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團年飯(2 / 2)

李媽指揮李少雲先把涼菜端上桌。這些可以給李爸幾個人當下酒菜,讓那兄弟倆個先慢慢的喝酒吃菜。

涼菜一端走,就可以給灶房騰些地方出來。這麼多東西擱在這兒,還真有點占地方。

家裡灶房有點小,平時一家人吃飯還不覺得,這一過年,人一多,準備的東西也多,馬上就顯得地方窄小了,都有點捯飭不開。

又讓李貳去隔壁叫那玩得忘了時間的幾個回來吃飯。

吃飯的人多,上菜就得講個先後,不能一下子全端上去,也不能全部炒出來擱涼了。這樣的話的,李媽打算邊炒邊吃邊上菜。

廚房裡留守就她和李少雲,連李貳這小不點兒也上了桌子。

大伯母倒是想幫忙,但李媽沒讓。

她也沒那麼沒眼力勁兒,大過年的,怎好讓一年回不了幾趟老家的大妯娌,窩在灶房上不了桌呢!

雖然沒有明確分家,但事實上已經算是分家了!

離得遠,都是各家吃各家,和分家沒有兩樣。要說分家,恐怕能分的也就家裡這幾間土坯房了!

本地沒有名勝景區,也不是當道地方,現在的人也沒有意識將來會不會有拆遷之類,這土坯房李大伯、三叔一家也不可能回來和自家兄弟爭這個。更彆說現在二老跟著兄弟一家過。

所以分不分家的,也就那麼回事。

這過年上門就是客,李媽怎麼可能讓大嫂在廚房裡幫忙不上桌呢!

妯娌兩個推讓了一會兒,李少雲也跟著勸說,大伯母客氣了一下,也就去了堂屋。

李媽搖頭,這大過年的,招待客人是真累。

不管是事前還是事後,一攤子事兒,作為主婦色色都得準備。

不過今年她倒是挺高興的,也累得心甘情願。

李少雲看著李媽,“媽你想什麼呢?”

李媽搖頭笑道:“就是想著過年也就給你們小娃兒家過的,我們大人過不過的,無所謂!”

咋一聽這話,李少雲還有點不懂什麼意思,再一想可不是?

隻有小孩子高興過年的時候有的吃、有的玩,是純粹的高興。

尤其這個時代,那是真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好東西,所以小孩子才期盼過年。

想想後世,因為物資豐富,小孩子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想玩兒什麼,都不需要等到過年,唯一受到限製的,也就是家庭條件。

家裡條件好了,小孩子的吃食玩具有更多選擇餘地;條件不好的,自然也就有了限製。

不過在物資方麵,大部分都比現在的小孩子要幸福的多。

這個是時代大環境限製的,單個人是改變不了,現在大家都窮。但大人小孩的幸福感,也是後世的人比不了的。

所以後來才有那麼多感歎,說是條件好了,物資豐富了,人反倒覺得不容易滿足。幸福指數更是直線下降。

許多人懷念小時候那種單純的快樂,感歎時代發展了,物資生活豐富了,人們離快樂反倒越來越遠,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

房子、車子、票子,內卷,這些都讓人、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打工人們,喘不過氣來。

離開舍不得,紮根不容易。

每天疲憊地躺下去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第二天會不會爬不起來。

但等天色一亮,人們又打起精神,匆匆忙忙吞下簡單的早餐,急急慌慌去趕地鐵,忙忙碌碌投入新一天的內卷生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