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發展(2 / 2)

當然,也得看人家願不願意。

這世上就是有一種人,哪怕你把發財路數擺在他麵前了,他也不願意勞動一下自己、低一下身子。

李媽和李爸商量過後,就把倆口子的意思和李爺爺李奶奶說了說。

老爺子也是讚成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族裡有不少人,日子過的也就那麼回事,如果能順便帶挈一把,也算給自己積口碑。

不求對方記得自己好,都是一個宗族的人,適當的時候幫扶一把也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

老祖宗的話說的自有它的道理,人活一世,不可能事事都不求人。

這會兒你幫扶彆人,指不定什麼時候人家會幫扶你。

所以老爺子對兒子的想法很是讚成和支持,主動攬下這件事。

老爺子在族裡輩分高,雖然現在族裡關係最近的也是好幾輩的堂親了,但小時候也是受過某些長輩的恩惠的。

李爸看老爺子願意去說這件事,自己也就不再插手。

他相信老爺子的眼光,有哪些人值得幫,幫了不會落埋怨,這些不用李爸說。

彆說,這麼一來,村裡不少人家跟著去了李家店裡批發了包子饅頭去各村裡叫賣。

幾個月下來,雖然大錢掙不到,但總比在家裡閒著聊天打屁好。

有那勤快不怕苦累的,一天下來也有好一二十塊進賬。

消息傳開來,就連外村的也跟風去賣。

李家的生意自然是更加紅火。

李爸期間還跑了一趟南方去參觀取經,看了看那邊的發展勢頭,回來之後,又去進了幾台機器,這樣就解放出來人力,也省的妻子累死八活的。

這會兒還沒有什麼手工饅頭的概念,市場上對於機製饅頭接受度很高,甚至覺得和自己做出來的比起來更好吃。

其實也就是吃個稀奇,貪個新鮮。

後來,就連李少雲都能時常在村裡聽見有人騎著車子叫賣:“機製饃!賣機製饃咯!”

再稍微一打聽,就知道是自家的主食已經發展到進村了!

-_-||

估計城裡也不會落下,畢竟城裡的市場更大。

這也成了她童年記憶裡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轉眼一年又過去了。

新的學年開啟,李少雲順利升上了初中。

自從李爸他們在鎮上的生意規模越發大了之後,李爸就托人把李達轉到鎮中去念書。

這樣離得近,管理起來也方便。不然李爸他們在鎮上忙活,李爺爺他們年級也大,雖然孩子省事,但也不可能完全不管,這樣李達基本上就處於半放羊狀態了。

兩口子商量之後,索性給兒子轉到鎮中來,鎮中的教學質量也比鄉中學好。

至於李少雲,家裡也早早商量過了,一堆兒給弄到鎮上來。

就連最小的李貳,看樣子將來也是到鎮上。

其實鎮上也有小學,隻不過三個孩子都不在家的話,家裡老爺子老倆口就會孤單寂寞了!

有孩子在身邊陪著,哪怕他大多數時候都在學校,但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所以李爸兩口子才沒有給三個孩子都轉到鎮上去,而是等上了中學才給轉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