那一麵有個布簾,還好今天不下雨,不然風一吹雨水就進來了。每個舍門口都站著一個兵丁,竟然是一對一監考。

李東升盤腿坐在的席子上,把考箱裡的文房四寶給拿了出來,一一擺好,過了一會就聽到一聲鼓響,有小吏開始發試卷。

接到卷子以後,李東升一看第一題就是做五言八韻詩,也稱作試貼詩。試貼詩也就是選前人詩作一句,詩作前冠以賦得二字,以規定格式而作,不可以自由發揮。

試貼詩中五言八韻詩,最有名的就是,白居易應考之作,賦得古原草送彆,就是婦孺皆知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可惜這首詩李東升已經抄過了。

五言八韻詩,題目是‘秋光’,李東升想了一下有那個詩人的詩合適,試貼詩不求你寫的多漂亮,而是要求你格式要對,就是不要你句子多通順,詞語多華麗,首先要求不能出韻。

李東升以詩詞震長安,這個五言八韻詩必須是要讓考官眼前一亮,這樣才有錄取的機會。李東升又把後麵的貼經看了下,已經是胸有成竹了,在心底為後麵的文章打起腹稿。借著風吹起的門簾,看見通道對麵的考房,不少人已經著急研墨提筆寫上自己的姓名,李東升笑笑,這個也太性急了,名字什麼時候不能寫,先把題目看清揣摩題意才是正道啊。

李東升把筆尖飛快一蘸墨汁,下筆點點,在稿紙上書寫起來。筆走龍蛇,沒有一刻停頓,整篇詩作一氣嗬成。

一個個飄逸的的字跡,從李東升的筆下逸出。

賦得秋日懸清光

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

圓光含萬象,碎影入閒流。

迥與青冥合,遙同江甸浮。

晝陰殊眾木,斜影下危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