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由校的聲音落下,立刻就有兩名大漢將軍從殿外大步走了進來,來到大殿上不由分說便將那王恒壯按倒在地。
王恒壯大驚,一邊掙紮一邊高喊:“陛下,陛下……微臣一片赤膽忠心,完全是為了陛下為大明著想啊!”
朱由校冷笑道:“為朕著想?王恒壯,你身為禮部郎中,本應知書達理,可朕卻沒從你身上看到任何一點知禮之處。你適才也說了,信國公這些年為大明東征西討,北滅建奴、南收台灣,拯救大明於危難,可謂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卻因為你一句莫須有的江寧軍隻知有楊峰而不知有朕,便要將其調回京城革職查辦,你等就是這樣對待功臣的嗎?
你有沒有想過,若朕真的聽了你的話,果真將信國公革職查辦會有什麼後果?輕者整個江寧軍將會群龍無首,導致江南流寇可以放開手腳肆虐江南。
屆時整個江南勢必會落入流寇之手,一旦江南這般富庶之地落入流寇之手則大明危矣?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你這個蠢材!”
聽著朱由校的話,文華殿裡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看著站在寶座上怒目圓睜的朱由校,眾人的心中升起了一股陌生的感覺,這還是那位隻知道在宮裡擺弄木頭,遇事隻知道和稀泥的木匠皇帝麼?
“來人!”
隻聽到朱由校喝了一聲。
“喏!”
下麵的兩名大漢將軍則齊齊應道。
朱由校指著王恒壯冷聲道:“將這廝的官袍官帽給扒了,拖下去給朕重重的打!”
大漢將軍沒有二話,一個人一把扯掉了王恒壯的烏紗帽,另一個人則是扯下了他的官袍和腰帶,隨後便將他拖了下去。
“陛下,陛下,微臣冤枉啊!陛下……”
聽著王恒壯那越來越遠的聲音,文華殿裡一片寂靜,不少官員噤若寒蟬。
良久站在下首的魏忠賢輕聲問道:“陛下,不知要責打王恒壯多少庭杖?”
朱由校冷笑道:“朕聽聞,自打神宗以來,咱們大明的官員挨了庭杖後不但不以為恥,反而引以為榮。既然如此,朕就成全他們,傳朕旨意,狠狠的打,什麼時候打死什麼時候停!”
而文華殿上的群臣們則一個個麵色大變,就連孫承宗、朱國楨、韓爌等三名閣老也被嚇了一跳。
孫承宗趕緊出列道:“陛下,萬萬不可啊,朝廷自由製度,庭杖最多隻能打一百下,陛下此舉實在不妥。”
朱由校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殺意:“既然如此,魏忠賢那你就親自去監督庭杖,著實用心的打一百下,明白嗎?”
“喏!”
魏忠賢應了一聲,冷笑著看了孫承宗等人一眼,大步走出了文華殿。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對朝中的官吏實行的一種懲罰,最早始於東漢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