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媽把自己年前做好的酒釀盆子端出來,用勺子挖出一碗來,剩下的蓋好蓋子放在一邊。
這玩意兒不能見油氣,不然容易壞。
李少雲麻利地過去準備燒火。
大伯母站在灶台前跟妯娌客氣著:“他二媽你彆這麼麻煩,我們出門的時候剛吃過,這還吃不下呢!”
李媽擺擺手,“咱一家人客氣啥!這都走了這麼長一段路了,肯定肚子空了!這會兒先喝點稀的,離吃飯還早著呢!”
又示意女兒點火,“把火燒上。”
又用胳膊肘推著大嫂往外走,“大嫂你先去堂屋坐坐,這灶火裡煙熏火燎的,一會兒給你蹭一身油!這東西簡單,一會兒就得!”
大伯母體態豐滿,據說是正兒八經師範畢業的,是個小學老師。
李少雲以前聽大伯說過,現在在城裡重點小學當班主任。
教書育人已經十多年了,對於兩個堂兄的教育也抓得很緊。
大伯母今天上身穿著一件鐵鏽紅外套,下身藍灰褲子服帖乾淨,渾身上下收拾得很利索。
李少雲這會兒看著富富態態的大伯母,站在這灶房裡,總覺得有點不搭。
雖然李家的灶房收拾的很乾淨,但因為燒柴,怎麼也不可能像後世廚房那樣乾淨衛生。牆壁熏得黑乎乎,房梁上椽子都看不出本色,煙囪那塊更不用說。
好在大伯母也沒端著,臉上始終笑嗬嗬的,一副司空見慣的樣子,也沒有嫌棄的意思,很是接地氣。
看弟妹不是假客氣,也就不再推辭,但也沒有去堂屋閒聊,隻站在灶房裡和妯娌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李媽年前和丈夫算是掙了些錢,這會兒兜裡有錢心裡不慌,也不再像之前那樣,雖然麵上不說,暗地裡多少還是有點嫉妒心理。
這會兒看著大嫂,心裡的那點小不平也消失了。
很是和諧地和大嫂聊天:“嗐!這年前那功夫確實很忙,不過好的是比種田強,不然娃兒們都大了,這到處都是要錢路數,可咋辦喲!”
李媽很有些唏噓,彆說,要不是女兒給家裡找了這條來錢路,今年過年可能也不會這麼寬裕。
看著大嫂剛才誇自家這年貨辦的紮實,吃食豐盛,她心裡很是有些小嘚瑟。
大伯母感同身受,他們倆口子雖然都有工作,但衣食住行樣樣都要錢,兩個兒子上著學,每月還要給兩老養老錢,雜七雜八算下來,也是不少花錢。
“哎,孩子們一天天大了,哪兒不得花錢,上學上學要錢,一天吃也不少錢,現在正長身體呢,吃的不好,又要動腦,那學習怎麼上得去?”
李媽跟著點頭,兩妯娌一時很有些相談甚歡的意思。
李少雲津津有味聽著兩個媽媽嘮嗑,儘職儘責地打著下手。
酒釀雞蛋很快就好了。
大伯母讚揚李媽:“你這醪糟做得好!聞味兒就不差。我今年就做晚了,溫度可能也不夠,聞起來總覺得差點意思,好像淡了些。到現在還沒開封呢!”
李媽一聽誇獎,立馬臉上光彩熠熠,“沒事兒!我做得多,要是大嫂你不嫌棄,走的時候帶些回去吃!”
旁觀的李少雲:老媽你真不淡定,這麼不經誇啊!
當然她不是舍不得那點酒釀,純粹就是覺得李媽經不住誇。
大伯母推辭了一下,“那可不成,那不就是連吃帶拿嘛!”
兩妯娌又互相客套幾句,可能是真覺得李媽做的酒釀好,也就收下了李媽的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