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好!過年好!年在你們哩!”
李大伯帶著妻子及兩個兒子,大包小包地進了院門。
看著二弟兩口子帶著孩子出來迎接,兩邊親親熱熱地打了招呼。
李少雲也跟著給大伯大伯母問了好,又對兩個堂哥笑笑,問了個好。
兩個堂哥現在都在上初中,一個初三,一個初二。
據說學習都不錯,有望考上中專。
小哥倆長相都是李家典型的,撿著優點長。
要說李家三兄弟中,長的最好的,就是李爸。李大伯、李三叔次之,但樣貌都很英俊。
大伯母的長相模樣也是一般,甚至都不如李媽。不過人家在城裡上班,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保養不錯,再加上皮膚白,看上去就比李媽顯得年輕。
兩兄弟妯娌互相打過招呼之後,就去了堂屋。
李家老倆口聽著大兒子一家回來了,也從自己房間裡出來。
又是一番寒暄、招呼。
李大伯兩口子恭恭敬敬地給倆老問了好,迎著老爺子老太太在堂屋方桌上坐著。
方桌上這會兒擺著瓜子花生,還放了些李爸年前買的水果。這會兒的冬天能吃的水果有限,本地能買到也就是蘋果。
堂屋裡放著火盆,這會兒木炭燒的也旺,堂屋裡倒是不冷。
留下李爸在堂屋招呼大伯子一家,李媽帶著李少雲去了灶房忙碌。
沒多會兒,大伯母前後腳也來了灶房。
要說李家一家,家風不錯,兄弟妯娌之間處得也和諧。
大抵也是離得遠,遠香近臭。加上做兄長的,能力所及之處不遺餘力照顧兄弟,而做弟弟的,也謹守本分、不做過分要求,更不會嫉妒城裡有工作的兄弟,可以算得上兄友弟恭。
李少雲剛接收這身體的時候,知道原身一家親情和睦,還稀罕了一陣。
後世多是獨生子女,就算她自己是抱養的,但養父母也就抱養了她一個,沒有兄弟姊妹,所以對於大家庭裡成員互相怎麼相處,還是很好奇的。
看多了網文中兄弟姊妹互相嫉妒、怨恨,打的烏眼雞似得,再看看李家一家,就覺得過於和諧,太不網文了!
穿越一番,怎麼也沒給她個發揮餘地呢!
當然,麵上遺憾,心裡竊喜。也是自知本渣本渣,要真給她趕上這種宅鬥體,估計要不了兩集就玩完。
老老實實種田它不香嗎?
李媽雖然頭一晚為了守夜睡得晚,但也早早就起來了。
忙乎一早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這會兒就直接下鍋就成。
首先給大伯子他們做個酒釀雞蛋,這是必備的。這次裡麵還放了小湯圓。
一般春節去彆人家做客,基本都是這個配置。
先吃點心,算是餐前開胃小點,本地土話叫喝的,之後才是正餐。
要是省略這個步驟的話,就意味著不咋尊重客人,有點看不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