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宿主寫作水平過低,僅能獨自完成短篇。】
莫長安默默地看了看lv.5的寫作等級,這還不夠寫長篇,那什麼時候才能寫?短篇的話,他從來沒寫過,節奏什麼的都得重新學,算上投稿和審稿的時間,可能就來不及了。
莫長安停在了一個報亭前麵,搜索他感興趣的雜誌。既然要寫,自然是要寫他感興趣的內容,不然寫著也不開心。
莫長安的目光最後停留在了擺在台上最右邊的一本雜誌,雜誌的封麵既不是寫真,也不是花裡胡哨的畫,而是簡潔明了的幾何圖形。雜誌的名字叫《最懸疑》。
懸疑的話,對於一個有腦洞文筆一般的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當然,科幻也可以,不過科幻分硬科幻和軟科幻。比起科學根據不足的軟科幻,莫長安更喜歡硬科幻。但是一篇硬科幻的背後,是無數的資料,莫長安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看到《最懸疑》這本書的時候,一個故事的雛形在莫長安的腦子裡形成。
他停下了去醫院的腳步,拿著剛買的書,飛一般地跑回了家。醫院那邊少一天不去也沒事,但是靈感這東西跑了可就真的沒有了。
一到家,他就拿著筆在紙上寫寫畫畫,沒多久,故事的主線就成型了。
他整理了兩條線,一條是時間線,一條是故事線。時間線寫了故事的邏輯和凶手的作案手法,而故事線則從案件發生最初開始。
兩條故事線確認了之後,莫長安打開了電腦將腦海裡的文字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最近黃警官有點煩,因為警局接到多個報警電話,報警人聲稱受到威脅,有人說要殺掉他們。而他們舉報的都是同一個人——H市醫院的一名小有名氣的外科醫生。
報警人的情緒有些失控,警方從接到報案就開始了調查。但他們調查了這名外科醫生的動機和關係,他與這幾名報警人沒有任何交集。
但是,報警的這四個人都死了。從表麵上來看,四名死者生前沒有交集,卻在同一段時間出現在醫院,也在同一天一起死去。
警方第一時間就鎖定了一個嫌疑人——被他們共同舉報的外科醫生。但與他們預想中不一樣的是,外科醫生直接就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並且拒絕告訴他們作案動機。
作案時間、手法和死者的死因對上了,警察準備結案的同時,警局卻迎來了一名自首的人。
案情一下子被複雜化了,這名自首的人清晰地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動機和作案手法,並聲稱外科醫生是無罪的……
故事的名字被莫長安以貫穿了故事的主要人物來命名——《秦醫生》。
作文大賽結束了,係統作文批改功能的地方出現了新業務,評價功能。以專業人士的眼光對一篇進行評價,而需要的積分也變成了每千字5積分。
這篇《秦醫生》一共有兩萬多字,把莫長安好不容易攢下來的積分花了個乾乾淨淨。
要不是期中考試結束後,他的語文、英語和生物三門單科都考了年級第一,達成了三個成就,係統一下子給了一百五十個積分,不然他可能連批改的積分都湊不出來。
而這篇不出所料地被係統從結構到情景安排,從主角人設到作案手法,裡裡外外地嫌棄了一遍。
最後可能是怕打擊到莫長安的自信,還加了句:“對於一名十三歲的初中生來說,能寫出這樣的已經不錯了。”
如果莫長安是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他可能會很高興。
看著係統的評語,莫長安又把修改了一遍,確定沒有錯字之後,發到了他帶回來的雜誌上留下的郵箱中。
他對這次的還算滿意,畢竟之前啃了這麼多本寫作書,上邊的技巧不是白看的。比起他以前在網絡上發表的網絡文學,已經好很多了,他自己都忍不住想為自己叫好。
【溫馨提示:作為未來的文豪,一篇還需要審稿的短篇並不算什麼,宿主還需再接再勵!】
莫長安微笑地看著這個無時無刻不潑他冷水的係統,默默地關掉了它的界麵。
實體雜誌的審稿期比較長,雜誌上寫的是3-15天,但是據他了解,大部分都是15天而非3天。
這種賣得很好的雜誌就和作文大賽一樣,一點也不缺稿子。雜誌社的編輯們會先篩選掉毫無亮點的稿子,然後從普通的稿子裡選優。再將優選的稿子選精,然後聯係作者,最後排版。
而這些,跟莫長安無關,他隻能默默地等待結果。
莫長安又恢複到了家→學校→醫院→家這樣往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